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年邓小平逛商场,买东西发现没带钱笑道:几十年没亲自花过钱了
1989年11月9日,北京城迎来了入冬后的第一场雪。
邓小平起了个大早,在院子里漫步,他走了一圈又一圈,平静地等着消息。
就在不远的地方,十三届五中全会正在人民大会堂里召开。
在这次大会上,将审议通过邓小平辞去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一职的申请,这是邓小平实现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的重要举措,对中华民族的未来意义非凡。
为此邓小平以身作则,在自身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带头请辞,从领导职务上“全退”了下来。
当天晚上,中央电视台通过《新闻联播》节目,向全国人民公布了相关信息,大会通过了邓小平的请辞。
邓小平的子女们早早的回到了家中,共同为邓小平的退休日庆祝。
邓小平时常在家人面前畅想退休后的生活,家里人都知道邓小平的心愿,就是能像普通人那样过着平凡的生活。
饭后,子女们和邓小平围坐在院子里,一起为邓小平的退休生活出谋划策。
邓小平的外孙女眠眠提到了逛商场,这个提议打动了邓小平,邓小平开心的回道,一定要找个机会,和家人一起去逛商场。
邓小平的这个愿望直到三年后才实现,但在逛商场的时候,邓小平在女儿的劝说下准备买点东西,结果东西到手后才发现自己的口袋里空空如也。
邓小平当场笑道:自己已经几十年没花过钱了!
那么,邓小平此次逛商场都有哪些趣事?退休以后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一 邓小平与家人
几乎所有去邓小平家里做客的人,都会由衷地赞到:邓小平家里的家庭氛围非常好。
良好的家庭氛围得益于邓小平和他的爱人卓琳,他们用半个世纪的相濡以沫,悉心经营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
卓琳原名蒲琼英,1916年出生于云南省宣威市。
1936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是云南省第一个考上北京大学的才女。
抗日战争爆发后,她改名卓琳,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救国运动中。
在这里,卓琳遇到了邓小平,经过一个月的相处,邓小平与卓琳走到了一起。
婚后,卓琳跟随邓小平奔赴太行山前线,在战火中携手前行。
在后来邓小平陷入低谷时,卓琳依旧不离不弃的陪伴左右,一起走过了那些艰难困苦的日子。
当邓小平开始主持改革开放的大业,卓琳默默在身后,将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地井井有条,对于子女的教育,两人都显得非常开明。
小事不管,紧握大事。
邓小平不会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子女身上,他对子女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邓小平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人,他很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每次吃饭,都会等到一家人到齐了才动筷子。
在家人面前,他会刻意淡化身上的职位影响,努力营造出一个普通人的家庭氛围。
经过他的努力,一家人相处非常融洽,子女们都能在他面前畅所欲言。
生活上,邓小平一家都过得非常简朴,他们是经历过艰苦年代的人,都很清楚食物的珍贵。
哪怕日子好一点的时候,邓小平一家都不会浪费食物,餐桌上始终有一道用剩菜剩饭做出的大杂烩。
平安喜乐,莫过如是。
邓小平非常喜爱孩子,访问美国期间,邓小平就曾亲切地与各个肤色的孩子互动,每次见到孩子,邓小平总会情不自禁的露出笑容,家里的孩童,都是由邓小平和卓琳一起照料的。
不仅如此,一些老战友的后人,也是邓小平亲自照料。
邓小平家里,四世同堂,最年长的是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夏母是一个非常温柔善良的人,待人温和。
邓小平与卓琳共育有五个子女,子女们经常会带着孙子孙女们来看望他,甚至将孙子孙女交给邓小平夫妇照料。
邓小平很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他不会将工作中的压力带回家里,与家人的相处中始终笑脸盈盈。
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也是一名慈祥的家庭长者。
二 邓小平逛商场
邓小平的内心一直向往着平凡的生活,粗茶淡饭,平安喜乐,便胜过人间无数。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之后,邓小平有了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每天逗逗儿孙,和家人饭后散步,生活平静而充实。
不过邓小平毕竟是闻名世界的人物,出行方面依旧无法做到像普通人一样说走就走。
哪怕是戴着墨镜,身着便装,依旧会在人潮中被人一眼认出,每次出现这样的场面,便会被热情的群众围在中间,计划好的出行活动也不得不提前终止。
组织上为了邓小平的安全考虑,每次出行都会提前做好安保工作。
接连出现这样的情况,邓小平也就打消了和家人一起外出游玩的念头,他不想因为自己的想法搞得劳民伤财。
只有在与家人的偶尔交谈中,才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对外界的向往,他想去看看改革开放的世界,以一个普通百姓的身份,去看看这世界的模样。
1992年2月,这天正是元宵佳节。
中国人在元宵节这天都有逛庙会的习惯,和家人一起在人流如织的闹市里走走看看,便能感受到幸福满满。
当时邓小平一家刚好在上海,趁着这个机会,邓小平向家人提出了一起去逛商场的想法。
他的女儿欣然同意,她知道这是父亲埋藏了多年的愿望。
当天晚上8点,邓小平一家在上海市委书记吴邦国的陪同下,一起走进了上海第一百货商场。
商场里,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每个人的脸上都露着笑容,邓小平一行非常低调,在人群中欣赏着琳琅满目的商品。
邓小平不想打扰人们的热闹,可惜没走多远还是被眼尖的人们认了出来。
一时间,大家纷纷围拢过来与邓小平打招呼,邓小平也笑着一一回应,与百姓们亲切互动。
邓小平旁边的售货员,热情地为邓小平讲解商品,这是一家服装店,店员以邓小平身上穿着的衣服为例,为他讲解服装的相关知识。
邓小平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致意。
最终,邓小平并没有出钱购买,但也与店员合了影,以做留念,走过服装店,邓小平很快被不远处的文具店所吸引。
来的柜台前,邓小平一边听着店员的讲解,一边拿起文具观摩,旁边的邓楠看出父亲很喜欢这些文具,便开口让邓小平买一些回去。
邓小平没有拒绝,他从柜台里挑选了四封“中华牌”彩色铅笔,每封有10支,接着又选了四块红色的橡皮擦。
选完后他对着身边的人笑道:“铅笔是让孩子们好好学习的,橡皮是让他们明白错了就要改。”
简单的话语,蕴含着人生的道理,店员将东西打包好后,邓小平接过并道谢。
准备付钱时,却尴尬的发现自己口袋空空。
自从参加革命开始,邓小平已经半个多世纪没摸过钱了,不夸张的说,他甚至忘记了钱是长什么样子的。
还是旁边的女儿第一时间发现了问题,她从包里取出10块钱递了过去。
邓小平接过钱后,笑着说道:“几十年没有亲自花过钱啦。”
在商场里,还发生了一件小插曲,当时有名三十多岁抱着小孩的妇女,看到邓小平后非常激动,拼命往邓小平这边挤过来。
被警卫员拦了两次依旧没有放弃,最终成功挤到邓小平身边,挤进来后,她激动地不知该说些什么,便举着小孩的手,向邓小平挥手打招呼。
邓小平看见后,快步上前,凑上去吻了小孩的脸。
等到邓小平在人群的簇拥下走出第一百货的大门时,南京路六合路口已经围满了闻讯而来的市民,邓小平一边向人群招手,一边走下了台阶。
警卫们担心邓小平的安全,将他劝上了车,结束了这次的商场之旅。
虽然行程中止,但邓小平依然非常开心,圆了自己“逛一次商场,做一回顾客”的愿望。
三 永远的遗憾
邓小平退休后,依然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苏联解体后,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极大的动荡中。
在这个事关民族命运的十字路口,全国人民都需要一个具有崇高威望的领袖指点迷津。
于是,1992年的这个春天,邓小平启程南下,前后历经一个月的时间,途径武汉、合肥、广州、深圳、珠海、上海等地,通过一系列讲话,成功让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
自此,中国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除了改革开放,最让邓小平挂怀的就是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战败的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了英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再次战败,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也割让给了英国。
1898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约》,将近千平方公里的土地“租借”给英国,租期为99年。
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成了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痛。
邓小平作为经历过山河破碎的老一辈革命家,心中始终怀着振兴中华的信念,拿回曾经的失地,是邓小平一生的执念。
1981年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就香港问题访华时,邓小平就做出了明确的表态:“中国必将收回香港,不然我无法向中国人民交待。”
爱德华·希思的这次访华一是为撒切尔访华做铺垫,二来则是为了探明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态度。
通过这次简短的交流,邓小平向英国传递了清晰明确的态度,即主权问题不容谈判,这个旗帜鲜明的态度,也为之后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的谈判定下了基调。
1982年9月,素有“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夫人就香港问题来华做“最后的谈判”,在来访中国前,英国刚刚取得了马岛战争的胜利。
此外,撒切尔夫人还成功在国内完成了改革,个人声望达到顶点,面对中国在香港问题上的毫不妥协态度,她想携战争胜利的余威逼迫我国让步。
在这场汇聚全球目光的世纪谈判上,邓小平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强决心。
谈判伊始,双方唇枪舌剑,剑拔虏张,撒切尔夫人提到中国在1997年收回香港,届时香港局势可能会出现波动,由此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面对英国的言语威胁,邓小平毫不示弱的回应道:如果中英两国能合作处理好香港问题,就能避免更大的波动。如果收回香港真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那我们要勇敢面对这个灾难,做出决策。
邓小平铿锵有力的话语,打消掉了撒切尔一行的小心思。
英国知道面对中国毫不妥协的态度,他们没有丝毫胜算,毕竟中国不是阿根廷,也不是百年前的晚清。
之后,两国历经22轮的谈判,终于在香港问题上达成共识。
1984 年9 月,中、英双方在北京签订关于香港前途的“联合声明”。
1992年,邓小平来到了离香港仅一江之隔的深圳,他站在53层的旋转餐厅对身边的人说道,要争取活到香港回归,一定要去我们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
可惜,天不遂人愿,1996年12月,邓小平的身体出现不适。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邓小平的身体急剧恶化。
这年的春节,邓小平是在医院里度过的。
次年2月19日,邓小平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
此时,离香港回归不到半年的时间,而邓小平却永远也实现不了踏足香港的愿望了。
编辑:暗里着迷
责编: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