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当教务老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提到高校的教务老师,一些人会认为这个工作轻松悠闲,福利好还有寒暑假加持。事实真是如此吗?作为高校里不可缺少的群体,他们的工作真的很轻松吗?
最近,小编在微博上看见有人说,毕业后的理想工作就是当高校教务老师,朝九晚四点半,午休两个多小时,还有寒暑假。
对此,很多在教务处工作的教务老师可能会表示:高校的教务处大概是学校里超忙的部门之一。
一直以来,很多人似乎都对高校里工作的人有误解。他们认为大学老师就是上上课,不用坐班,轻松自在;行政老师上班轻松,寒暑假还超长。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开头提到的高校教务老师。
教务处的老师都在做什么?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涉及教学教务、老师和学生的方方面面。而做着这些教务管理工作的教务老师具体都在做什么呢?
我们很熟悉的考试安排、学籍管理、调课排课、教学运行、教学计划下达、教学过程组织考核、成绩管理、学籍管理等都是教务处老师的工作。还涉及教师安排、实践教学管理、教材管理、考务工作、教学质量评估、教师师德师风等。此外,教务老师遇上临时工作的情况也比较多,往往还面临着统计报表、写政策制度、写材料等工作。
其实,关于教务处的工作,很多高校的教务处网站列出的岗位职责,我们已经可以窥见一二。
很多大学的教务处网站也会将教务处的岗位职责罗列出来,下图就是四川大学教务处的科室及主要职责,基本上可以了解高校教务处的工作。
来源:四川大学教务处
可以说,教务管理工作影响着高校各院系的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是让高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枢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教务老师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个停不下来的工作,做不停的表格,写不停的东西,接不停的电话、忙不停的琐碎工作……面对着老师和学生,但有时候他们会对我们有很多误解。别人看得见的是寒暑假的轻松,但看不见我们日常工作的脚不沾地,以及开学前和学生放假后的憔悴。
所以文章开头提到的,更多的是别人眼中的高校教务老师。
在高校当教务老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当教务老师怎么样?有教务老师表示很喜欢自己的工作:在高校工作是自己的职业选择,工作虽然忙碌,但相应的也很充实。工作会面对老师和学生,自己的工作对他们很重要,觉得有意义。此外,跟学生接触多,喜欢学生的朝气蓬勃。当然,虽然工作放假前和开学前事情很多,但这中间有自己最期待的寒暑假。
不过,也有教务老师总结了一些他们面临的问题:
工作繁琐,有时候不被理解。工作忙碌但充实不一定会让人产生倦怠感,但有教务老师认为,自己的一些工作有重复机械的特征,每年都是一个轮回。工作常常面对老师和学生,在一些事情上不被理解。同时一些事情琐碎,这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倦怠。
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少不了教务老师的辛勤工作,但因为一些工作琐碎繁杂,容易失误,导致教学事故。 一些工作需要统计或者审核数量庞杂内容,这容易出现疏漏,而这些疏漏都可能导致教学事故。对此,很多教务老师的工作可以说责任重大。这让教务老师做相关工作时,有一定心理上的压力。
发展空间不大。基层教务老师薪资不算高,个人职业发展也有限,不少教务老师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
职业认同度不高。工作繁琐、薪资不高、不被理解、职业发展有限等原因的重合,导致一些教务老师的职业认同度不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务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所以高校会出现教务老师转岗、深造或者离开岗位的情况。
多一点激励 多一点关心
高校的教务管理公众十分重要。关注教务老师的工作和发展很有必要。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培训平台
一些教务工作繁杂琐碎,在信息时代,通过各项工具优化教务工作内容,提高效率很有必要,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务工作量。对此,高校应该注重搭建相关业务能力培训平台,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
提高工作认同感
高校应该提高他们对工作的认同感。认同感越高,对工作产生的职业倦怠越少,有利于队伍的建设。对此,高校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教务工作的价值,重视教务管理人员的发展。
落实激励机制和奖励机制
拓宽并完善职业晋升机制,可以让他们在工作中更有激情。适当的激励机制往往会提升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同时对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一定的作用。对此,不少高校都会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年度评选、优秀评选,以及其他相关奖励等。
在此方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和教务处于2017年联合设立“清华大学教学管理优秀奖”。这个奖项肯定了一线教学管理服务人员在学校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也勉励他们在岗位上继续为学校师生提供一流的管理与服务。
此外,自媒体时代,不少高校都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里面有不少的学校学生,因此在公众号进行优秀教务老师的展示,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和了解他们,也是学校对他们的一种认可。
END
作为高校不可缺少的群体,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存在意义重大。做好教务管理工作,保证学校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是高校都会关注的事,也是教务老师需要做到的事。不过在这背后,如何关心激励他们也值得思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