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哭小学生,有时未必是件坏事
2022年9月10日是个特殊的日子,不仅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还是中国的第38个教师节(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过不同日期的教师节,直到1985年才确定下来,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但一个国家天天在打仗,人民吃不饱饭,教育只能成为少数人的一项权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时国家一穷二白,不论是在人文还是在经济,都处于落后的状态。全国5.5亿人口中有4亿是文盲(15周岁及以上的不识字或识字不足1500个,不能阅读通俗书报,不能写便条的人),文盲率高达80%;广大农村地区,文盲率更是超过95%;全国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仅20%,初中入学率只有6%。所以,那时的小学生就很了不起,完全可以在社会上“横着走”。
国家如果要实现工业化,劳动力就需要基础教育。工人要识字,有基础的逻辑理解能力,才能去操作机器。受教育,才会有人口红利,否则只是人口负担。文盲成为新中国自强道路上的拦路虎,怎么办?武松打虎。
1950年9月20日,教育部和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工农教育会议,专门研究扫盲工作,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会后,一场自上而下、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了,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经过近50年的不懈努力,至2000年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文盲数量已降至8507万人,文盲率降至6.72%。2011年,中国向世界宣告,全面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任务。
2018年,我国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95%,学前教育毛入园率8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8.8%,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8.1%,各级教育普及程度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6年,新增劳动力中接受高等教育比例超过48%,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6年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堪称是人类文化教育史上的奇迹。
德智体美劳,我都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如何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呢?很长时间,我们侧重于如何培养智,而对德、体、美、劳支持不足,流于形式。
今年4月,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今秋开学起要将劳动课正式定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旨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1988年,上海在全国就率先开设劳动技术教育必修课,将劳技课纳入小学、初中及高中三个学段基础型课程,编制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标准。蛋哥读书的时候也上过劳动课,个人最大的感受就是以培养兴趣为主,深度和实践内容不够。
像这种劳动课,理应贴近生活,产学研相结合。2004年,上海又提出勤奋自强的教育要求,挖掘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各门学科的劳动教育元素,探索开展劳动精神教育。比如,3D设计及打印的学习,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主要是学习传统的草图、平面图设计等,在高中阶段学生就能在3D实体设计环境中进行3D设计(这种课程安排相对就好一些,只是希望能多几种劳动技能供学生选择)。
劳动不仅是人谋生的手段,也是生活的需要。劳动教育作为一种过程性的综合素质评价,重点应考查学生劳动实践的过程和表现,不能简单地像语文、数学一样用考试来评价,更不应该成为学生中高考招生和毕业的必要条件(不然就不是素质教育了,变成了职业教育)。
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认为: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应该被保护,所有暴力、残忍的东西都不应该、不适宜出现在孩子面前。但百密终有一疏,世界真的是描绘的那般美好的吗?孩子的心理和精神世界,真的如家长们想象的那般脆弱吗?
2021年12月13日是国家公祭日,香港道教联合会圆玄小学在一年级德育课上,向学生播放了有关南京大屠杀真实片段。小学生们有些用课本遮住眼睛,有些大哭,还有些一言不发感觉恐慌…..这引起了家长的不满,他们纷纷向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投诉、抗议,认为学校向孩子展示这太过残酷的历史资料是不妥的,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对此,香港教育主管部门给出了正面回应,“无论如何,战争本身是残酷,我们必须从历史中学会珍惜和平、尊重生命、宽恕别人、爱护国家。”而且也没有硬性规定所有学校、无差别向所有同学播放相关内容。
无独有偶,这边是向小学生播放南京大屠杀纪录片遭家长抗议,那边是多部知名动画片遭家长抵制,被迫下架。从教育孩子们爱护环境、保护森林的《熊出没》,再到《虹猫蓝兔七侠传》,最终都逃不过被家长投诉的命运。
众家长认为,这些动画片中存在着大量打打杀杀、暴力等画面和情节,不适宜儿童观看,不利于儿童心理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孩子爱模仿是本能,但照搬动画情节的,究竟是少数。多半源于父母的教育缺失,没让孩子分清现实与动画的差异。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学坏,所以不让孩子看带有打斗情节的绘本和动画片。但这些家长忽略了,将来某一天你家孩子看到有人争吵打架,有人忍饥挨饿,会不会更加地惊慌失措?
日本学校设置有一类生命教育课程,很耐人寻味。
日本静冈县某小学会交给学生们一个任务:养几条长约7cm的比目鱼幼鱼。学校负责人郑重地说:“从现在开始,请大家做比目鱼的爸爸妈妈。”
孩子们悉心照料着比目鱼。又是给鱼起名字,又是写鱼的成长日志。
比目鱼在孩子们的照料下慢慢长大,8个月后已长到22cm。学校却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讨论:是否要吃掉这7条亲自养大的比目鱼?
有人赞成吃掉:“通过食用,可以感受生命的可贵,这样会更好。”也有人反对:“相比食用,我觉得将鱼儿放回大海,让它自由畅游更好。”最终大家投票决定鱼儿的生死,11人赞成吃掉,6人反对。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比目鱼将被吃掉。
一个女生哭着说:“要吃它虽然令人难过,但我不会忘记养育它们的点点滴滴,会带着感激之情去品尝……”杀鱼时,学生们全部都在场。大家双手合十,目不转睛地看着。等鱼儿做好了,学生们坐在一张桌上吃。也有孩子不愿意动筷子,默默地看着食物流泪。
学校组织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生命的珍贵。不管任何生物,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而这个失去的过程,必然会很痛苦。类似的生命教育,全日本有很多学校都在组织。
岛根县某高中,让学生每人挑选一个鸡蛋,用一个月的时间等待小鸡孵化,然后去照顾小鸡。给小鸡取名字,戴脚环,喂水,喂食,称体重,和小鸡一起玩。几个月后,老师先进行示范,然后学生两人一组搭档杀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眼含热泪,一名女学生啜泣着对自己养大的鸡说“最讨厌半途而废了,好可怜”。
耗费心力的宰杀工作处理好后,老师教学生们切鸡肉,再分部位,以多种方式烹饪切好的鸡肉,腌制入味,做成鸡肉料理。老师开始引导大家,“从见证孵化,到看着成长,再到今天的宰杀切割”“所谓食物,不管是什么食物,都是这种形式”……勉强吃完后,这门为期半年的课程也正式画上句号(这个高中开设这门课已经60年了,每年高一新生都要学习这门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育的本质是引导,需要我们自行领悟做事的方法,而生活是最深刻和客观的老师。
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之渊。——巴尔扎克《人间喜剧》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