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听法》第五十二章 畏禁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听法》第五十二章 畏禁治
红林悟道《韩非子-八经之听法》上一章韩非子告诉君主要“赏誉同轨,非诛俱行”否则臣民就不会有荣誉感。君主行赏罚,必须依据人性本质,按照世俗世界的规律处理,韩非子讲得很明白,赏,要物质奖赏与名誉封赐同步致达,不能缺一。对物质(财物)与精神(名声)的追增长和拥有,不知是人先天本有的特质,还是后天文化教化的结果,不管是如何形成的,世俗世界的人类社会就是这样,而生活其中的我们也是这样,既想拥有更多的财富,还想拥有好的社会名望与地位。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韩非子才提出“赏誉同轨”,只有这样才能让为国立功者感到荣誉感,有了荣誉感自然就有了归属感,就会更加爱国敬业。同样,对于处罚,韩非子的策略是刑罚与损名同时俱行。不能只是定个罪名,受到刑法处罚,而在名誉上毫无损失,一定要让违法者在身体、自由、财产、名誉都要受到惩罚。既要财产受损,肉体受刑,自由受限,还要名誉扫地。削爵罢官,查抄家产,流放远地,这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结果。
正是这样的赏罚思想,使中国并没有像欧洲一样产生传世贵族,在朝代更替中,在时世巨变中,所谓的贵族也变成了普通百姓,而曾经的普通百姓经过努力奋斗成为当朝的贵族。也正是这样的赏罚制度,自古让中国的官吏谨言慎行,恪守规矩,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犯法,一切皆无,名声扫地,有可能遗臭万年,这对于深受儒道思想教育的人来的说,比死还难过。
“非诛俱行”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下的赏罚制度,也是最人性化的制度设计。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思想呢?执行这样的制度呢?法家所有的学说都落脚到了“国治”,其实,春秋战国时的百家思想的目的都是“国治”,只是方法与方式同,法家依法治国的思想更加实际与现实一些。
为什么“非诛俱行”能达到国治的目的呢?韩非子说“有重罚者必有恶名,故民畏。罚,所以禁也;民畏所以禁,则国治矣。”意思是:受到重罚的人必有恶名,所以民众害怕。刑罚是用来禁止奸邪的;臣民害怕刑罚,国家就治理好了。
中国人自古最看重名声与名誉,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要好好做人,做了坏事,怕别人笑话。我们从小就有一种摆脱环境的想法,其实是想摆脱生活环境中他人的眼光,等我们终于到另一个地方生活时,才发现,有人的地方就有眼光。在外地生活,他人的眼光更重要,因为在家可以得到原谅与庇护,在外地既没有原谅也没有机会。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修生养性”,也强调“修行自省”,我们为要什么这样呢?就是要获得一个好的名声,因为没有一个好名声,无法生存,也无法生活。这就是韩非子“民畏恶名”的原因。处罚的目的是为了是禁止恶行,中国古代的酷刑就是要让违法从此无法再违法,也不敢再违法,因为后果很残忍很吓人。
如此严酷的处罚,让臣民畏惧,也不敢违背,剩下的只有遵规守法,这样国家就实现了治理。如果君主息法,刑法混乱,赏罚不明,臣民对国家律法毫无敬畏之心,邪恶无法禁止,国家自然治理不了。所以,国治的源头是君主坚持依法治国,坚持赏罚分明。
【有重罚者必有恶名,故民畏。罚,所以禁也;民畏所以禁,则国治矣。】
激励,是为了激发人潜在的能力,这本身就是人性本质的应用。而激励的唯一办法就是奖罚分明,奖励,一定是物质与荣誉同奖,处罚,一定是财放与名誉同罚。公司管理中,奖罚制度是基础,没有奖罚,是不符合人性本质的,员工自然没有动力,公司也无法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