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孩子要提前学数学?一年级数学老师说出3个原因,残酷而现实
#速算与巧算#
邻居张老师被投诉了……
幼儿园教学生十以内加减法,被几名家长联合举报,理由是破坏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张老师很冤枉,只给孩子们讲了生活常识;
严格地说,张老师不冤枉,毕竟是违反了教学大纲。
还是有一些家长为张老师鸣不平,他们不但不怪罪张老师,还认为,提前接触一下计算,甚至是幼小衔接都很有必要。
年前和几个同学聚会,同学中有教数学的老师,就聊起了要不要幼小衔接、提前学计算的问题。
同学斩钉截铁地说:“要,非常有必要,家长不要幻想上了小学,老师会照顾每个学生,老师讲得很快”。
针对这件事,这位数学老师朋友给了三个原因:
原因一:不懂计算的孩子,跟不上进度
过去有学前班,大家一起学习计算,老师掰着手指教大家,如今没有学前班,老师讲计算,很少掰着手指去讲了,也不会照顾所有同学,如果没有一点基础,就会跟不上教学进度。
除了偏远地区的孩子,大部分地区的孩子,都上过幼小衔接,老师就默认孩子们都有基础,所以,如果你家孩子没基础,很容易掉队。
原因二:不会计算的孩子,自信心容易受打击
就一年级的数学来说,一些题目的难度,已经超过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为了能够讲清楚,老师讲解的内容,甚至有奥数、数独等知识穿插进来。如果没有数学基础,完全听不懂。
有计算基础的同学,能够听得轻松愉快,没有计算基础的同学,虽然可以问老师,但老师时间有限,时间久了,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
孩子的自信心需要逐渐培养,如果总是受到打击,可能因此会讨厌数学。如果能跟上老师的进度,偶尔再受几次表扬,孩子肯定会自信心大增。
原因三:不懂计算,很难出现三年级效应
小学生都有一个三年级效应,在这个阶段,会有一些学生成绩突飞猛进,成为班级的黑马。成为黑马的前提,就是要有基础。如果没有基础,跟不上进度,是无法成为黑马的,也就无从说起三年级效应了。
所以,数学老师朋友建议:幼儿园时期,还是要穿插着让孩子学会一些简单的计算。非常重要。
同事的儿子,在读一年级,同事两口子一直信奉“快乐教育”,童年时期,每天一直玩,从来不学习任何知识,甚至基本的认字、计算都不学。
读一年级了,毫无计算基础的儿子,经常被老师批评,参加家长会的时候,同事也经常受到批评。每次回家写作业,都是同事拿着棍子,硬逼着孩子拍写作业视频。
“双减”之后,学生的作业确实少了,但是业余作业也不少。
儿子没有数学基础,面对着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其他同学可以心算,而儿子还在掰手指,数太大,就容易出错。
每次写作业,都是同事先举例子讲一下,儿子才能模仿案例去计算。别人十分钟写完的作业,儿子每天都要熬夜。这个过程十分辛苦。
对此,老师告诉家长:尽快提高孩子计算能力,不然下学期更拖班级后腿。
同事为了提高儿子的计算能力,家里墙上贴的都是小卡片,上面都是加减法。甚至床头柜上也是数学题。目的就是让孩子随时可以看一眼。
这样的方法坚持了一段时间,一些简单的计算,确实可以张口就来,但是两位数的加减,依然很吃力。
后来同事又给孩子报了网络培训,打卡学习,但是枯燥的学习,令孩子一点兴趣都没有,甚至开始讨厌数学。
后来,同事和我的数学老师朋友沟通后,才知道,学数学,要找到方法,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才是王道。不然会让孩子讨厌数学。
最后,数学老师的朋友建议同事,可以去学习一下速算,在老师的推荐下,同事入手了一套《手指速算》。
与其枯燥的背诵计算题,不如尝试下新方法,同事入手这套书后,就让孩子开始了学习之旅。
这套书,完全都是用手指去计算,只要你说出计算题,用手指就可以推算出来,有点掐指一算的感觉。既有趣,又方便。不用再拿草稿纸算来算去了。学会了口诀,孩子的小手就成了小算盘。
这样的方法,同事还是第一次接触,书中图文并茂,让孩子边学边练边玩。没用多久,就学会了书中的计算方法,再回到学校,也能轻松跟上老师的讲课进度了。
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对于同事的孩子来说,张口就给出结果,都是手指心算。不仅速度快,而且准确率高。老师很诧异,同学们更是羡慕的不得了。有不少家长还来找同事请教学习方法。同事也给他们推荐了《手指速算》这套书。
《手指速算》这套书,非常适合幼小衔接和一年级的小学生,尤其是学校老师讲课非常快,这套书更加适合。如果不提前准备,等到了小学,可能就有点迟了。
有这个速算方法,再加上老师的传统计算方法。多个方法一起,学好数学就不是问题了。关键问题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还有这么简单的方法。
《手指速算》这套书,一共7本,对于没有数学基础的小孩子来说足够了。在玩中学会数学,是一个家庭的幸运。如果你家里有一年级前后的孩子,可以入一套。
学好一门学科很容易,难得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这才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