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上到学生心坎的青春思政课
安青网讯 12月11日下午5时半,伴随着一声清脆的“下课”声,一堂历时两个小时的“超长”青春思政课暂告一段落,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的小礼堂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不同于以往的思政课,今天的这节课很“特殊”:上课地点不是在教室,而是在学校礼堂;台下听众多达八百余人,他们中有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学生代表,还有全省各行各业的青年榜样代表,以及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省直属有关部门和学校相关部门负责人;上课的老师除了深受学生们爱戴的“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路丙辉,还有四名来自不同领域的“榜样助教”;课前预习变成了一出话剧,课后小结则由一幕幕舞蹈展示;甚至连下课铃声都由寻常的“叮铃铃”变成了《我和我的祖国》,全场挥舞着小红旗,齐声高歌,场面非常壮观。走出礼堂,不少学生纷纷表示这是“迄今为止,最精彩的一堂思政课,是一堂上到学生心坎里的青春思政课”。
当天下午,由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主办的“青年榜样进校园”活动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举行。活动打破过去单方讲述的形式,创新性地以课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本堂课还开通了在线直播,共吸引了53.7万人观看。
这节课在青年榜样和大学生共同表演诗朗诵《那年十八》拉开活动序幕。由路丙辉作为主讲人,设置“强国志”、“奋斗者”、“爱国行”、“追梦路”等四个课时,分别邀请安徽科学岛“人造太阳”创新团队代表任睿、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吴青山,安徽籍海外维和警队代表黄礼杰、黄磊、李堃,以及“时代楷模”李夏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鲍璐担任“榜样助教”。
“心若向阳,万物生光。科学岛上,三代核聚变人谱写了动人的青春乐章,捷报频传的人造太阳,正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强国志”环节,任睿以青年说形式开讲,深情讲述科技工作者砥砺奋进、科技报国的奋斗历程。
“大二时,我发起创办五四爱心学校,利用师范生专业优势,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提供无偿课业辅导。我们奔走在学校与社区之间,持续开展周末爱心课堂、留守儿童情感陪护计划等志愿服务项目,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知识和希望”。在“奋斗者”环节,吴青山讲述创办五四爱心学校的心路历程。
“爱国行”环节,获联合国“和平勋章”的安徽籍海外维和警队代表介绍,执行任务期间,他们克服了高温炎热、蚊虫肆虐、物资短缺等各种生活困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用青春和热血彰显大国风范,展现大国维和警队的风采和担当。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八年来,扎根基层,一次次放弃回城机会,向着最偏远的深山‘逆行’,用年轻宝贵的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追梦路”环节,鲍璐带来宣讲《一次初心使命的追寻》。
除了“榜样助教”的倾力授课,公开课还设置了舞台剧、短视频形式的课前预习、课代表提问,以及舞蹈展示的课堂小结等环节,舞蹈《初心》、短剧《希望》、歌伴舞《你还走在我家乡的路上》等正能量节目生动展现执著追梦、甘于奉献、励志强国的新时代青年形象。
最后,路丙辉做课堂总结。他表示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通过这样一堂别开生面的青春思政课,让学生与榜样面对面,对前者树立远大志向、积极投身国家建设有着深远的作用。
据悉,活动是“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安徽省“青年榜样进校园”系列活动第二场活动。该系列活动旨在充分发挥青年榜样的影响力,激励、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进、练就过硬本领、锻炼品德修为,争做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作出应有贡献。
本报记者程榕娟 通讯员杨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