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普职融通 全面消除大班额
原标题:《河南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促进普职融通,全面消除大班额》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王姝
重点培育100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省级示范校、促进普职融通、深化课堂教学改革、2021年年底前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1月9日,河南出台《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化河南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
重点培育100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省级示范校
《意见》提出,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要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师资得到有效保障,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
同时,实施普通高中“1256工程”,重点培育100所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省级示范校、200所普通高中省级示范性教学创新基地学校、500个普通高中省级示范性学科,设立600项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研究课题。
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
为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意见》明确了我省十大重点任务,包括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加强学校课程建设、有序推进选课走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管理、深化考试制度改革、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强化教研专业支撑作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其中,要求普通高中按照国家和我省课程设置要求,合理安排三年各学科课程,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和理化生实验等课程。鼓励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互选、学分互认、资源互通,促进普职融通。
电影盒子2021年年底前再增加10%以上的公办普通高中教师,全面消除大班额
《意见》要求,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指导学校制定选课走班指南,开发课程安排信息管理系统,构建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学校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分类分层设计可选择的课程,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要加大班级编排、学生管理、教师调配、教学设施配套等方面统筹力度,为走班教学提供保障。
加大教师编制统筹调配力度,在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完成教职工配备的基础上,2021年年底前再增加10%以上的公办普通高中教师,满足选课走班教学需要。同时,完善普通高中学校建设规划,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绿色”通道,加快项目审批和工程建设进度,扩充教育资源,2021年年底前全面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配齐所有选课走班教室。
调整全省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
据悉,为完善经费保障机制,自2020年春季学期起,河南调整全省公办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省辖市市区和济源示范区普通高中每生每年不低于1200元,县城和农村地区每生每年不低于1000元,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确有困难地区可延至2022年春季学期执行。
《意见》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完善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激励办法,严禁向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或单纯以升学率评价及奖惩学校和教师,严禁炒作升学率和高考状元。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关心孩子身心健康与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