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共融共生,幼小科学衔接泉城花开 看,济南如何让孩子爱上小学

  本文转自:舜网

  

  与会领导嘉宾共同启动山东省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做好双向衔接、多项奔赴,全力攻破幼小衔接痛难点。”“探索更科学幼小衔接路径,让家长更放心、老师更省心。”“幼小衔接双向奔赴,呵护幼儿快乐成长。”“减缓衔接坡度,助推科学衔接。”5月19日,山东省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暨幼小衔接工作推进会济南专场活动举行。

  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市中区、商河县作为省级幼小衔接实验区,山东省第二实验幼儿园、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作为对口衔接的省级幼小衔接试点园、试点校,均做出了有益探索和值得推广的实践经验。活动现场,济南市教育局、市中区教体局、商河县教体局、山东省第二实验幼儿园和济南市育秀小学等,在“云端”为全省教育工作者带来了精彩的幼小科学衔接经验分享。

  山东整体推进幼小科学衔接

  全方位、立体化减缓衔接坡度

  2021年6月14日,山东印发《山东省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幼小衔接行动计划。《方案》从指导幼儿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小学实施入学适应教育,完善家园校共育机制,开展联合教研,强化培训指导五方面着手,为幼儿园与小学建立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引领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了鲜明指导。

  2021年秋季学期,全省25个实验区、209个试点园和209个试点校,率先步入实验阶段。在省级“智囊团”支持与指导下,各实验区、试点园(校)纷纷开启“双向衔接”实践探索,全面推动科学衔接、有效衔接,全方位、立体化减缓衔接坡度,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彰显。

  我省还组织专家编写《幼小衔接指导手册》,以问答的形式,围绕幼小衔接的基础知识、幼儿园篇、小学篇、家庭篇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具体指导。全省各幼儿园和小学通过教科研引领、完善共育机制、双向协同发力、家园校一体化推进、强化科学导向等方式,不断创新教育活动、创设宜人教育沃土,逐步构建起系统的幼小科学衔接课程体系,并以“双向衔接”为载体,协同发展,区域推进,形成常态化落实机制与策略。

  从外部组织推动到内部系统推进,从幼儿园单方推进到与小学同融共建,秉承“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初心,山东整体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引导幼儿园、小学、家长和社会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有效促进了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衔接,为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提供了有力保障。

  “《方案》《指导手册》的及时出台,专家的实时引领,让幼儿园在开展幼小衔接时有了更有力的抓手与更清晰的方向。我们不仅有自发的探索,更有系统的设计,在幼小科学衔接上积累了不少经验与做法,从中受益的孩子也越来越多。”济南市历下区育德幼儿园园长李健表示。

  只有精心“培植”,才有喜人的“果实”,幼儿成长才会更精彩。山东不断强化科研引领,将在全省建设约30个学前教育教研基地,设立约200项科研课题,并组织学前教育优质课评选,推广一批优质课例。同时,以“幼有优育·幼耀精彩”为主题,征集组织优秀短视频展播;以“手绘中华·逐梦未来”为主题,举办原创绘本素材创意大赛,从教师、幼儿、家长三个层面传递科学育儿观,家校社携手推进幼小科学衔接。

  

  王华现场分享济南经验和做法。

  4万余份问卷摸清家长所需变

  “各自为政”为“整体协同”

  为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现状、存在的问题,济南市教育局专门开展了问卷调查,向幼儿园教师发放调研问卷6000余份,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4万余份,通过认真分析,发现幼儿园“小学化现象”主要是受家庭和校外培训机构等各方急于求成心态的驱使,造成教育“超前”“抢学”“脱链”。

  为此,自2018年开始,济南市教育局以政策为导向,持续性开展“纠正幼儿园小学化”“一年级零起点教学”专项治理活动,并出台了《济南市幼小衔接攻坚行动计划》,确立以儿童发展为视角,全市探索建立行政主导、教科研引领、家园校社一体化推进的实施策略,全域推进幼小科学衔接。

  济南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处处长、一级调研员王华表示,市教育局专门印发《济南市幼小衔接攻坚行动计划》,并大力实施四大“教育行动”:实施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教育行动,科学做好入学准备;实施小学“零起点”教育行动,切实做好入学适应;实施科学研究引领行动,切实提升队伍素质;实施家、园(校)及社会合作育人行动,创设适宜儿童学习和发展的环境。

  同时,印发《济南市幼小衔接联合教研实施方案》,建立幼儿园和小学有效互通、内容有机融合的教科研制度,依托市教研院予以专业支持,有效推动园校专题教研。以“优质园+”发展共同体模式,将民办园纳入公办园的指导范围,组建400余个共同体,变“各自为政”为“整体协同”,实现了教研成果共享,工作同步推进。

  与此同时,市、县两级分别成立专家指导团队,通过现场调研、培训研讨等进行指导和活动评价,并发挥省、市幼小衔接实验区、试点园(校)引领示范作用,为全市幼小衔接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案例。

  “我们专门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开展幼小衔接专项培训,邀请省级专家组织专题会,参训人员超过5万人次,培训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提升了素质。”王华表示,市教育局还出版了《家园共育幼小衔接70问》,在教师和家长群体中广泛宣传解读,开展专题讲座、现场答疑、线上培训等10余次,受惠教师和家长超过10万人次。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幼儿园与小学就学前教育五大领域、幼儿园课程建设、小学低段各学科特点等方面深入交流互动,园校协作“研衔接”,建立专项观摩学习机制,加强园校协作,促进双向互通。从小班开始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有机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小学科学制订入学初期的学习和生活制度,科学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减缓了一年级新生的学习坡度和难度,家长和学生的焦虑得到极大缓解,“快乐上小学”成为共识。

  全员、全程、全方位对接

  交好“接力棒”赋能儿童成长

  转眼到了5月底,又一届大班孩子即将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很多家长都有相同的困惑:孩子上小学后学习跟不上怎么办?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

  近年来,市中区从培养“身心两健、气质独特、心系家国、放眼世界”的市中学子出发,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以山东省幼小衔接实验区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双向衔接、协同共育”的全环境育人工作思路,逐步形成了“坚持一个中心、推进三个联动、落实四个着力”的价值导向、机制保障和实施路径。

  价值导向体现在“一个中心”上,就是坚持以培养有准备的儿童为中心,真正把儿童作为幼小衔接教育的主体,尊重其原有经验和发展差异,帮助做好身心发展的全面准备和适应。

  机制保障则体现在“三个联动”上,通过推进区园校一体化组织联动,构建“1+11+N”幼小衔接工作网络,将全区194所幼儿园和69所小学全部纳入衔接网格学区,实现双向衔接100%全覆盖。同时,推进“联合教研+联合培训”专业联动和家园校三方协同联动,将幼小衔接学情会商纳入园校每学年教研计划,每月联合教研,区教研中心定期开展教研视导,科学引领园校推进双向衔接。

  实施路径则体现在“四个着力”上,通过着力锻造衔接“金钥匙”,将幼小衔接工作纳入校园长办学绩效评估指标,激活校长、园长第一责任人意识,引导他们建立“金钥匙同盟”,打通双向衔接的合作之门。同时,着力找准衔接“发力点”,破解家长的焦虑,倾听儿童的声音。在此基础上,着力搭建衔接“脚手架”,通过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对接,让儿童爱上全新的小学生活,并着力交好衔接“接力棒”。

  商河县则坚持顶层设计,明确了“四个三”工作思路,即围绕规范办学行为、补齐学前短板、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三大目标”,抓好县镇村、家园校、教学研“三个衔接”,实施课程建设、联合教研、教育评价“三大工程”,抓住理念先行、机制创新、队伍建设“三个关键”,实现了以科学思路凝聚共识、引领发展。

  与此同时,组建知名专家领衔的30人专家团队,开展以幼儿园准备课程、小学接应课程、家长支持课程为主体的“三方协力·多维融合”幼小衔接课程建设,为科学衔接提供课程支撑。例如,幼儿园的“雅趣”课程、“文·野”课程等,将入学准备教育无痕融入幼儿一日生活。小学的“七彩正趣”课程、“童蒙养正,启智润心”课程等,把国家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贯通起来,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各共同体开发的“亲子游戏”“共读绘本”等六大主题课程,提升了家长教育理念和教养智慧。

  在此基础上,商河县还全面推行园校结对、城乡联盟共建模式,以县直园校为牵头单位,以“1所县直幼儿园+1所县直小学+1-2个镇街”架构组建7个共建联盟,各联盟幼儿园和小学结对N个共同体,将全县196所幼儿园和48所小学全覆盖,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共建共赢的幼小衔接推进体系。

  小学与幼儿园紧密“牵手”

  双向奔赴“润·育”未来

  “我们与小学的双向衔接,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爱,我们将继续携手,为孩子的终身成长奠基。”山东省第二实验幼儿园园长郭玉村表示。

  “主动衔接,受益的是我们。小学主动走进幼儿园,对接各项准备,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孩子们在这段时间的真实想法,才能找准入学的起点。小学以幼儿园的终点为起点,幼儿园以小学的起点为方向,我们是双向发力。”济南市市中区育秀小学校长李雅告诉记者。

  于是,双方共同组成的“幼小衔接共同体”就诞生了,并相继规划出四条路径:定期会商、联合教研、做实准备(和适应)、强化协同。以明确的团队组织和路径开启“双向力行”。

  在双方看来,衔接不是简单的“1+1”,要找到共同点、相融点,才能达到“1+1>2”的效果。结合幼儿园“润泽生命·教育无痕”的理念及育秀小学“浸润教育”的主张,双方共同确立了——“润·育”为核心的幼小衔接模式。

  “幼儿园和小学会定期交流,这种‘定期会商’不仅明确了衔接理念,还探索出校级、中层、教师三层推动机制,更聚焦‘断层’问题,形成了从幼儿园小班一直到小学一年级的‘二段六步长程贯通’,让衔接工作成为一个系统工程。”李雅表示。

  为了解孩子们的真实需求,学校专门向家长、孩子发放了调查问卷。于是,问卷中的问题,便成为联合教研的主题。

  家长担心孩子进入小学后听讲不专心,老师们就实地走访,研究“双方学习活动的方式衔接”;

  孩子们担心环境变化后带来不安全感,交不到好朋友,老师们就研究“如何让小学环境更具有参与性”;

  孩子们自控力弱,老师们就专题研究“缓坡衔接,规则有序”……

  从去年5月到现在,双方共进行了12次深度教研,在思维碰撞中达成了理念共识与行动共识。

  “幼小的贯通衔接像一道‘长城’,守护着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同时,我们构建了园、校、家、社全员联手,各方资源融合共享的‘全域’圈,五育并举,同心同力同向同行。”郭玉村表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