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衢州一中校友“学霸笔记”登上《人民日报》官微

  微信号:衢州阳光校园(qzygxy)

  发布校园资讯 传播教育信息

  昨天,衢州一中1951届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汪燮卿的珍藏多年的一本课堂笔记登上了《人民日报》官微。

  “学霸写过的笔记本你看过吗?”

  没看过?那没关系现在就带你看一看

  “我至今保留着这本笔记本”

  

  

  

  

  

  

  以上展示的照片是汪燮卿院士在中国石油大学就读时的课堂笔记。

  以下展示的照片是汪燮卿院士在浙江省立衢州中学求学时的学习笔记(现珍藏在衢州一中校史博物馆)。

  

  

  

  

  微微泛黄、充满年代感的笔记,是汪燮卿院士青年时期发奋学习、读书报国的珍贵印记,是一批批中国科研人坚守初心、科技强国的时代写照。

  汪燮卿院士中学时的科技兴国梦

  汪燮卿,祖籍安徽休宁,1933年出生于浙江省龙游县。1945年他考进省立衢中(现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初中部。那个时候为避战火,学校已迁到石梁、堂公、静岩等地。初中一年级他的教室寝室就在塘公的一个祠堂里。汪老说那时条件虽然艰苦,但生活并不枯燥。要活动锻炼,山坡上有一块作为篮球场的平地;要念书,就去野外的小树林里大声朗读。汪老还记得,那时每周一早上学生们都要到石梁校本部全校集会,集会上校长讲话的中心是读书救国,他印象最深的是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后的那一次,校长在集会上慷慨激昂地说:人家美国能投原子弹,而我们还在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同学们要科学救国啊!这在他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说他不敢忘记。如校训校歌所言,砥砺品德,发奋学习,努力做个不负社会之人。

  1950年,衢中团支部欢送入航校团员摄影

  (后排右三为汪燮卿)

  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城里,可府山校园已遭日寇炮火毁坏,因而他们只得以天宁寺为校舍。他初二就是在天宁寺千手观音的阁楼里上课的。但他们还是努力学习,毫不松懈。中学教师们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启发了他,让他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他说他感兴趣的是化学,主要是受吴良和孔庆震二位老师的启发。在一次做肥皂的实验中,用牛油与氢氧化钠加热后产生的肥皂居然能洗去油渍,觉电影盒子得很神秘。因为抗日战争年代,家里穷用不起肥皂,他外婆是用草木灰洗衣服的,后来才知道原来草木灰里含有氢氧化钾。所以“高三毕业前夕,根据国家教育事业的需要,学校动员高三学生报考师范,但作为团员的我这次没有响应国家的号召,因为将来要搞技术工作,要想成为科学家的人生志向已定。” 1951年他如愿考上了清华大学化工系。

  汪燮卿院士助力母校发展

  离开母校后,汪燮卿院士还时刻关心惦记着学校的发展,关注着一中学子的成长成才。这些年来,汪老屡屡奔波于从北京到衢州的路途,为母校捐献珍贵资料,为师生开设专题讲座。近日为母校捐资百万,设立奖学基金。这种源自心底的最澄澈的爱和责任,书写了“一中缘、一世情”的感人篇章。

  

  2019年9月11日上午,汪燮卿院士回访母校衢州一中,为学弟学妹作专题讲座,汪老奋发图强、科学兴国的经历深深感染了在场师生。

  

  衢州一中2020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南京大学的姜凯伦

  2019年,汪老回访母校衢州一中为学弟学妹开设专题讲座时,姜凯伦同学就是台下认真听讲座的百余名学子之一。当时,他正在读高三,怀着无比崇拜激动的心情听完了院士报告,心中记下汪老的殷切勉励:成人成才要树立信念,要有奋斗目标,要有“三性”——记性、悟性、创造性。他更坚定了自己对科研事业的追求,立志投身古生物学。后他奋发向上,努力学习。最终在2020年的高考中,以总分674的优异成绩,考取南京大学,成为南大生命科学学院国家“强基计划”的第一批强基生,圆了少时的科研梦。昨日,南大招生官方报道了姜凯伦的科研之梦。

  

  姜凯伦谈母校衢州一中

  我的母校衢州一中,生于1902年,是一所有着百年传承的学校。求学三年,我的青春记忆里深深烙下了关于一中的“美好”记忆——一种源于百年“敦品励学”坚守的人文育人之美、一种深度探索“素质教育”实践的个性发展之好。转眼18岁了,历经枇杷节、成人礼、毕业典礼的我,已经离开了一中校园,同学们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孜孜不倦的研习精神,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授课态度,我始终不会忘记。

  在衢州一中,我遇见了最亲切可爱的老师。他们认真负责,勤勉向上,是“良师”,更是“益友”。高中的成长时光,离不开每一位老师给予我的支持与鼓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晁柯老师,她是我的生物竞赛教练。三年的竞赛经历和知识储备,为我打下了厚实的专业积累。铭记于心的,还有赵丰平老师严谨认真的考前激励,孙慧丽老师热情奔放的课堂语言,郑富宝老师和蔼耐心的数学解答,王明华老师认真负责的英语面批,程霞老师娓娓道来的地理奥秘……

  肆虐的疫情让高考变得与往年不太一样,开学一再延期、高考方案迟迟未定,都曾让我们感觉自己身处飘摇之中。是什么给了我前行的力量,是我最亲切可爱的老师们。晁柯老师和任志强老师的复习策略,让我在高考中拥有了很大的底气。感谢晁柯老师和任志强老师在授课的同时组织了深入的课堂讨论,为我顺利入选南京大学强基计划提供了极大的知识支撑。

  一中是我梦想远航的中继站,一中是我人格品性的磨炼场。三年的学习,做细做实的校风和敦品励学的校训,渐渐内化为莘莘学子的精神内在。我必将砥砺奋斗,不负时光,穷毕生之力向学、向善,努力为伟大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5—1951年,汪燮卿在浙江省立衢州中学立下读书救国、科技兴国之志;2017—2020年,姜凯伦在衢州一中毅然报考强基计划,扛起科技强国之担。2019年的校友讲座,院士与逐梦学子在一中相遇。2021年的今天,老校友汪燮卿捐资百万在母校设立奖学基金;后辈后学姜凯伦投身科研,奋发向上,刻苦钻研。他们都是一中校友!都是一中人!他们在接力传承中续写着一中精神、一中情怀、一中担当。

  来源:浙江省衢州第一中学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