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小班到小班化教育 浙江农村教改势在必行
央广网11月14日消息(记者陈瑜艳 实习记者刘瑜颖)随着自然小班学校的不断出现,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越来越突出。浙江省教育厅于今年10月份印发了《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推动农村教育改革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近年来,随着浙江省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中小学校生源持续减少,出现大量班额30人以下的自然小班学校,成为了浙江省义务教育的“托底部分”。
这些自然小学办学校多集中在浙江的丽水、衢州、温州、舟山等地交通不便的山区、海岛。且普遍存在师资短缺、教育经费紧张、教育管理与教学技术落后等现实问题。
理论上,小班化教育是以小班额为基础条件,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然而,这些农村学校出现的自然小班,虽然学生数减少了,教育教学却没有实质性变化,离小班化教育理念与目标有很大距离。
改革农村教育模式,改变农村小班教育现状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有着重要意义。既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建设、推动教育公平的关键性举措。
为此,浙江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于2010年启动,把小班化教育研究列入了改革日程。在之后的5年中,浙江省教育厅多次深入农村学校调研,了解全省农村学校自然小班教育的现状。
并于2014年10月27日正式印发《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浙教基〔2014〕119号),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重视并加强农村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工作。
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指导推进农村中小学小班教育工作的思想与总体要求、主要举措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
其中,总体要求提出: 于2014年年底前,在30%农村自然小班学校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到2015年秋季开学,小班化实验扩大至50%;到2016年秋季开学基本覆盖全省农村自然小班学校。
此外,主要举措从教育管理、课程开发、课堂模式、教育评价、师资培养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要求,要求包括:
构建学校小班化教育管理体系
各地应围绕个性化教育指导,积极建设适应小班化教育需要的学校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并指导学校营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富有人文精神的小班化教育氛围。
开发学校小班化教育课程体系
小班化教育学校应该有机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整合学科课程和实践课程,构建有特色的小班化教育课程体系。各地行政部门努力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校长,各地学校则努力把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
创新学校小班化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探索设计个性化教学培养方案,积极实施分层教学、包班教学,多形式倡导和推进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网络教育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建立学校小班化教育评价体系
推行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个性化批阅,个性化反馈。推广因人而异地考核学生,坚持鼓励性评价为主,探索形成多形式、人本化教育评价制度。
培育小班化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落实教师交流制度,优化农村中小学师资结构,加大小班化教育师资培训力度,积极培养小学全科教师。
在保障措施方面,文件从提高认识、主动筹划、完善政策、实施指导、督导评估5个方面,对各地教育部门提出工作要求,确保这项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专门电影先生对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研科研部门、督导评估部门在推进农村小班化教育中的职责作了明确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