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制胜 审题最重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记者 刘杰

  2018年高考在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对于考生来说,如果能在高考考场借得“东风”,必会多几分胜算。技巧千千万,审题最关键。透彻的审题即高考语文制胜的“东风”。为了让考生们更好应对高考,特邀请了河北辛集中学教师孟凡永,以石家庄市质量检测、模拟考试质为例,进行浅析。

  名师简介

   孟凡永,河北辛集中学教师,2010年青年教师评优课市一等奖,2013年中小学优秀阅读指导课省一等奖,2016年“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省一等奖,2015年市“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石家庄市骨干教师,石家庄教科所语文工作坊成员。

  选择题重在审错误选项陷阱的暗示性

  面对绝对化词语,孟凡永举例,质检一第1题C项的“必然”;质检二第3题C项的“必须摒除”;一模第1题D项的“只要……就”;第3题D项的“都来自”;二模第3题D项的“任何完善的……都”。这类词语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认真对照答题区间,作出正确的评判。

  对于关系类词语,孟凡永举例,质检二第2题B项“文章引用20世纪80年代某些人的观点,是为了证明汉字不能适应信息化的挑战。”,以及质检一第4题C项“用野树爬藤的旺盛衬托了房屋的颓败,突出了野树爬藤的生命力。”例1的陷阱设在“引用”和“证明”的关系上,例2的陷阱设在“旺盛”和“突出”的关系上,其实质考查的都是论据和分论点的关系问题,审题时如果能抓住段首的分论点,明白论据是为论点服务的道理,便可做出正确评判。

  对于含蓄类词语,如质检二14题D项“希望他上任后切勿佩戴明珠翠羽”就故意曲解了含蓄类词语“明珠”“翠羽”的内涵。在“莫识明珠并翠羽”中,“明珠”“翠羽”并非指饰物,而是代指钱财,由此推断出作者含蓄地对友人提出希望:莫贪恋钱财,做清廉之官。质检一14题C项考查考生是对“海棠不惜胭脂色”中含蓄词语“不惜”的理解。孟凡永认为含蓄类词语的理解,关键是解读其存在的语境,即何时何地何人何情何理之情况下出现的这类词语,即能解读出深刻丰富的内涵。

  简答题重在审题干中答题方向的暗示性

  孟凡永提醒考生,在考试中部分学生因不知答题方向而导致零分甚至超低分,令人痛惜。如质检二诗歌阅读15题“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一模诗歌阅读15题“诗歌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达的?”两个问题极为相似,但答题方向和重点差别很大。质检二试题暗示考生:全诗包括多种感情——选用术语先概括再分析——按诗歌前后顺序分层次分析。一模试题暗示考生:颈联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哪些感情——选用感情和表现手法的术语先概括再进行分析——按先感情再表现手法的顺序分层次分析。如果考生能审到这一程度,就能避免因答题方向不明而导致的严重失分。

  作文题重在 审主题方向的暗示性

  在一模考试中,相当一部分考生忽略了“演讲稿”的格式,开头缺少称谓、问候语,结尾缺少感谢语等;有些考生虽然注意到了开头、结尾,却忽略了演讲稿针对性、口语化、感染力等特点,读来等同普通议论文,导致等级降低而失分。所以考前有必要认真梳理常用应用类文体,把握各自格式要求和写作特点。

  孟凡永认为,除文体要求外,审好主题方向的暗示性尤为重要。作文要求为“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联系”,而很多考生强拉硬扯,致使分论点之间各自为政,没有形成有机联系。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明确感情色彩、挖掘内涵深蕴从而厘清内在关系。例如:从褒贬角度审关键词,工匠精神为褒,其内涵为专业、敬业、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等,而佛系青年即为贬,其内涵为散漫、随意、缺少担当、缺乏拼搏精神等;从内在关系角度审关键词中国梦与工匠精神是正相关,而中国梦与佛系青年即为逆相关。无论褒、贬、正、逆,只要确定好主题便能有机联系在一起。磨刀不误砍柴工,有了充分的审题,方能下笔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