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11年老师提建议:教材城市化严重、误导农村孩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首重教材。这几天,教材插画问题闹得沸沸扬扬,人民教育出版社已做出道歉,并表示会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尤其是一线师生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5月28日,@山村支教亮亮老师 通过社交平台发布视频,向出版社及主管部门提建议。
亮亮老师称,现在的教材不只插画有问题,还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化,误导农村孩子厌恶、逃离自己的家乡。他希望,教材中能够多一些农村元素,客观而生动地展现农村的人与事,“不管是教材的插画,还是其他方面,都应该这样,尤其是语文、数学这样的主科教材”。
亮亮老师指出,乡村要振兴,乡村教育要先行。
亮亮老师说,教材中有一定的城市元素,是农村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但同样的道理,教材中出现农村元素,也是城市里的孩子应该去接触和了解的。
“可是现在的教材可以说完全是城市孩子的教材,完全站在城市孩子的角度去编写。”
亮亮老师在视频中拿出了小学三四年级数学的两本教材,他谈到,里面很少有贴近农村孩子生活的元素,一些对应的练习资料、试卷城市化更加严重和夸张,一些应用题的题干背景直接就是城市孩子经常接触到的生活场景,这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却十分陌生。
“随便一道题都是以高楼大厦、超市大商场、娱乐场所、游乐园、电影院这些描述对象来出的题,就是没有简单的山坡、田野、村庄、干农活、放牛、砍柴……”
“那么,农村孩子的根在哪里体现?农村孩子对家乡的认同感,对家乡的自豪感在哪里体现?”
“这样过于城市化的教材怎么可能会让农村孩子认为自己家乡是美好的,怎么可能让他们去热爱自己的家乡,这样只会使得农村孩子对自己的家乡越来越厌恶。他们越长大,越被教育成那个最想逃离自己农村家乡的人。”
“在这样城市化的教材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农村孩子会认为自己的家乡是负面的,是低俗落后的,不应该出现在教材中,而只有城市才是美好的。”
农村孩子从进入学校读书那天起,就一直与城市化的教材为伴,最终结果便是农村孩子对于养育自己的土地,山水,草木花鸟的陌生感、疏离感越来越重。
“城市、农村都应该让人向往的地方,不存在谁好、谁不好的问题,但是教材一味地凸显城市、忽略农村,这让农村孩子如何去感受家乡的美好,这让农村孩子如何去热爱自己的家乡。”
据了解,亮亮老师本人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支教工作,先后到过广西、贵州、云南等省份的偏远山村支教,已经支教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