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自己,父母要帮孩子弄清他们的责任范围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的情绪

相对于成年的父母,孩子们更像是一个敏感的心理学家。很多父母只考虑孩子的生存,孩子却特别在乎父母的情绪,对父母的心理变化非常敏感。

孩子很容易围绕着父母情绪转,父母也常常有意无意地利用自己的情绪去控制孩子。

一位中学生曾经因为想去爬一座荒山,遭到了父母的激烈反对。他花了很长时间才争取到了父母的同意。

这次爬山的经历让他体验到了无比的快乐。

可当他毫发无损地回到家里,却发现,父母并不高兴,甚至对他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他的心里顿时像浇了一盆冷水。从此,他发誓再也不做让父母不高兴的事。

因为,他觉得“我不能去做我想做的事,如果去做了,不但父母不高兴,我也不会开心”。

后来,他为了让父母高兴,上了一所自己本来不愿意上的大学。

这就是一个被父母情绪控制的孩子。这种情绪控制,无需语言与行为,却足以让孩子乖乖就范。



越是听话的乖孩子,越容易成为父母情绪的奴隶。他们会因为父母的情绪而放弃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与想法,久而久之,他们离自己的感受与内心的声音越来越远。

渐渐地,他们在外界也会放弃自己的声音,成为一个被他人声音和情绪所左右的人。 当周围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时,这样的人常常会在各种纠结中,活得异常疲惫。

而在周围没有其他人、或安静的时候,他们自己也常常会感到一股莫名的空虚与心慌,因为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他们自身就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方向,所以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外界。

这就是为什么,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他不需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很多孩子常常会试图为父母的情绪负责

这是孩子的一种本能。

越小的孩子,越会有这样的表现。他们对父母的情绪非常敏感,从出生开始,他们就有这种敏锐的感受能力。

这是因为,婴儿要依赖于父母才能生存,他们的一切都需要父母来满足,尤其是妈妈。婴儿一开始会觉得自己妈妈和自己是一体的,因为自己饿了、冷了,有需求了,妈妈就会自动满足他。

这样的感觉,会让婴儿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随着自己心中的念想而动的,他就有了“我能主宰一切、控制一切“的幻觉。

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全能自恋。

随着孩子长大,渐渐地,他会发现妈妈和自己不是一体的,世界也不是围着自己转的。这就是成长。一个人心理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打破自恋的过程。

走出自恋的过程,是漫长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常常会觉得家里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父母高兴,他就觉得自己是好孩子,父母不高兴,自己就是坏孩子。

越是好孩子,越会试图为父母的情绪负责。


每个人都有自己能负责和不能负责的范围

而每个人只需要为自己责任范围内的结果负责。

好的父母,会帮助孩子安全地走出自恋的过程,告诉孩子他自己的责任在哪里,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情绪不好,不是我的问题。”这样,孩子就能轻松自由地做自己。

但糟糕的父母,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不开心,都是因为你不好”, 于是孩子就会特别害怕父母不高兴,而成为了被父母情绪所控制的人。

孩子是很难感觉和事实的,他们总是会把父母的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并试图为周围发生的一切负责。

他们会为了迎合父母而压抑自己的真实感受与需求,渐渐迷失了自我。

这样长大的孩子,一直都会非常在意外界的评价,活得特别没有激情与活力。因为,他们的生命里有太多的空洞,这些空洞都是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形成的。

一个人只有在做自己的时候,才是最有活力的。

这需要父母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而不是用自己的想法与情绪来控制孩子,把孩子塑造成父母喜欢与期待的模样。通常,这样的塑造往往会出问题。


学会信任孩子

很多父母不愿意给孩子空间,他们觉得孩子离了自己什么也做不好,不会自我安排,不自觉,甚至会走向歧路。

这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

我常常在文章的评论区上看到类似这样的留言:

让孩子做自己,他们长歪了,走向错误的道路怎么办?

这样的家长就是天生不信任孩子的那一种,他们自己已经事先预设了结果:孩子一定会长歪。拥有这种信念的家长,孩子常常会如其所愿地成为“长歪的人”。



这样的家长,潜意识里就缺乏安全感,他们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孩子(因为孩子继承了家长的基因,同时家长也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

当一个家长凡事都习惯往负面想,那就什么也不用做了,成天盯着管着孩子,都觉得还不够。但是,这样的家长同时也会发现,即便这样盯着管着,孩子依然还是会“长歪”。

问题的关键就出在父母自己内心的负面关注上。这样的负性关注,其实也代表了父母内心有许多负能量,这使得他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焦虑情绪与敌意,把孩子推向了反面。

我们已经知道,孩子对父母的情绪是非常敏感的,而且他们会在内心深处认同父母的情绪,于是,孩子就活成了父母心中所预想的不可信任的样子。

所以,父母别用你的情绪杀死孩子的自我。


给孩子空间,让孩子能够做自己

那些在父母“严密监视”下长大的孩子,往往缺乏心理疆界的意识,他们成人后要么容易依赖别人,要么容易去控制别人。

因为父母不尊重他们的个人空间,所以,他们也学不会尊重自己和别人的个人空间。

另外,父母的“严密监视”还会令孩子形成外在的评价系统。

如果孩子小时候太在乎父母的看法,长大后,他们就容易在乎同学、老师、老板、同事等别人的感觉与评价。

这样的孩子总是活在别人的评价中,他们做一件事时,不是为了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与喜欢。

我们看到许多孩子学习只是为了让父母和老师的肯定,当老师没有表扬和鼓励自己时,他们很容易就丧失了学习的动力。

而那些能够做自己的孩子,他们学习是自己内心的需要,因为他们学习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成长,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会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内心满足,这种满足产生的快乐,就是对他最好的激励。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孩子天生喜欢学习。

那些被外界情绪与声音控制的孩子,他们天生爱学习的内在动机被“为了父母而学习”的外在动机所取代,他们在学习中就会过于在乎别人的赞誉与批评,过于在乎考试成绩,也容易产生考试的焦虑。他们在做其他事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让孩子做自己,他们才能摆脱他人的声音,充满激情地去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这里说的让孩子做自己,不是让他随心所欲,而是尊重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成长规律。不是用父母的意志去摧毁孩子的自我,或让孩子按照父母设计的线路,活成一个为他人的期待而活的人。而是让孩子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样,孩子才能用自己的内心感受,去真正弄明白他是谁、他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去努力活成自己想成为的那个样子。

只有那些在成长过程中能够做自己的人,才能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排斥什么,做什么最快乐。

这样的孩子,内心清楚自己的目标,他们有定力,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那些随心所欲的孩子,是没有目标和定力的,他们只顾自己眼前当下的享乐而不知道自己是谁。


父母所能做的事

一、分清自己的责任边界

不要为孩子包揽一切,也不要用孩子的感受与代替孩子的需求与感受,更不要否定、忽略和压抑孩子的感受。

同时,不要人为地给制造挫折或替孩子躲避挫折,把孩子的自我成长空间还给孩子。孩子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中才能真正找到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

二、帮孩子弄清他们的责任

这需要父母成长自己,不要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孩子,或给孩子压力。告诉孩子他无需为父母的情绪负责,父母有父母的人生,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他需要做的就是这样为自己的人生负责。这样,孩子在成长会发现,他学习和做其他事,都是出于自己的需要,他就能拥有主动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动力。

三、关注自己的成长

如果父母自己在成长,就不容易在内心产生恐惧和过分的焦虑感。他们会在不断获得自信的同时更加信任孩子,不再动辄干涉孩子的成长。



四、把爱的方式从物质满足转移到关注孩子的人格成长上

人格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缓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可以陪着孩子一起成长。所以,最关键的是,父母不要想着一步到位,学会坦然接受这个过程中的每一种状态,包括过程的反复。

父母在着急的时候反省一下:“我考虑的到底是谁的心理需求?到底是谁在焦虑?”

好的心理机能是趋利避害,糟糕的心理机能,是趋害避利。

一些父母喜欢用物质来激励孩子学习和做事,因为这见效快。但最好的动力,其实是来自于内在喜悦带来的动力。如果频繁给予物质奖励,这种内在喜悦就会被外在的奖励取代,孩子的学习与做事动机就会变得不单纯。

当我们学会去接受成长需要的过程与反复,内心就会获得一种平静的力量,从而更好地用我们的智慧与力量,引领孩子一起走向自我成长之路。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素质教育观察]

致力于教育领域优质图文创作,与大家一起成长,让孩子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点击链接阅读更多精选好文:

经过两年多努力,素质教育观察打包了这份教育类青云计划文章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