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学”“西京大学”......学院更名潮中谁能成功?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网站:www.ixian.cn

  今年6月,在商洛学院的一场代表大会上,学校明确了要建设秦岭大学的愿景。消息一出,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若能更名成功,对来说,将迈向更高的层次,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将大大提升。

  近年来,诸多学院热衷于更名,更名成功,不仅是换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更是对办学资格的认可,生源质量上的提升更是显而易见。陕西也不只有商洛学院有更名计划,如西京学院、宝鸡文理学院等多所普通高等院校早早就提出了更名的计划,并在逐步实施中。

  而近日,在《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下,河北、吉林等省份相继下发了关于编制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虽然教育部的两份文件并未公开发布,但河北、吉林两省的相关通知中均有提到要严格“学院”更名“大学”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等关于院校更名的事项,可见,“十四五”期间“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将更加收紧。那么,在学院更名大学的这条跑道上,陕西哪所院校会快人一步呢?

  XI'AN

  陕西哪些学院要更名?

  陕西一直是科教资源大省,普通高等院校众多,尤其是西安,单就本科高校数量便高居全国城市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武汉。要在这样一个高校资源丰厚的城市脱颖而出,获得一定的知名度,除了在办学硬件和软件等实力上足够突出外,学校的知名度,也是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条件。

  西安院校更名的历史也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现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如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都是由学院更名而来。最近一个学院更名大学成功的案例是,2018年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这次更名成功,作为一所财经类院校,学校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会得到更多的认可,对于学校继续提升办学水平,建设更高水平财经大学意义重大。

  图片来源:西安财经大学

  陕西省部分高校更名“大学”时间

  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陕西机械学院(1994年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轻工业学院(2002年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矿业学院(2003年更名为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

  西北政法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工业大学)

  西安工程科技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

  西安邮电学院(2012年更名为西安邮电大学)

  陕西中医学院(2015年更名为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更名为陕西理工大学)

  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截止目前,西安还有西安航空学院、西安医学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西安文理学院四所公办本科学校尚未更名大学。

  但也是早早就提出了要以“西安大学”为目标,甚至在西安市“十三五”规划中,都明确了要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以提升市属高校水平为目标,加大对西安文理学院的支持力度,增强学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使其学科门类不断完善,设施设备逐步完备,力争“十三五”期间成为颇具实力的“”。

  图片来源:西安文理学院

  西安医学院作为陕西省唯一单独设置的西医本科院校,曾提出要力争升格大学,建设“西北医科大学”。2012年时,陕西省人民政府曾经成立西北医科大学筹建领导小组,并将筹备西北医科大学列入陕西省的“十二五”重大项目。根据西安医学院官方的最新简介,学院将紧紧围绕“十四五”发展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西北地区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

  西安医学院

  将视野放大到全省范围,除西安外,陕西其他城市所拥有的的以“大学”命名的高等院校并不多,咸阳有陕西中医药大学、延安有延安大学、汉中有陕西理工大学,榆林、渭南、安康、商洛等地均没有“大学”命名的院校。

  现今提出更名计划的,有、西安医学院、、商洛学院、榆林学院等院校,渭南师范学院、安康学院、咸阳师范学等依旧尚无更名计划。

  在这些拟更名的学院中,宝鸡文理学院拟更名为宝鸡大学,西京学院拟更名为西京大学,两者均已通过省教育厅公示,等待教育部批复。

  宝鸡文理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宝鸡大学(本科),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与1984年新设立的宝鸡大学合并,更名为宝鸡文理学院。在2017年时,陕西省教育厅、宝鸡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共同推进学校建成宝鸡大学协议书,2019年陕西省申报设置本科学校名单的公示中,宝鸡文理学院更名宝鸡大学位列其中。

  图片来源:宝鸡文理学院

  在2021年陕西省拟申报设置高等学校的公示中,西京学院更名西京大学也纳入了更名行列。西京学院是一所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水平民办高校,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为“西京学院”,这次若能实现更名西京大学,但就学校名称就可能为学校带来史无前例的知名度。

  图片来源:西京学院

  铜川市则拟通过独立学院转设更名设立“大学”。今年2月,铜川市人民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铜川市市长李智远指出,要全力以赴推进陕西文理大学(暂定名)、西安理工大学科学城、西安工业大学铜川研究院项目建设。

  其中的陕西文理大学是哪所学校令人好奇,铜川市教育局对此的回复是,陕西省政府拟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学院按照独立学院转设的相关政策转设到铜川市。铜川市建议转设大学命名为陕西文理大学。

  而商洛学院、榆林学院均是在今年学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上,分别定下要建设秦岭大学、榆林大学的目标。

  商洛学院7月份召开的教职工代表大会上,表决通过了《商洛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草案),其中明确了三大目标和建设秦岭大学愿景。该校校长作学校工作报告时指出,“十四五”时期,商洛学院将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面建成省内“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为创建“秦岭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商洛学院

  榆林学院,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而来。在今年年初的一场校职工代表大会上,校党委书记提出要主抓人才培养, 升格榆林大学,对标对表升大各项指标进行时间倒逼,进一步做强自己。该校校长也提出, 新校区建设是破解学校办学空间不足的重要举措和路径,根据升格大学的核心指标要求,扩大校区是当务之急。

  图片来源:榆林学院

  XI'AN

  政策收紧,谁更名成功的机会更大?

  学院升格大学,院校可以获得更高的生源质量,办学层次、软硬件水平的提升,意味着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环境,集聚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样也利于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人才和发展机遇。因此,在办“大学”中,不仅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所在城市也在积极的支持有望升格大学的学院。

  但学院升格大学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办到,在我国的高等院校教育体系中,大学与学院有着严格的区分规定,名字不是随便取的,也不是能够随便更换的。学科专业、在校生规模、学校规模、师资队伍、教学与科研水平等都是需要考核的硬指标。

  图片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学科专业上,大学与学院在主要学科及其覆盖专业的设置、学科门类在校生人数的配置、硕士学位授予点数量、普通本科专业总数上有不同的要求。

  在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中,学院应有1个以上学科门类作为主要学科,而大学应有3个以上。

  学院的主要学科门类中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专业;大学每个主要学科门类中的普通本科专业应能覆盖该学科门类3个以上的一级学科,每个主要学科门类的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均不低于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总数的15%,且至少有2个硕士学位授予点,普通本科专业总数至少在20个以上。

  在校生规模上,大学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8000人以上,在校研究生数不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5%;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应在5000人以上。

  师资队伍上,大学与学院在师资方面的区别主要体现为专任教师数量,研究生、博士生学历教师比例,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正教授职务教师数量等。

  学院在建校初期专任教师总数不少于28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数比例应不低于30%,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人数不低于30%,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应不少10人。

  大学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员比例一般应达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般应达到20%以上;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数一般应不低于400人,其中具有正教授职务的专任教师一般应不低于100人。

  图片来源:西安文理学院

  在教学和科研水平上,大学与学院都应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在教育部组织的教学水平评估中,评估结论应达到“良好”以上,而大学还需达到以下标准。

  1、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至少有2个以上项目获得过国家级一、二等奖或省级一等奖。

  2、科研水平达到以下标准:

  (1)近5年年均科研经费,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学校至少应达到500万元,其他类高校至少应达到3000万元;

  (2)近5年来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奖励20项,其中至少应有2个国家级奖励;

  (3)至少设有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和重点学科2个;

  (4)一般至少应具有10个硕士点,并且有5届以上硕士毕业生。

  此外,还有诸多细节的考量指标需要达到要求之后,学院才能升格为大学。

  对标对表,以及对照陕西这几所计划更名“大学”的学院,有些学院在某些指标上已经达到标准,宝鸡文理学院和西京学院这两所学院进度更快一些,各个学院间的进度差距比较大。

  图片来源:宝鸡文理学院

  例如西京学院已在201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宝鸡文理学院在2013年正式获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榆林学院也在2018年被教育部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权单位,而商洛学院还未有硕士学位授权,相比来说慢了一步。

  而加快更名的步伐,院校投入更多的精力在教育教学、学校管理上,需要不断的投入资金在学校规模建设、科研经费、教师队伍建设上,这些都需要财力的支撑以及城市政策的支持。

  IXIAN.CN

  学院更名,不仅是要获得一个好名号,更主要的是站在另一个高度上,继续进行人才培养、学科研究、服务地方发展。

  在陕西省内除省会西安其他城市高校资源相对缺乏的情况下,学院更名并不是跟风,而是努力对齐大学标准,提高办学水平,以提升全省的科教实力,实现更均衡的发展。

  “十四五”期间,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发布,学院更名可能更加严格。目前,尚未看到陕西启动关于《陕西省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的文件,关于“学院更名大学”事项的具体规定有待官方发文。陕西多所院校的更名愿望,定然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编辑:Lyna

  审核:解革

  监制:号称嬉皮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