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综合素质教育:好奇是创新的内在驱动力,特斯拉是如何崛起的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小来——
提起特斯拉,大家想起的想必肯定是拉风的汽车造型,今天小来要跟大家说的特斯拉可不是那个汽车品牌特斯拉哦!
小来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特斯拉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尼古拉特斯拉,他与爱迪生死磕了一辈子,11次婉拒诺贝尔奖,放弃成为世界首富,为科学事业终身不娶,每天只睡2个小时,拥有700项发明。
正是凭借着对社会的好奇,特斯拉终身不娶,坚持只睡两个小时,大多数时间在实验室度过。
在亲子教育里,我们总说要培养孩子的学习力和认知能力,但如果孩子没有内在驱动,只是学习的话,所有的学习都是无源之水。这里所说的内力驱动就是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一种对新事物或新环境,产生关注、探究和提问的行为倾向,那么孩子的好奇心应该怎么样培养呢?
01、家长须知:好奇心是内在驱动,而不是出于外部的目的
高考完后,很多学生把所有看过的书全丢到垃圾桶,这大概是为了外在驱动而学习的极端表现了。
而由内在驱动的孩子,会不断从已知的领域向未知的领域探索,比如一个看完《飞机总动员》的孩子,可能对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空的,飞机的种类等问题产生好奇,进而了解到更多。
培养好奇心,少不了接触鲜活的事物
还记得你在教室里昏昏欲睡的情景吗?书本(主要是教材)相对来说比较死板,未能让孩子持续对它们有好感。如果你带孩子去植物园、博物馆、展览馆,那就是另一个样子了,他们会对一朵梅花问上好几个为什么,对一头恐龙的标本端详半天。
多带孩子去外面的世界转转,他们接触到的信息越丰富,越容易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当他观察路边一朵野花的时候,得到的是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这说不定比一节美术课还要感触良多呢。
好奇心,也可以从家里的场景和小道具开始
虽然说带孩子多转转可以增加孩子接触更丰富的信息,但是也不要放过家里,这个接触频率最高的地方。
做家务时,让孩子一起参与,洗衣机是怎么工作的?为什么它把衣服吞到肚子里就转来转去洗干净,不会把衣服弄坏吗?洗衣液是干嘛的?为什么可以让衣服变得干净和香香的?
合作搭积木时,让孩子自己去找小部件,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也可以做些 DIY 作品,利用家里现成的小材料,把一个空盒子做船舱,用吸管做桅杆来做一个小船。
熟悉的事物背后不只有一个用途,而是可以有新用法和玩法,这就是在创造呢。
培养孩子好奇心,重在过程
当孩子开始一个劲地问为什么的时候,你有时因为手头忙或不知道,就搪塞孩子,随意给出一个答案。
这样虽然会暂时获得消停,但也堵塞了孩子对未知的好奇,你不妨多设置些问题,引导孩子一起探索。
比如孩子问为什么水开了会冒白色的烟,你就可以趁机问孩子水还有其他哪种形态呢?水从气态、液态到固态是怎么一回事呢?这个追寻问题的过程才真正的好玩。
02、父母反应对孩子,影响至关重要
有很多科学研究发现,父母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好奇心。在培养好奇心方面,就有三种不同的父母,今天就来分享一下这三种父母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种父母,就像消防队长。
比如孩子举着一只蜗牛对妈妈说:“看,蜗牛没有脚也会走路!”但妈妈却大喊:“赶紧扔掉,脏兮兮的!”
这时候,妈妈就像消防队长,一下子把孩子好奇心的火苗给灭掉了。
当孩子走在路上,突然说:“地球好大啊,像一张大大的床,为什么大人说地球是一个球呢?”而妈妈笑着说:“不对孩子,地球本身就是圆的。”
孩子好奇心的火苗,又被熄灭了。
这类型的父母不喜欢孩子天真烂漫的探索和破坏,孩子的好奇行为受到了消极的干预,好奇心自然很快会消减,最后对新奇刺激也会回避退缩。
第二种父母,就像吃瓜群众。
这类父母对孩子的好奇心行为,基本就两个字:不管。
孩子举着蜗牛对妈妈说:“看,蜗牛没有脚也会走路!”而妈妈只回了一句:“好,你玩吧。”孩子走在路上突然说:“地球好大啊,就像一张大大的床。”但妈妈没有反应。
孩子的好奇表现被忽视,得不到支持,只能靠自己。
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有很多主动探究的行为,但总不能持久,容易放弃,或是三分热度,对新事物浅尝辄止。他们的好奇心有广度,但没有深度。
而第三种父母,就像孩子的粉丝和助理。
当孩子举着蜗牛说:“看,蜗牛没有脚也会走路!”这类的父母会回答:“孩子你是怎么发现的呢?”
孩子接着说:“我看到一只蜗牛在动,就把它拿起来,发现它没有脚。”而这类的父母还会在孩子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鼓励孩子进一步探索:
“是的,我们用脚走路,但蜗牛不是,你可以再把它放在地上,看看它是怎么移动的。”
这类父母总能关注孩子的成长,看到孩子点滴的进步,当孩子有新想法时,她就像追星的粉丝一样,迅速反馈,给足鼓励。
而且还会充当孩子的助理,给孩子充分的帮助和支持,教孩子具体的探究路径,更是陪伴孩子探索新知过程的得力小伙伴。
哪一种父母能培养孩子的好奇心,相信你们心里都有了答案。在第三种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下,孩子的好奇心能更好地发展,也能深入地去探究。说不定你的孩子也能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