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数学山东卷2.解答题部分

  山东卷解答题部分如下,试卷没有了选做题,极坐标和参数方程以及不等式选讲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出现,但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是解决解析几何中的重要工具,无论考不考建议都要掌握。

  第17题自选条件再解答的题目很有新意,在选填中见过类似的,大题中还真是很少见,题目很基础,选哪个条件都是根据两个边的等式和一个角度用余弦定理求边c,过程不再给出。

  第二问区别于传统的求和型或者不等式型问题,这一问没有难度,但是需要把题目读懂,可以令m=1,2,3先试一下就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写了,过程是用的罗列法,解题时将步骤写完整即可。

  第二问的方法很多,指对数混合出现,由于对数单独存在,可对整体求导求最值,分类讨论即可,若原不等式中对数部分不能剥离干净,几阶导之后对数依旧存在,此时整体讨论求最值就是行不通的了,常规做法如下:

  常规做法用到了隐零点,一阶导数单增,唯一的零点也能轻易的确定出范围,求最值时需要把一阶导数为零的式子两次变形带入即可。

  上述步骤中,当a=1和0<a<1时的情况都能判断出来,当a>1时,能不能直接把原函数放缩成不含有参数的函数,证明这个函数满足大于等于1即可,可以这么做,但是这样做有风险,如果答案不是a≥1,而是a≥2或a=1,此时直接放缩不能证明,但是考虑到当a>1时放缩后的f(x)即为当a=1时的f'(x),在上一步已经证明出f'(x)≥1,所以直接放缩可以证明出f(x)≥1,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需要做一步看一步。

  指对数混合出现时,如果能进行同构,则过程会简单很多,这个题目恰好可以,不过同构方法有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来,可以专门找一些同构专题来训练一下。

  放缩法也是处理指对数混合型函数的方法,即把对数或指数中的某一个放缩成常规函数,放缩求最值的要求比放缩证明高一些,在此不建议用放缩求最值,用在不等式证明中还可以。

  这个解法需要注意,用e^x≥x+1取等的条件时x=0,但函数定义域中不包括0,而且最后分离参数求最值时的条件是x=1,这样做合理吗?解释一下:

  第二问以上图为例,设出直线MN后根据AM⊥AN可证得MN恒过定点,这是常见的一类根据斜率乘积为定值求直线过定点问题,证明过程和某年的全国1理科一样,也可以使用齐次化思想。

  若设过的定点为E,则AE为定长,△ADE为直角三角形,若要满足DQ为定值,则Q点为斜边AE的中点处,此时DQ长度为AE的一半,所以题目的关键是根据AM⊥AN求出直线MN所过的定点,题目虽是一个定值问题,其实更像是一个定点问题加一点的平面几何知识,题目还算不错,由于不能确定MN斜率存不存在,需要分两种情况。

  上面根据垂直证明直线过定点的步骤有些繁琐,有兴趣的可以回顾一下解析几何中的齐次化思想,链接如下:思维训练21.圆锥曲线中与斜率有关的齐次化思想

  总的来说,山东卷的大题还不错,难度不算大,但考查的又比较细致,算是一套很不错的题目。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