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寄望创新教育管理评价机制

  中国产经新闻

  CHINA INDUSTRIAL ECONOMY NEWS

  本报见习记者 刘昭报道

  近期,全国多地出台减负措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日前举行的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强调,减负不是让学生没有学习负担。学生完成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是其应尽的学习义务和应付出的必要努力。相关专家指出,中小学学生课业减负不能一概而论,当前创新教育评价和管理机制,让教学回归教育本真,减负才能水到渠成。

  问题由来已久,难以根治

  实际上,关于学生减负问题是一个长久的话题。早在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其中谈到,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成为推行素质教育刻不容缓的问题。要切实认真加以解决。2000年,教育部又发出《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提出了7条举措。2013年8月,教育部又就《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公开征求意见。201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也指出,“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

  

  回顾关于“减负”的政策要求,可见国家对于学生减负的重视,但是从目前来看,似乎减负这项工程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越减越重”。比如在相当多的中小学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每周都有考试或者类似于考试的作业测验,甚至三天一小考,每周一大考。另外,当初中改为划片就近入学之后,小学师生的课堂教学压力会有所减轻,但许多家长却要求学校对孩子多加管教,或在晚上及休息日另找家教补习等。这些都表明,现在的“减负”减不到位,孩子的课业负担依然偏重。因此,相关职能部门有必要及时、精确地予以纠偏、优化与更正。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教师、社工教研室主任刘成晨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学生的“减负”既要解决“三多三少”的问题,即作业多、培训多、竞赛多,睡眠少、锻炼少、实践少等问题,更要及时制止和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和过于功利化的教育观,这才是减负的意义。“目前,我们的减负之所以难以减下来,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是学校的升学原因,一个是社会原因。”刘成晨总结说。刘成晨指出,前者是一种功利化的、望子成龙的“压迫式教育”的体现,谁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在社会发展当中处于不利地位,甚至都希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者是社会的一种竞争模式以及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模式导致。在以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等传统意识之下,一个学生学习好不好,会直接关系到其他人和社会对中小学生的整体价值判断,甚至人格判断。“同时,虽然现在有一些规定如不允许补课,不允许课后布置作业等,但是这和家长的价值观产生冲突,和升学需求相互冲突,怎么解决?于是就出现了课外补习班,虽然国家也对其进行了制止,但是收效不大。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对学生的期待过高,加上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存在。”刘成晨总结说。刘成晨直言,从自己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虽然目前提出“减少考试次数,不得公布考试成绩和排名,坚决禁止分班考试,实行均衡编班。”等政策,但是实际上很难做到。一方面,老师当然希望“聚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因为好学生比较容易教,而且一个班级的学风、班级风气不好,肯定也很懊恼。真正做到有教无类很难。另外一方面,高考依然以应试教育为准,中小学考试不增加怎么提升考试成绩?所以,想让孩子全面发展的初衷是好,给孩子减负也是对的,可是如果只注重形式,不落实政策,不改变体制,这样的减负依然会沦为形式。“一句话概括来讲,只要考试的制度不改革,所有的减负都只是口号,只能是形式。”刘成晨说。

  减负之路依然漫长

  吕玉刚强调,我们还是要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勤奋学习、刻苦学习,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同时也要让学生的努力和付出有价值。合理的负担是学生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这不应该视为过重学业负担。如果所谓的减负是把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全部砍掉,进行“一刀切”,这是废止学习和思考,而不是促进学生学习。在刘成晨看来,现在学生学业负担重,根本原因在于教育管理体制和评价体制。要想减负又不耽误学生的正常学习,他认为要从社会、家庭、学校、培训机构、学生、教师等各个方面来入手,而不能单向度解决问题,要有整体思维。对于如何推进“减负”的切实进行,刘成晨给出了一些建议:第一,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凝聚全民共识,才能有减负的动力和基础;第二,坚守底线思维,将明确的政策转化成不打折扣的行为,落实政策比出台文件更重要;第三,淡化过度重视升学考试、名牌大学的教育价值观,而且还要把社会流动的“通道”扩大一些,并打破长期的应试教育制度带来的“唯分数论”;第四,把学生的合理化学习和兴趣化学习激发出来,而减少那些不合理的,以唯分数论为评价的学习负担;第五,提高学校教育治理水平,把学习主要放在课堂上,而不是课后。还有,禁止提前教、提前学,同时要求学校不得非零起点教学等。

  

  总之,既要改变社会的流动机制、家庭的教育观念、学校的教育治理提升、遏制培训机构及APP等侵入,又要提升学生和教师的有效学习互动。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制,学生课业“减负”目标才能水到渠成。此外,“减负”也要做到结合实际情况。河南省一名乡村中学教师朱老师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农村学生来讲,相比减负,分层教学、差别化、多样化教学更重要。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当前的平行班教学无法做到真正地因材施教,存在着优生吃不饱差生消化不了的情况,从成绩上看两极分化很明显。“在唯成绩评价导向下,学困生在学校的学习体验非常糟糕,会失去自信心、上进心、荣誉感等品质,这些损失不是靠减负就能弥补的。这些孩子更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模式,挖掘兴趣点、激发求知欲等。而这些更不是靠单纯减负能解决的。教育主管部门还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尽可能促进更多孩子在学校里有收获、有进步、有快乐、有美好的回忆。”朱老师对记者说。这是她结合自己的教学发出的肺腑之言。从朱老师的讲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单纯地“一刀切”减负,危害很大。不但不能促进孩子健康全面发展,甚至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束缚了教育工作者的手脚,甚至是耽误了学生的发展。教育是个系统的工程,任何政策的设定与执行都要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科学的设计以及紧密联系实际。最后,朱老师还指出,减负不只是学生的事和学校的事,作为家长也应与时俱进,从孩子入校起,家长就很有必要与孩子一起成长,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完善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共同管理好孩子,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做好家长学校这块工作,真正落实责任,开发系统的教材,安排专人授课,各年级家长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并做好衔接。学校的校本课程也要多样化,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选择。比如足球、绘画、手工、器乐等,把这些课程也系统化、专业化,并且最重要的是要纳入评价体系,让每个孩子的人生多一种选择,也多一分希望。不难发现,朱老师对于乡村学生减负的诉求,与吕玉刚在教育部新闻通气会上强调的内容不谋而合:教育部要求学校要精准分析学情、注重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解决好学生“吃不饱”、“消化不了”、需求多样等问题;在家长层面,要深入推进家校协同育人,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帮助孩子设定人生目标。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片面以升学率考评学校和教师,更不得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要深化中高考命题改革和招生入学改革,注重考察学生综合素质,不出超标难题、怪题。总之,“减负”工作远没有人们想得那样简单,“一刀切”减少作业、限制补课治标不治本,如何创新教育管理和评价体制,把真的“减负”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效结合起来,真正回归教育本真,才是民之所念,国之所愿。(本文图片来自互联网,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产经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