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拉贪玩、不爱学习?心理微反应专家教你看透孩子,远离咆哮育儿!

  原标题:孩子拖拉贪玩、不爱学习?心理微反应专家教你看透孩子,远离咆哮育儿!

  当爸妈的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莫不是:我们都把心掏出来孩子了,他们却开始烦我们、恨我们。

  之前,网络上有位孩子的日记写着和爸爸日常的对话,引起广泛讨论:

  爸爸问他英语学懂了吗?

  他回答学懂了,爸爸就说他骄傲自满;

  而回答没学懂,爸爸又会骂他废物。

  平时在生活中,他吃饭打嗝、夹菜姿势不对,爸妈就对他喋喋不休。

  小小年纪,就在日记本写着:“当然也可以说,这是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根本感受不到。”

  后来,只要他待在家里,就觉得十分压抑和痛苦,慢慢地,他宁可在学校寄宿,也不回家。

  这真的会让爸妈委屈到崩溃!

  

  读不懂孩子的心里话,看不透孩子的行为,孩子与父母之间,看似亲近,却隔着山和海。

  这不是新手爸妈会出现的错,曾经有位妈妈就和我抱怨,她和儿子的关系非常紧张。

  孩子一度不愿意和她多说话,手机还设置了密码。

  最严重的时候,甚至还当着她的面和爸爸诉苦说:“我想换个妈妈!”

  

  还有一次儿子睡觉做噩梦,她过去抱儿子想要安慰,没想到,孩子看到是妈妈时,马上把她推开,嚷着要抱的是爸爸。

  当时,妈妈了。为孩子操碎心的妈妈感到很痛心,她不明白:

  “我这么爱孩子,到底哪里做错了?”

  与此同时,学校老师也反映,孩子在学校易燥易怒,上课无法专心听课,还影响其他同学。

  于是,一直以为孩子是到了“叛逆期”,她不得已带着儿子去看心理医生,却发现,问题竟出在自己身上。

  

  原来,这位妈妈脾气比较暴躁,比较自我,控制欲强,没有关注儿子内心深处的想法。

  儿子想做什么,只要感觉不OK,她会直接say“No”!;

  儿子做错事,她不听任何解释,直接惩罚

  儿子即便埋怨,她也毫不退让,因为——“我是你妈,妈说什么你就得听什么。”

  忽视孩子内心深处的想法,让儿子对她越来越反感。这种强势长此以往,孩子便不愿意和父母沟通,把心事都憋在心里。

  更糟的是,如果不及时疏导,很有可能演变成厌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

  甚至爆发激烈的冲突,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

  

  ▲《小欢喜》中,英子被逼得要跳海

  后来,她尝试用我提出的沟通方法,试着倾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母子间的关系,终于得到了缓和。

  爸妈们都以为:一般孩子不是 撒谎、厌学,就是“作”。

  孩子不说,家长不懂。结果,不仅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彼此的隔阂也越来越大。

  为什么有些孩子身体不舒服, 宁愿忍痛三年,都不愿跟爸妈沟通?

  为什么有些孩子完不成作业, 选择冲动自杀,都不向父母求助?

  为什么有些孩子学校被欺负, 默默忍受霸凌,都不说给父母知道?

  “为什么孩子都不说,为什么家长都不懂?”

  对于这种现象,心理应激微反应专家姜振宇博士表示:

  “懂点心理学,能解决孩子90%的难题。剩下10%的问题,会迎刃而解。”

  

  02

  不吵不闹、不急不吼

  用心理学剖析行为, 看透孩子

  不少爸妈们认为自己对孩子了如指掌,但很多孩子在表现上,有故意讨好大人的倾向。

  他们在回答问题时,常常会把真实的自己隐藏起来。

  小朋友只会隐瞒性撒谎,不想说的话,会用 “不知道,记不清了”等搪塞。

  这一点,是儿童心理研究专家——姜振宇博士,传递给新手爸妈掏心窝的话。

  

  姜振宇

  中国心理应激微反应测试研究第一人

  孟非、朱亚文大力推崇的儿童心理研究专家

  提起姜振宇,大家都说:

  他只看一眼,就能解读孩子的行为,比读心神探还厉害。

  作为微表情第一人,他“读心”的正确率近80%。

  在《最强大脑》、《非诚勿扰》等当红节目中,姜振宇横跨横跨脑科学、儿童教育、婚姻、职场等领域,展示心理学如何帮助我们读懂孩子,科学养育。

  

  对微表情、肢体语言非常感兴趣的他,还出版了 5本著作:

  《微反应》、《微表情》、《掌控者》、《掌控者2:惩戒》、《人心可测》,广受到了许多粉丝的好评,帮助数百万读者,用心理学过上更好的生活。

  

  他主讲的心理学,全网播放超千万!

  经常有知名学者、企业CEO、明星父母,不远万里从全国飞来,听他讲课。

  而听过他课的学员,往往评价说:

  没有人比他更会讲“微表情”,听他的讲座,能顿悟很多亲子、家庭、婚姻的问题,他就像我们的“ 心灵摆渡人”。

  听他聊心理学,更是受益良多,能重构儿童教育的认知逻辑,远离无效养育,他也是我们家长圈的“ 育儿活宝典”。

  他讲心理学,专业又轻松,上至80岁的老奶奶,下至6,7岁的孩子,都能听得懂、用得上。

  由于他对心理学、脑科学、微表情、微反应的精准把握,还多次被北京知名小学邀请,走进中小学课堂,给孩子开讲心理健康课。

  

  作为2个儿子的爸爸,他把心理学读心用到亲子关系、正面管教上,解读孩子的 表情、心理、行为,养出了 自觉自律、内驱力强的孩子。

  比如,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早上起床拖拉,家长生气了, 怒吼孩子才加紧速度,而他却用上 【标签效应】——

  正向指出表扬孩子做得好的地方,给孩子贴上积极的标签,孩子逐步形成对晨间事情的掌控感。

  

  比如,有段时间大儿子沉迷游戏,抗拒作业,成绩下降得很厉害····

  姜振宇不急不吼,而是搬出了成败效应,并把它拆解为3步:

  冷静:对孩子保持理解,接受他的现状,让自己和孩子不被负面情绪控制;

  降维:先降级难度,让孩子做出来,提升孩子的自信心,随后升级难度;

  科学:让孩子能够对学习保持兴趣,令孩子渴望做作业。

  利用心理学的成败效应,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主动放弃了游戏,爱上学习、乐于学习。

  这个效应换在成年人身上,也是一样有效,可是往往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却忘记了这一点。

  

  姜老师博士,将他过去10多年在微反应研究方面的积累,从学习、情绪、行为、亲子这4大领域,给父母们16个实用锦囊,让更多家长0门槛、3秒读懂孩子。

  利用心理学读懂孩子,剖析孩子背后 的行为 ,拉近彼此的关系, 举一反三地 解决育儿问题。

  

  从孩子的行为看懂孩子的想法,洞悉孩子一切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用降维方式跟孩子体验进步。

  跟随干货满满的大纲,16个育儿锦囊

  培育一个 高 情商、自驱力强 的孩子

  

  

  03

  每天10分钟,懂点心理学

  培养自驱力强、情商高的孩子

  10多年来,姜振宇发现,现代父母往往误会了孩子。

  看到孩子和爸妈越来越疏远,孩子越来越叛逆,姜振宇是又着急又心疼。

  其实爸妈只要读懂行为,学会引导,将决定整个家的幸福感。

  因此,他在节目里、节目外,一直努力科普育儿读心,帮助 很多爸妈走出了“育儿误区”。

  比如晨晨,她家的孩子学习只有3分钟热度,但她已经学会巧用姜博士的心理技巧——烟花效应。

  分析:干扰学习的因素有哪些?

  降维:不同年龄,孩子的专注时长不同,加上受外界干扰,兴趣发生转移;

  引导:降低环境噪音,让孩子休息一会儿,再重新回到原来的事情上。

  

  现在晨晨轻轻松松育儿,一点也不担心孩子,那些听过姜博士的学员,往往评价说:

  没有人比他更会讲“微表情”,听他的讲座,能顿悟很多亲子、家庭、婚姻的问题,他就像我们的“ 心灵摆渡人”。

  听他聊心理学,更是受益良多,能重构儿童教育的认知逻辑,远离无效养育,他也是我们家长圈的“ 育儿活宝典”。

  他讲心理学,专业又轻松,上至80岁的老奶奶,下至6,7岁的孩子,都能听得懂、用得上。

  

  @乐乐妈妈:

  以前说什么孩子都不听,只会顶嘴,现在了解他是想引起我的注意,后来我和他沟通:妈妈不会放弃你。现在他渐渐听得进去我说的话,养成了好习惯,成绩也提高很多。

  @莹莹妈妈:

  以前不知道怎么管孩子,平白弄的家里火药味十足,不止亲子关系,连夫妻关系都变得紧张起来,读懂孩子认为我不信任他,什么都管,现在学会放手后,全家都其乐融融,就连老公也更宠我了。

  16个儿童心理学效应剖析

  28种儿童行为的拆解

  学习、情绪、行为、亲子

  4大方面进行积极心理干预训练法

  “读心大师”姜振宇博士教你

  剖析孩子行为,养出优秀娃↓

  

  04

  利用好读心育儿,轻松和孩子相处

  心理学神奇的地方就在于,当你听得越多、做得越多,越能一眼看穿孩子的想法,看透老公内心的小九九,看懂朋友、同事的情绪。

  你的人生路,才能越走越顺。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 那些过得幸福的女人,往往都懂点心理学。

  李玫瑾教授,把她用心理学育儿的经验,讲到了央视等当红节目上;

  传奇妈妈陈美龄,说她用心理学,点亮了学习力的“高光点”,把3个儿子送进斯坦福;

  更多养出优秀娃的老母亲, 几乎人均心理咨询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学习经验更是 标配。

  要知道, 养孩子90%的问题,都与心理有关。

  而且,心理学知识几乎是日常必备的技能,各种大小场合都能用得上,玩得转,帮你过得更好!

  先读懂、再管教,这才是真正的高段位。

  

  16个儿童心理学效应剖析

  28种儿童行为的拆解

  学习、情绪、行为、亲子

  4大方面进行积极心理干预训练法

  “读心大师”姜振宇博士教你

  剖析孩子行为,养出优秀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