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的学习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数学学习是小学生阶段性学习的基础,他们日后的升学和生活都离不开数学知识。而数学的学习又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于第一第二学段的学生而言,更是考验。

  

  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学习为乐事,在快乐中学习。学科型教学游戏模式是在新课标的推行下常用的新型教学模式,其运用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但是,学科型游戏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也有其弊端。

  

  一、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学科型游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创新性,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却容易出现单一化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容易将典范性的游戏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学生由于长期处于同一种游戏模式中,从开始的好奇到中间的充满激情和兴趣到最后的厌倦,使本应该活泼有趣的课堂变成了一种游戏形式的固化模式。

  

  如此,学科型教学游戏模式并未起到它应起到的作用,反而变为和传统教学模式一样的套路化教学。打破游戏的固化模式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课堂。

  

  二、内容设计不合理,分散学生注意力

  由于学科型游戏教学模式是为适应教学改革而形成的新型教学模式。所以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很容易照搬其他教师的经验,用于自身的教学中,这就造成了理论和实践不符合的现象。内容设计不合理,不仅没有发挥好学科型游戏教学模式的优势,反而会使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游戏上,而不是数学知识本身。

  

  数学需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因此,针对具体学生的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游戏就非常重要。制订适合教师所教班级的游戏,设计符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在游戏中学、在有趣的环境中学。

  

  三、组织混乱,影响教学进度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在课堂中多动脑、多思考,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由于游戏有着很大的自由行,每个学生对游戏的接受度和兴趣度不同。因此,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很难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才能完成对重点知识的学习。有的时候班级学生太多,教师没办法兼顾每一位学生,使游戏成为课堂的主体,忽略了数学知识本身,反而影响教学进度。

  

  学科型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虽然给小学数学的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是也增加了教师上课的难度。因此,教师在一节数学课中,不仅要扮演教师的角色,还要扮演游戏的主导者以及课堂的管理者,这样才能避免组织混乱,从而影响教学进度。

  

  四、时间掌控不当,数量分配不均

  教师进行学科型游戏教学的时候,虽然采用了游戏的形式,但是游戏不是教学的目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并且能够深化和理解。故而教师要能够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科学合理进行安排,把游戏融人教学过程。实践中,有的老师盲目追求课堂的趣味性,设置过多的游戏关卡,导致活动量增加,使学生产生了疲劳。

  

  一节有趣的数学课因为游戏关卡过多演化成学生忙于完成任务的情况,不仅未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反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一节课的时间有限,教师设置过多的游戏关卡,将有限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促,忽略了学生的个体性因素。有些反应慢的学生可能刚参与游戏的第个关卡,其他学生已经进入第二个关卡了,这样学生没办法同步学习,造成分配不均匀的现象,不利于一节课的整体教学目的的实现。

  

  总之,学科型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游戏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这样的教学模式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大的。但是,由于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所以学科型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形式单一,缺乏创新;内容设计不合理,分散学生注意力;组织混乱,影响教学进度;时间掌控不当,数量分配不均。教师要改进教学模式,就需要在教学中继续实践,摸索出适合本班级的游戏教学模式。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