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也能画当代“清明上河图”?目前,这只是打印出来的工业化作品
长江日报-长江网9月20日讯(记者周满珍)20日,随“开合未来——科技与艺术融合展”一同亮相的,还有首次来汉的两位“AI艺术家”——由微软公司开发的"小冰"、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高峰设计的“道子”。
“道子”作品《五道口长卷》
“微软小冰”3分钟就可交出独一无二的画
今年5月,"微软小冰"以“夏语冰”的化名,参加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7月13日,“小冰”在历经22个月,通过对艺术史上236位著名人类画家画作进行学习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召开首个个展。
微软相关负责人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如果你想托“小冰”创作一幅画,只需要输入一段激发源,它可以是描述,也可以是其他表达,只要表述清楚,“小冰”就可以在网络云端进行创作,全程只需要三分钟的时间,它就可以交出一幅独一无二的绘画作品。
“小冰”在武汉展出的作品只有十几幅,其中一幅名为《火烈鸟》的作品,得到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不错的评价:“构图很好,静物抽象的涂抹,动物造型的表现能力,艺术的感觉很准。该到的点都到了,又都是点到即止,显得随意与灵动。”
观展市民欣赏“五道口长卷”。记者郭良朔 摄
“道子”更懂中国画
由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高峰研发的“道子”智能绘画系统,则携作品《五道口长卷》在汉展出。因为尺寸和《清明上河图》差不多,它又被戏称为五道口“清明上河图”。画面中,等公交的上班族、送快递的小哥、背着大书包的小学生等,内容和前人一样接地气;虽然技法上不能与北宋名家相提并论,却同样富有国画气韵。高峰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有基于AI算法的“道子”相助,这幅作品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完成了。
高峰介绍,“道子”专注于研究传统中国画的风格技法和审美方式,对齐白石、徐悲鸿等国画大师的留白、笔墨、线条等三方面做了专门的深入优化设计,使得“道子”系统更懂中国画。
“道子”的创作原理是将一幅绘画图像的风格与内容剥离成两个独立元素,进行量化。以画一幅虾的水墨画为例,未经艺术处理的虾的自然图像,可以看作是“内容”,而画家的个人风格习惯或者说艺术处理方法可以看作是“风格”。当“内容”与“风格”相互剥离之后,就可以把任何已知画家的风格赋予一幅自然照片,使之在保留照片内容的基础上,生成具有该画家风格的艺术图像。
“小冰”的风景画,有印象派柯罗的影子
AI绘画看不到人的痕迹
知名艺术家、湖北美术院院长肖丰欣赏了AI绘画后,第一感受是这些作品是设定出来的,设定某种风格或派别,而不是人的自由想象,“它目前还处在模仿人类的过程,更像工业产品,而不是艺术家思维下的作品。”
在肖丰看来,人是非常奇妙的物种,高兴时、沮丧时、看到美丽的事物时都会画画,其创作是多类型情绪的自由表达,至于绘画风格和语言,则是绘画史总结出来的,“但艺术的最大魅力是无穷的感染力和趣味,AI不管模仿得多么像,不能打动人”。
“小冰”创作的《火烈鸟》
本次展览策展人段少锋在接受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采访时坦言,“微软小冰”等的作品,只能说是学习能力的结果,而不是自发感受的结果。他认为,和架上绘画相比最大的区别,AI是打印出来的图像,看不到笔触,“比如我们欣赏一幅油画,可以看到颜料的着色,有人的痕迹,AI却做不到”。
作为“道子”的设计开发者,高峰则乐观地说:“人类画家与AI之间目前是共同创作艺术的关系,人类画家主要负责取材和构图,而AI负责艺术风格化。有了AI的辅助,人类画家可以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共同创作出更满意和有创新性的艺术作品。”
【编辑:付豪】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