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的暑假]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说说分校那些事

  央广网北京8月23日消息(记者周益帆 孙鲁晋)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眼看着就要开学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最好的教育,进入名牌中小学读书。但资源又有限,于是名校办分校,成为各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条捷径。

  早在2004年,北京就提出了试点要求,今年恰逢第十个年头,各名校分校现在确实可谓是“遍地开花”。较早进行试点的名校北京二中,不仅将分校开到了各区县,更跨越了省市,去年启动了远在内蒙古的北京二中集宁分校。不少家长忧虑,分校的教学质量能否“克隆”本校?还是只是挂个牌子,有名无实?今天《校长的暑假》第四篇,中国之声记者周益帆 孙鲁晋对话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谈谈分校那些事儿。

  老北京人都知道,东城内务部街。这条长不过700多米的小胡同,11号院曾是清朝名将明瑞的府第,39号是作家梁实秋的出生地,而13号内务部旧址,就是北京二中的所在地。校长钮小桦,1978年就开始在这里工作。物理老师出身的他,最看重的却是校园的文化,他常把四个字挂在嘴边:“空气养人”。

  钮小桦:一个比较有名的胡同里,别有洞天的地方,胡同不宽,但是一走进来觉得豁然开朗,学校的外立面灰白相间,体现的是老北京的一种风格,跟学校的历史、文化都非常吻合。

  36年的光阴,全部倾注在这里。就连二中一草一木,他都要管。

  钮小桦:差不多了吧?

  工人:差不多了,就差几个。

  钮小桦:哦,好。

  钮小桦:是粉刷的。

  记者:粉刷的事您还都?

  钮小桦:嗯。

  记者:感觉您就是个大家长,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您得想,这些东西您也得想。

  钮小桦:是啊,当个校长也不容易。你看这海棠、这是石榴,那边还有山楂,这边有葡萄,有时候我们学校假期稍微修整一下,哪儿破损的地方稍微补一补。

  穿过校园,跟钮校长的对话,在他为老师们设计的茶歇室中继续。

  教育均衡,是钮小桦在与记者对话中使用的“高频词”。在钮校看来,“名校办分校”是调配优秀教育资源重要的手段。

  钮小桦:政府现在希望能够借助于我名校的资源,把这种资源输出,然后帮助学校尽快的在你的办学理念、办学实践中能够有跨越式的发展,所以现在就有了城乡一体化的学校,或者名校办分校,这些举措实际上对基础薄弱校或者农村的学校应该是帮助比较大。

  今年是北京市提出“开展城区优质中小学在远郊区县举办分校试点”第十个年头,据统计,北京名校跨区跨省办分校的,达到60多所,形形色色的楼盘开发商们也早已习惯将“名校分校”作为自己的商业噱头,但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谁也回答不清,那就是:“分校和本部究竟有多大差距?”“本部该给分校带来什么?”钮小桦校长说:名校“传帮带”,不是简单移植,他最看重的,仍是“空气养人”。

  记者:二中能带给它们什么呢?

  钮小桦:首先是理念,有些基础的薄弱校,其实他薄弱不在于硬件的薄弱,我认为还是办学的理念、学校的文化,特别是价值观,实际上通过名校办分校,能够把这些东西输出了,不是一个简单挂牌,我觉得社会也不要指望它一夜之间就怎么样,它需要一个过程。

  十年来,二中的分校开到了北京的大兴、通州、朝阳,甚至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二中有多大的能量能把本校的“空气”输送到这么多分校呢?作为全北京“开分校”最有实践经验的校长,钮校坦陈,目前在本校和所有分校之间实现全体教师流动确实有困难。他的法宝是:把骨干教师下派到分校,以一顶十:

  钮小桦:骨干教师是一面旗帜,不仅代表他的学术水准,而且能够让他的资源让更多人共享,你要去到分校,要去带一些徒弟,要去抽的时间做一些讲座、上一些观摩课,让更多人能够近距离的分享教育资源。

  “名校办分校”的初衷就是,当满城尽是名校的时候,家长们就无需再揣着赞助费、挤破脑袋送孩子上名校了。事实上,虽然北京试点的分校开了不少,但教育均衡并没有完全实现,本校与分校之间的差距更需要政策支持来弥补。

  钮小桦:二中已有的一些政策比如自主会考、金帆团,那对于分校来讲,也应该同样享受这些政策,如果把名校办分校做好,除了输出校的努力和输入校自身的努力以外,还需要政策的支持。

  众所周知,今年北京教改最大的动作,莫过于全面取消”共建”、推行免试就近入学,以严政遏制择校风。钮校长说,这个暑假,来自这方面的压力确实小多了。

  钮小桦:包括二中以前招生也很头疼,择校人太多,这种无序的择校也会干扰到学校的办学。今年开始我们小升初的招生严格按照学区就近入学,而且今年做得还不错。如果我们再做好每一个区域内都有比较好的学校,同时这些好学校也能带动其他学校能够共同发展,这样在这个区域内的教育能够相对均衡。

  如今,二中的几所分校与总校已经基本实现了自主课程和自主会考政策的共享,教师、学生间的交流活动也在逐年增加,我们相信,未来二中独具特色的100多门本校选修课程和“空气养人”理念,能够辐射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为了还原生活中更真实的校长,我们把在中国之声微博、微信上征集的网友问题整理了一下,接下来就通过“快问快答”板块来听听,北京二中校长钮小桦是怎么说的。

  问:对今年的高考成绩满意吗?

  答:非常满意,而且我们亮点特别多,不仅是高分多,而且各类学生都有了各种不同的发展。

  问:您定了一个规矩,中秋三天假期一律不留作业,今年还这样吗?

  答:五一也好、十一也好,包括中秋都不留作业,让学生能够享受节日的快乐。

  问、听说您是一个摄影发烧友,平时也会给师生们拍一些照片吗?

  答:有时候我经常在校园里拿着个相机抓拍一些镜头,照完之后他们都拷,你看摄影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拍,其实在工作当中也是这样。

  问、做校长和做物理老师,您更喜欢哪一个?

  答:很难去说喜欢哪一个,那我这个人做事就是三精:精心、精细、精品。

  问、您希望二中的学生最被社会认可的品质是什么?

  答:二中的学生首先要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很阳光的生活。

  问、您怎么看待“学生梦想”?

  答:人的一生最黄金的年龄就是这么一段,在最黄金的年龄应该做最黄金的事情。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校长的暑假》今天就要落下帷幕了,在北京今年教改力度空前的大背景下,记者通过跟访4位北京中小学的校长,还原揭秘他们的暑期生活,展现了他们对于九年一贯制、集团化办学、课程改革和分校管理等方面的践行与思考。并衷心希望,大环境政策的完善,能够尽快影响到基础教育一线,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更公平的发展机会。校长,开学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