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河南中考有新的调整,较往年有三大变化,对普高招生有限制了

  文|唠叨妈咪日常

  伴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炎热,绿树成荫这类与夏天相关的词语也浮现在脑海,而夏季也伴随着更多关于学生的名词,高考、中考、毕业季、就业等等,集中在夏季出现,使得夏天变得愈发热闹。

  而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即将迎来中考,但是面临现在的疫情形势,中考的时间却不再像以往一般是个固定数字,甚至连是否能够正常举行都是个未知数。

  

  一、2022河南中考有新的调整,较往年有三大变化,对普高招生有限制了

  尽管疫情蔓延使得许多事情都变成了未知数,但是“中考”作为学生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关卡,它依然会举行,只是会在不同的形式下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而近来各个省份也公布出了自己省份的中考时间,大部分省份是没有变动的,但是河南省却将考试时间由原来的6月25日至6月27日变动为6月22日至6月24日。

  尽管变动不大,只是提前的几天而已,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时间的变动依然牵绊住他们的心情。河南省作为中国的教育大省,每年的各项考试报名人数都是中国前几,而中考也不例外,对此河南省的一举一动都对每一个考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尤其在现在疫情当道的情况下,多数学生不能够坐在教室里进行学习,只能选择网课,而网课对于学生的自律性和积极性要求极高,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弊端。因而学生们不仅关注考试时间的变动,也期盼着能够早日回到校园里,在老师的约束下提升自己的成绩。

  

  (1)中考志愿填报安排

  这次中考不仅对时间进行了调整,对学生的志愿填报也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安排,并且要求各地在2022年7月7日前将所有成绩录入,不同高中学校的最低分数线能够得出。

  除此之外还将志愿填报分批次填报,这样不仅能够更加科学合理的运行志愿填报,提高录取效率,还能够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思考自己的志愿方向,这项改变对学生和家长来说的确是福音。

  

  (2)不参加中考的学生,一律不能被普高录取

  尽管以前也是按照分数线来对学生进行录取,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的家长为了让自己落榜的孩子也能够参加高考,往往会选择走关系、花重金等方式,将孩子送进普通高中。

  现在为了抑制这种不公平的现象,提出了未参加中考的学生一律不能够被普通高中录取。或许这种改变不能全然抑制这类不公平现象,但是某种程度上它依然保障了大部分学生的合法权益。

  

  (3)教育部严格规定,普通高中不能进行跨省招生

  部分高中学校为了自己学校能够拥有优质的生源,往往不仅仅在自己所在区域进行招生,会将目光和视野放在别的省份,将别的省份的优质生源招收到自己的学校中,这种招生方式会导致一部分省份的优质生源流失而另一部分省份优质生源增多。

  因而现在为了解决这种招生不公现象,教育部提出了不能够跨省跨区域招生,这不仅保障了许多学生学习的公平性,并且也遏制了一部分企图在优质教学的省份学习再到竞争较小的省份高考的学生和家长的心。

  

  二、这项改革很大程度的保证了高考的公平性。

  1.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同学都比较倾向普高?

  首先,固有观念的贬低和歧视

  中考后为同学们提供了两种方向,一个是普高一个是职高,在许多长辈的眼中包括许多的学生心中,读职高等于没有未来没有出息,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伴随着中国现行教育的困境,技术型人才十分稀缺。

  

  而职业高中的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轻松解决就业问题,并且在以后会慢慢将专科类技术型院校提升到本科院校,国家也会相应的提升这类院校的社会认可度,因而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只是培养不同方向的人才而已,没有高低之分。

  其次,入学观念的固定

  现在很多学生都没有搞清楚读大学到底是读什么,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国家目前的分流体系没有健全,另一部分也是许多学生只知道读大学,却不知道读大学到底是什么。

  

  目前中国大部分大学都是知识性大学,许多学生学的是书本知识而不是应用能力。但是大部分人又将读完大学找工作作为自己的目标。这就产生了矛盾,中国市场需求的是应用型人才,可是现在培养出来的都是理论型人才。

  绝大多数学生都不是做学术的料,所以目前也在慢慢的将教育方向转变成倾向实用型教育。所以当学生提前了解了自己以后是想要搞学术还是想要找工作,在高中这一环节,就会有所区别。

  

  【总结】

  中考的日子越发临近,学生在正式考试前要做的就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复习进度,如果不能够在校学习也要尽量的提高自己的自律性或者求助父母的帮忙。放平心态,踏实学习,最后才能够在考试中得偿所愿。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