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三全”幼小衔接机制,潍坊高新区这样做

  作为全省幼小衔接试验区,潍坊高新区深入落实教育部《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潍坊市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实施方案》等要求,构建起“全方位、全环节、全要素”幼小科学衔接的潍坊高新模式。

  一、凝聚共识,建立“项目+课题+评价”全方位引领机制

  (一)项目驱动,形成育人共识

  今年,市教育局高新分局将“公民办协同,家园社共筑,推动学前教育品质提升”“幼小携手,助力幼儿园小学段科学衔接”确定为年度重点工作项目,组建跨科室、跨学段的项目团队,邀请义务教育、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专家助力,定期组织召开项目座谈会、工作推进会,共商幼小衔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小学、公办园、民办园、家庭、社区之间形成广泛共识,打破各学段、多领域的认知壁垒。

  (二)课题驱动,提升行业认同

  依托高新区学前领军人才,确立“幼儿园自主游戏的组织与实施”“去小学化背景下的幼小衔接组织与实施”两大研究课题,全区公办园、民办园全部参与,以点带面、以公带民、以强带弱,全面提升幼小科学衔接水平,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素养。

  (三)评价驱动,强化刚性执行

  将幼小科学衔接纳入全区学前教育年度督导指标体系,结果作为幼儿园评先树优、年度检验的重要依据。针对各类幼儿园特点,分类指导,分类评价。对公办园的督导评估更加关注内涵提升,提升保育教育水平;对民办园探索实行星级评价,更加关注规范办学,严查幼儿园小学化等违规教学行为。

  二、深度教研,建立“学前+小学+联合”全环节保障机制

  (一)抓好学前教研,实现全学段贯穿衔接

  高新区成立自主游戏、幼小衔接两个教研项目组,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将小学准备工作贯穿在学前三年的课程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对“身心、生活、社会、学习”四个方面的准备要求,结合幼儿园五大领域活动开展,梳理出幼儿的能力、习惯和知识在学前三年中的发展要求,制定培养策略,全面推进游戏化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活动,实现能力培养常态化、习惯培养生活化、知识培养系统化的基本策略。研讨幼儿发展评价机制,支持和引导幼儿科学健康成长,建立起“对幼儿积极评价、向家长及时反馈、促教师反思提升”的评价运用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抓好小学教研,实现零起点教学

  小学一年级教研组以零起点教学为原则,研发、开设入学适应课程,围绕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和学习适应四个方面开展专题教研,形成环境儿童化、课程内容主题化、课程实施活动化、学生评价多元化。

  (三)抓好幼小联合教研,实现全要素无缝衔接

  依托幼小衔接项目、课题和教研活动,幼儿园与小学分别结对组建教研联盟,校长、园长、教师、班主任、家长、学生间多元对接,开展同课异构、跟岗观摩、入校体验,从环境、课程、管理、评价等多方面深入推进,驱动幼小衔接走深走实。

  三、多元参与,打造“公民办+家园+园校”全要素协同机制

  (一)公民办园协同,补齐工作短板

  将提升民办园育儿理念与办园水平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任务,抓好园长关键队伍建设,创新开展园长PK赛活动,为公民办园园长提供理念、业务切磋交流的平台,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训,在活动中提升理念、学习策略,形成有效衔接的广泛共识,驱动全系统全环节整体推进。

  (二)家园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高新区各幼儿园通过问卷调查、追踪调研,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面向家长广泛开展“学理念、学方法、做研究”“两学一做”活动,向家长提供科学的幼小衔接策略,幼儿园与家庭共同探讨幼小衔接过渡期的注意事项、方法策略。

  (三)园校协同,两学段精准衔接

  高新教育分局推动各小学与幼儿园结对成立“幼小衔接帮帮团”,开展跨学段幼小衔接教学教研。各幼儿园定期邀请小学校长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评价,增进各小学对学前教育和幼儿的了解。各小学按照招生片区,对接片内所有公办民办幼儿园,开展前置衔接家长课程,引导家长关注幼儿习惯养成,了解小学阶段的入学准备要求,缓解家长的压力。

  潍坊高新区机关幼儿园

  “去小学化”教育的背景下,高新区机关幼儿园通过“双向衔接·四维发展·四方链动”等形式,实现幼小顺利过渡、小幼双向衔接。

  一是“双向衔接”。打破园校壁垒,开启先行先试“联动”,发展以幼小到小幼双向式衔接。解决幼儿园与低幼年级教育方式、评价方式、发展目标等多方面差异,从单方面的需求叠加优化为持续连贯发展的双向衔接。突破“幼小衔接的‘堵点’,使幼小衔接的‘陡坡’,逐渐变成‘缓坡’”。

  二是“四维发展”。针对幼儿园有效“衔”,小学科学“接”。利用幼儿园三年教育阶段,将幼小衔接贯穿于始末,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四个维度出发,运用环境启示、游戏贯穿、情感激励、体验感知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习惯及行为的产生,让衔接措施从“虚”到“实”从“实”到“细”转变,真正实现深层次、有效的衔接。

  三是“四方链动”。幼儿园与小学对接形成“四方链动,为幼小“双向衔接”提供保障。

  (一)教研先锋链动

  以校长、园长、业务园长、分管校长、教研主任为成员,形成教研先锋链动。支持引领幼小衔接链动共同体开展具有实践性的各类活动,推动幼小衔接进入更高层次。

  (二)教师协同链动

  以幼儿园、小学教师为成员,通过开展双向跟岗、同课异构等联合教研活动,深入了解双方在教学形式、生活习惯、作息时间的差异,并针对衔接过程中出现的管理策略及学习方式问题做出及时的双向调整。同时,利用幼升小在儿童习惯、能力等方面进行追踪性核检、反馈,根据反馈数据与问题,帮助教师在幼小衔接内容、方式方法上不断调整不断优化。

  (三)幼小成长链动

  以小学低段与幼儿高段为成员的成长链动,通过幼小联谊、图画“漂流瓶”、“智慧解答”微视频等系列活动,搭建面对面多维沟通渠道。引导幼儿提前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其对即将到来的小学生活的憧憬与思考,帮助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

  (四)家园多维链动

  以幼、小双方家委会主任牵头、家委会成员主导、幼儿园、小学辅助,成立家长合作链动。通过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合作小组交流等方式,帮助家长认识游戏化教学对于学前幼儿的发展意义,同时缓解家长在衔接中的焦虑心理,形成正确的幼小衔接观。

  潍坊高新区志远幼儿园

  秉承“志高行远,乐在人和”的教育理念,高新区志远幼儿园认真贯彻落实幼小衔接科学化,聚焦课程建设、活动渗透和心理健康,通过“两做实一关注”,全面助推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

  一、做实课程,推动多维衔接

  依据园所实际,设计“三维度八层面”幼小衔接课程。实现了习惯、能力和知识的横向三维度覆盖,完成了数学准备、学习品质、社会适应、语言沟通、运动协调、视知觉、听知觉、知觉转换的纵向八层面浸润。该课程体系在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全面铺开,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定制适宜的教育内容。

  二、做实活动,实现全面渗透

  开展“三步走”双向衔接系列活动,让孩子在体验中渗透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

  第一步:携手小学,共话衔接

  园长携手校长,邀请小学一年级老师进行座谈,听取一年级教师建议,让一年级教师了解幼儿园诉求,在作息时间、活动组织、习惯养成、教学评价等方面达成共识,实现上下衔接。幼儿园老师与小学教师同课异构,深层次感受幼儿园与小学教学的不同。

  第二步:走进小学,了解环境

  开展小学生与幼儿拉手活动。小学生带领大班幼儿走进小学,体验小学升旗、课间活动,熟悉户外操场、功能教室、食堂等环境。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

  第三步:课堂模拟,真实体验

  开展试课体验活动,走进小学教室、美术室、科学室,让小学教师给孩子带来全新的课程体验,减少师生陌生感。

  三、关注家长焦虑情绪

  面向大班家长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学理念:通过多种形式,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方法,让家长明确幼小衔接的内容,了解幼小之间的区别,端正家长心态,避免衔接误区。学方法:向家长提供科学的幼小衔接策略,让家长学以致用,真正内化成行动,落到孩子的教育上。做研究:成立“幼小衔接教研合作社”,家园社共同探讨幼小衔接过渡期的教育关注点。

  通过两做实一关注,帮助幼儿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助推科学衔接。

  高新区东华幼儿园

  为全面推进幼小衔接工作,高新区东华幼儿园以“机制保障、教研支撑、联盟推进”为突破口,运用教科研引领、家长社区参与手段,促进家、园、校、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幼小衔接的新样板。

  一、联手建机制,打破衔接“壁垒”

  幼儿园率先成立幼小衔接教研团队,形成小学与幼儿园间的“六维对接”模型。对向接轨,联动推进,保障幼儿园、小学在衔接上的“双主体”地位,建立了适合幼小衔接的课程管理新体系。

  成立协同式专家指导委员会,以园长、教研主任为核心成员,制定专业融入式科学衔接发展方案,为推动科学衔接提供专业支持与指导,形成了全园推动、教科研支持、家园校共同参与的幼小衔接样态。

  二、联合做教研,激发衔接“活力”

  建立以园长为核心,教研组为主力成员,同步构建“跨学段教研联盟”、“班主任先锋联盟”、“教师发展联盟”、“家长联盟”四维常态化教研联盟,形成了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形式常态的科学教研模式。

  以引领“通识+专业”的幼小衔接方向,以“两化两型”(专业化、精品化、应用型、创新型)为抓手,梳理破题路径、细化知识架构、优化教学方法,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深入研讨,先后推出幼小衔接专题课程、亲子游戏集锦、家长指导手册等,让幼小衔接的“陡坡”逐渐变成“缓坡”。

  三、联手帮家长,形成衔接“同盟”

  以科学衔接为导向,研讨家、园、校三方幼小衔接活动教育策略、方法及内容,形成幼儿园、家庭、小学幼小衔接系统化的教育基本模式,强化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推进“互联网+”家庭教育指导,缓释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教育氛围,达成教育共识,提高幼小衔接的实效性。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东华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经历了一个从幼儿园单向衔接到双向接轨的发展过程,下一步,幼儿园将在幼小衔接的道路上积极探索、积累经验,全面推进幼儿园、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

  潍坊高新区东华学校

  课程是育人的载体。针对儿童在衔接阶段容易出现学习环境的断层、学习方式的断层、行为规范的断层、社会结构的断层等现象,东华学校结合本校“润泽生命 静赏成长”的核心办学理念,从身心适应、生活适应、社会适应、学习适应四个维度,设计了全景式入学适应课程,形成了融合式、分阶式的学前衔接课程、入学课程、全景课程

  一是学前衔接课程。入学前,小幼教师通过课题研究、同课异构、课程链接等方式进行小幼教研,联合举办了参观校园、家长课程等主题活动,通过编制和下发入学手册,让学生和家长对小学生活有初步了解,达到园校合作、家校合育的目的。

  二是入学课程。入学课程, 让孩子在“具身体验”中开阔视野。我们以“小鲤鱼跃龙门”的主题,以“我”为中心,让孩子、家长参与其中,搭建起了学校与孩子和家长的链接,让孩子成为校园的主角,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孩子、家长的分离焦虑。

  三是微习惯课程。微习惯课程,让孩子在“玩思交互”中提升智慧。学校立足孩子生活、学习、交往等方面,通过好行为把美好的东西固化下来,成为孩子体存的东西。我们以“习惯养成”为抓手,以“思维品质”培养为核心,孩子成为受人喜欢的人,很好的搭建起了孩子与同伴的关系。

  四是全景课程。全景课程,让孩子在“理趣交融”中提升智慧。入学后,我们以“我是小学生了”为主题串联起了学科课程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通过情境模拟、实地体验、角色扮演等方式,从认识学校、认识他人出发,熟识自己所在的班级、老师和同学,培养孩子的归属感;进而熟悉校园的整体布局和区域规则,认识校园中的服务人员,迅速融入校园生活;随后在认识作息表、课程表的过程中,了解每天的课程设置和作息安排,畅想和规划学习生活,帮助孩子逐步树立起了“我是小学生”的身份。

  五是领袖课程。领袖课程,让孩子“遇见”最美的自己。孩子发展是有差异的,在适应课程实施中,我们发现了在各个方面非常优秀的孩子,如何让每个孩子在孩子原有的水平上保持持续成长的努力?我们基于培养每个孩子的领袖气质,让孩子能够看见自己的成长。

  东华学校将在润泽课程的建设上持续发力,开发全科阅读课程、趣味体育课程、美育养成课程、劳动教育课程和项目式研究课程等多项课程,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在习惯、素养等方面进行浸润,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源源不断的“活水”,帮助东华的小豆豆们茁壮成长!

  潍坊教育惠民一码通

  非常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的教育诉求,您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都可以通过下方“潍坊教育惠民一码通”留言给我们,我们将及时予以反馈回复。

  (潍坊教育惠民一码通)

  原标题:《建立“三全”幼小衔接机制,潍坊高新区这样做》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