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好像不太对?”课本又被学生“挑毛病”了!

  课本上的内容一定都是对的吗?

  想必大多数人会回答

  “那当然!”

  但如今的中小学生

  可真了不得

  他们眼中的官方教材

  既是获取知识的来源

  也可以是“质疑”的对象

  看看他们是如何

  给课本“挑错”的吧!

  成都小学生推翻“标准”答案

  一副三角尺能画出165°的角!

  近日,四川天府新区华阳小学四年级学生米之贤、廖钧宇,成功推翻了课本上的“标准”答案。

  

  ▲米之贤和廖钧宇在交流三角尺的摆法

  课堂上,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完成一道练习题:

  利用一副三角尺,你能画出哪些不同角度的角?

  

  ▲教材中的练习题原题

  在动手尝试后,米之贤同学表示,自己可以画出165°的角。

  这个数字,并没有出现在教师用书所提供的“标准”答案中。但老师随即鼓励大家,“可以质疑答案,没人会嘲笑你们,也许是一个重大发现。”

  

  ▲官方用书中给出的“标准”答案

  于是,米之贤上讲台展示了自己的做法。他把矮胖三角尺(等腰直角三角形)45°的一条边和瘦长三角尺60°的一条边重合,在右上方,就出现了一个钝角。用量角器测量,果真是165°!

  课后,另一名同学廖钧宇,通过严谨的数学证明方法,成功计算出这个角就是165°。

  (廖同学说:要求出这个角a的度数,可以和它旁边的角1产生联系,角1又在小三角形里面,前一课学过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于是,先算出角3=180°-45°=135°,又知道角2=30°,所以角1=180°-135°-30°=15°,那么角a=180°-15°=165°。)

  

  ▲角度计算方法示意

  也就是说,官方用书中给出的“标准”答案,确实漏了165°这个答案。

  随后,两人给新世纪小学教材(北师大版)编写组发去了邮件,并收到了编写组的回信。

  回信中,编写组肯定了两名学生敢于质疑的探究精神和严谨的态度,同时表示,在教材修订时,会采纳他们的建议。

  杭州初中生给地理教材“挑错”

  从一张地图发现“大问题”!

  今年4月,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张裕周同学偶然发现,在七年级上册教材《人文地理》中存在一个小错误。

  该书第43页的世界地图中,海地所在位置及周围的一些国家都被标为了橙色的“西班牙语”区。

  

  ▲地图中存在问题的位置

  他想到自己在2021年某期《半月谈》杂志的“国际”专栏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

  “作为拉美唯一的法语国家,海地语言文化的独特性也使其在该地区相对孤立。”

  法语?西班牙语?教材写的、杂志上发的应该以哪个为准?

  

  张裕周随即上网搜索相关资料,查到海地的官方语言确实不是西班牙语,而是法语、克里奥尔语。

  为了进一步求证,他把自己发现的这个问题告诉了从事地质灾害工作的妈妈。俩人又核实了一遍,再次确认课本上的标注有误。

  在妈妈的鼓励下,他给出版社写了一封邮件,并很快得到了回复。出版社表示下次教材修订时会订正错误!

  

  ▲出版社回复邮件截图

  上海小学生指出美术教材配图问题

  上古化石“穿越”为现代陶艺?

  去年10月,上海市小学生吴叶凡在翻看沪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材时,注意到第13页右上角,引用了一张很眼熟的图片。

  

  虽然教材中的文字标注为“《树叶》现代陶艺作品”,但吴叶凡却很疑惑,“这不是自然博物馆里的海百合化石吗?”

  发现问题的第二天,她就与爸爸前往上海自然博物馆求证。

  

  ▲吴叶凡前往自然博物馆求证

  经工作人员证实,教科书上的“现代树叶”确实是数亿年前的古生物“海百合”。

  

  ▲ 海百合图片和美术书配图对比

  (左:海百合化石 右:教材中图片 )

  得知消息后,出版社第一时间将错误进行溯源并上报修订,还向吴叶凡赠送了一套书籍表示感谢和鼓励。

  

  图片来源:021视频

  沈阳中学生“揪”出英语配图问题

  蜜蜂和食蚜蝇,区别可不小!

  无独有偶,沈阳市126中学学生崔宸溪,在预习沪教版英语教材时,利用所学的生物知识,“揪”出了一处配图错误:

  课本第95页上有3张小昆虫的照片,按英文的说明分别应该是蝴蝶、蚂蚁和蜜蜂;但实际配图,却是蝴蝶、蚂蚁和食蚜蝇。

  

  崔宸溪对于各类昆虫了如指掌,根据他的科普,“蜜蜂有两对翅膀、食蚜蝇只有一对;而且蜜蜂的肚子是胖胖的、食蚜蝇很瘦;蜜蜂的触角很明显,食蚜蝇的不明显。”

  

  上海教育出版社经过专业的核实后,也确定教材图片出现了问题,并表示因需向教育部报备、送审等问题,教材上的错误图片会在下次重印时再进行替换。

  

  学生给教材“挑错”的事例还有很多:

  ■?长沙市小学生夏余欣发现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一张以冰川为背景的企鹅插图存在错误。

  

  ■?上海市初中生顾则行翻看《中国历史地图册》(第一册)时,指出两枚古钱币照片的文字标注不够严谨。

  

  每每看到此类新闻,我们都不禁为孩子们广泛的知识面和严谨的学习态度点赞!

  敢于质疑比依赖课本重要

  教材有界,学海无涯。课本是学习知识的起点,但也不是不可触碰的金科玉律。

  学生为课本“挑错”,所表现出的敢于质疑而且善于质疑的态度,正是教育培养的正确结果。

  这也是近年来学生课外阅读的覆盖面扩大和课外活动增加的结果,是素质教育的进步。有了更广的知识面,才有了更强的质疑精神。

  这也启示我们,要多鼓励孩子用科学的眼光质疑,培养勇于探究的精神。

  特别对于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阶段的中小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创造力也强,鼓励和帮助他们多去寻找答案、思考问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可贵的创造性思维。

  当然,如果教材出版每个环节的相关人员都像孩子学习,心怀敬畏的同时,多一份探索质疑,多一丝专业严谨,或许学生给教材“挑错”的新闻就不会屡屡出现了。

  教材问题无小事。希望各级各类出版单位能够全面加强对于教材编制、审查、使用、维护、监管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指导,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不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不留下任何一个隐患!

  《亲子》杂志介绍

  国家新闻出版署推荐的全国优秀少儿期刊

  20年品质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