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笔投入数字化赋能,庆云倾全县之力推动教育全面优质发展
庆云县融媒体中心10月20日讯党的十八大以来,庆云县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大手笔投入,数字化赋能,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庆云教育进入均衡全面优质发展新时代,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大手笔投入
推动教育量质双提
10月17日,新建成的庆云县第六幼儿园内装修工人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收尾工作。作为渤海雅苑小区配套幼儿园,它的建成将有效增加附近片区幼儿教育学位供给。
教育是民生事业,一头牵着党委政府,一头牵着千家万户。庆云县坚持公共资源优先满足、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全面夯实教育发展根基,提升教育服务质量。
翻看庆云近5年的数据——全县完成教育投入24亿元,年均教育投入4.8亿元;改扩建学校71处,新建成103个单体建筑,学校全部实现楼房化,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验收,徐园子乡获评全省第一批强镇筑基试点乡镇;全县新聘用教师1400余名,教师健康查体、提高津贴标准、教育安居工程、乡村教师补贴等10件暖心实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城区学校新增教学班108个,增加学位近5100个,大班额全部化解;破解入园难,开展学前教育普惠行动,新建、改建城乡公办幼儿园40余处,4所学校、幼儿园获批省市“幼小衔接”试点;创新推出“三帮一”教育扶贫工作机制,筹资4300多万元保障贫孤学生安心求学、舒心成才。
庆云县还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实施“集团化”办学,打破校际间“资源墙”,通过管理共融、师资共通、课程共建、资源共享,以强带弱、以老促新。扩大集团化办学规模,北海学校、开元小学等学校分别纳入到实验、金书教育集团。
党建引领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种到收,农民伯伯付出了艰辛劳动。”9月26日,徐园子乡邢赵小学将思政课堂搬进田间地头,组织孩子们在稻田里体验农耕生活,学习农耕文化。
庆云县从党的建设入手,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大思政”育人格局。坚持党建引领,建立健全52个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把“党建+思政课+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教学和行政管理工作全过程。建立思政课考评体系,对全县中小学思政课进行过程评价、等级评价等,促进教师重视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
“两标四环”生本课堂
打造品质教育范式
学生们争先恐后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拿起粉笔,侃侃而谈,将任课老师“挤”下讲台,这有趣的一幕发生在10月12日中丁乡初级中学化学教师武仁文的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在研究、质疑、讨论、展示中收获高效学习的快乐。”在谈到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时,该校校长艾国对“两标四环”教学模式感触颇深。
从2002年开始,庆云县教育人转观念、学先进,从洋思中学、九户中学、杜郎口中学等高效课堂模式中汲取精华,推广实施“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开辟了义务教育快速发展新局面。2015年提出“目标引领、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进入“十四五”时期,县教体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推广“两标四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两标”即学习目标和当堂达标;“四环”是指组织教学四个环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精彩展示、精讲点拨。
通过推行“两标四环”生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动起来、氛围好起来、效率高起来”的良好课堂生态逐步形成,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市基础教育优质课评选中,庆云县共有40余人次获奖。同时,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高涨,全县申报小课题立项800多个,部分课题正在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
数字化赋能
让城乡教育更优质均衡
5月31日,庆云县成德中学教师张海燕通过ClassIn与德州市第九中学实现联通,开展“互联网+”数学同步课堂,师生共绎精彩课堂,共享数学智慧。
庆云县以信息技术赋能教学,投资8000余万元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为31所学校更换高配置触控一体机,新建126间同步互动主教室、701间辅教室,建设19间7机位高标准录播室和14个微机室,基本完成了数字化校园升级。建设智慧教育中心,整合全县教育信息化资源,实现与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互联共享。充分依托ClassIn等先进教育资源,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教研模式改革,创新开展网络教研、远程教研、主题教研等活动,组织开展了20余场教育信息化培训。近日,庆云县教体局申报的应用案例《信息技术赋能OMO智慧融合课堂,促进城乡均衡化发展》入选省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应用典型案例,是我市唯一入选的案例。在今年4月举办的世界机器人大赛总决赛中,庆云县在九宫(IER)智能挑战赛项中获亚军,8个队获得全国三等奖。
庆云县融媒体中心编辑制作部
编辑主任:马博
本文编辑:范晓燕
供稿:庆云县教体局 张付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