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人物篇8):王国维
王国维
说起《人间词话》,可能有些同学不太清楚,但如果说起“人生三境界”,恐怕不少人都能立马吟出以下三句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人生三境界”定义就是出自王国维的著作《人间词话》。今天,纸条君就为大家介绍一下王国维先生。
一代宗师,灿然有光
王国维先生,汉族人,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yú),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谥忠悫(què),1877年12月3日生于浙江省嘉兴海宁,1927年6月2日于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鱼藻轩自沉而死。
王国维先生一生自辟蹊径,跳出前人窠臼,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新。王国维先生早年追求新学,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把叔本华等西方哲学美学观与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相融合。
在文学和美学研究上,他创作出以《人间词》和《人间词话》为代表的融通中西、承前启后的理论巨著。
在史学研究上,王国维先生的成果主要收集在《观堂集林·史林》中。王国维先生结合清代乾嘉学派的考据传统和西方实证主义的科学考证方法为“二重证据法”,以地下的材料(考古)与地上的材料(文献)的印证比较来考证古史,在甲骨文、汉晋简牍、敦煌文书文物、古代北方民族和辽金元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哲学研究上,王国维先生以西方哲学问题作为出发点,以西方哲学模式为依托来整理中国古代哲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20世纪中国哲学研究的雏形。
王国维先生成长于中国传统学问和西方学问接触碰撞的时代,他以自己的方式把东西、古今学问共冶一炉,不固守前人的路,力主创新,走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道路。
适用主题:继承发展,创新,扬弃,如2015年福建卷《路》。
秉性耿介,不畏权威
在1892年考上秀才之后,王国维在与学友的聚谈中开始有意识地学习清代汉学家们研究学问的“正途”——考据学。考据学是一种治学方法,又称考证学或朴学,主要的工作是对古籍加以整理、校勘、注疏、辑佚等,根本方法是“实事求是”、“无证不信”,即从广泛的资料中收集证据,并检验不利于此证据的种种假设。但王国维的这种学问趋向对其作八股文、考取功名毫无裨益,因此受到他父亲王乃誉的坚决反对。
当十八岁的王国维撰文批驳晚清大儒俞樾的《群经平义》时,这种来自父亲的反对达到顶峰。俞樾是清末著名学者,学问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可谓博大精深,一时无两。王父认为论地位、资望、学问和文章,俞樾绝不是王国维这样的“后生小子”所能质疑的。
但在王国维看来,学问面前应不分尊卑,一视同仁,不是凡是前辈大师就评论不得。所以王国维依然坚持对俞樾进行批驳。
王国维对前辈大师俞樾的批驳虽然是少年习作,难免气盛,但也已经显示出青年王国维不畏权威,坚持学问面前是则是,非则非的正确观念以及敢与名人争高下的勇气。
适用主题:不畏权威,坚持己见,平等等立意,如2018年全国卷二《战斗机痕迹》。
坚贞不移,孑然独立
王国维自幼受中国传统教育培养,中国传统学问根底深厚。虽然后来追求新学,又受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但王国维对中国传统文化依然保有脉脉深情。1923年春,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选拔海内硕学之士,王国维经升允推荐,到北京充任溥仪的南书房行走(相当于现在的“机要秘书”),得以整理大内各种珍藏。
1924年冬,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驱逐溥仪出宫。王国维引为奇耻大辱,愤而与罗振玉等前清遗老相约投金水河殉清,因阻于家人而未果。后来王国维出任清华教职。在受西学浸染极深的清华校园里,王国维先生依然顶着一条辛亥革命后重续的辫子,显得那么不合时宜,那么卓尔不群。
在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后,陈寅恪认为王国维是以死为中国传统文化招魂,故“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鲁迅也曾评价王国维说:“王国维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王国维先生的辫子的意义应该是他对所珍视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纪念,是脉脉深情的具现,而应该不是为了溥仪而留——溥仪的辫子己经剪掉了。作为与现实生活抗衡的文化品格象征,作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体现,这应该才是王先生的辫子存在的意义。
适用主题:中国传统文化,坚定不移,独立自由等立意,如2015年上海卷《造就和谐自我》。
看完王国维先生的故事后,不知大家有什么感想呢?各位现在是否也会对学习或生活上的某些东西不离不弃、坚定不移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哟~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