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定义究竟是什么?——谢英新
谢英新:素质教育的定义究竟是什么?
大家都在谈论“素质教育”,可是谁也没有把这件事说清楚,所以才有此问。我从1999年开始做教育研究,至今已有10多年时间。2006年3月的时候,我往教育部提交过一份关于素质教育现状分析的研究报告,后来贴在天涯上。现在写的这一篇定名为《2015教改风云之素质教育前世今生》。我就以这篇文章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谢英新:《2015教改风云之素质教育前世今生》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素质教育作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坚持走能力培养道路。
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如何定义?
中国素质教育改革30多年来,历经数次社会性大讨论,确实有对“素质教育”定义、概念等模糊不清之实,甚至出现对“素质教育”这个名词有“36种定义”、“42个解释”的笑谈。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素质教育呢?
我们首先来看看“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的发展历程。
我国在1979年、1985年先后两次进行全国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普查,普查结果是中小学生“豆芽菜”、“小四眼”现象严重,因此当时继续提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推行广播体操,增加体育课程。进入20世纪90年代,“小胖墩”、“小皇帝”盛行,这一时期的素质教育,主要指的是“身体体质素质教育”。
改革开放后,无锡一家中学针对“奇装异服”现象,提出关于开展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等审美教育活动,得到国家领导人认可,共青团中央对其提法做了综合、加工工作。1981年2月,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学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语言学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中央爱卫会等九家单位,联合做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这一时期的素质教育,指的是“精神文明、行为素质教育”。
应试的教育问题?
时间进入到2001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高分低能”现象凸显。我们先来看几个关于“高分低能”的案例。
2001年2月,美国ETS诉新东方考试作弊,并直指中国留学生“高分低能”。在一篇新闻报道中记者采访了在纽约市立大学任教的鲁曙明博士,鲁曙明博士说,从GRE成绩看,中国学生相当不错,但有些考生成绩很好,来了以后才发现语言能力和实际研究能力都很差,要花大气力补课。很多美国教授就觉得不理解,“你那么好的托福和GRE,怎么说也说不了,写也写不了?”
2002年初,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某某,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这名学生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硫酸泼熊事件引发全国媒体轩然大波,各界人士议论纷纷,指责其“高分低能”。
2005年,香港各大学在内地招生,有11名高考状元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原因也是“高分低能”。
2013年,有699万大学生毕业。这一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除了社会结构问题外,“高分低能”是“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能力等于什么?
“高分低能”中的“高分”我们容易理解,就是考试分数高。那么什么是“能力”?“高分低能”现象是怎样发生的?如何解释学生“高分低能”的教育现象?为什么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很少有“高分低能”情况发生?
能力的定义是某人能够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能力的主观条件有知识、经验和技术;能力的客观条件有资料和工具。也就是说,能力需要具备五个要素,即知识、经验、技术、资料和工具。
在前面的案例中,硫酸泼熊事件当事人缺乏的是经验。ETS诉新东方案例中,美国的教授也指出,尽管中国的学生分数很高,但严重缺乏实际应用经验。香港大学拒收高考状元案例中,状元们缺乏的是“知识”,即对一些事物(面试考试题)系统性的认识。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只学到了“知识”,没有(解决问题的)经验,不会查资料,也不会使用工具,自然就没有技术。能力的五个要素缺了四项,所以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是必然现象。
百度知道在2012年发布全民问答:“中国人的教育怎么了?”其中有200多万人在问,为什么我一毕业就失业?有80多万人在问,学习了这么多年,我怎么感觉什么都没学会?
2012年世界经济论坛预测,美国在就业方面做的最好,以工科学生为例,美国学生毕业能够立刻上岗的占81%,印度所占比例是25%,中国只有10%的同学做到这一点。所以说我们的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比较严重。
教育发达地区怎么做?
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实行一种被称作“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即通过研究来学习。这是在效仿专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做研究、查资料、提出解决方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习者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学习过来,动手实验、调查和研究的课题有30-50个之多,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知识、经验、技术的积累,搜集资料、处理信息、运用工具、系统思考等几个方面应用熟练,因此欧美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很少有“高分低能”现象发生。
相比之下,我们的学生读到博士学位才完成3篇正式的调查研究论文。所以我们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方面,能力十分薄弱。
素质教育的定义?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学习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经过以上分析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素质教育的全面说法应该是“素质、能力教育”。我国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道德素养、行为不影响他人并且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算是一个概括性的解释。
作者简介: 谢英新教授,中国素质教育战略顶层设计奠基人;教育科学转化与应用中心课改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培训专家等。
文章版权归谢英新教授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