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河北小伙高考744分,清华校长亲自登门,进门震惊了:太穷了

  2017年夏季清华大学的校长邱勇,带着一封本校的录取通知书,踏上了前往河北沧州的路。

  此次沧州之行,邱勇校长亲自把录取通知书送到高考状元的手上。

  一路上经过长途跋涉,邱勇一行人终于到达河北沧州吴桥县沟店铺乡庞庄村。

  见到了以744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的状元庞众望。

  

  当他们推开庞众望家的大门,所有人原本喜悦的脸瞬间变得安静下来。

  此时此刻,只能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眼前的场景。

  泥泞的地面,堆满墙角的破烂,放眼望去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

  邱勇校长在院子里环顾了一圈,走进屋内,这个“家”瞬间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屋里有两位沧桑的中年人,是一名坐着轮椅的女人和一名卧病在床的男人。

  他们正是庞众望的父母。

  谁也没有想到,高考状元庞众望的家竟然是这个样子,已经不能用一个穷字来形容了。

  可就是这样的家庭,培养出了一个高考状元。

  很多人不免疑惑,庞众望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为何这么优秀?

  

  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庞众望的故事。

  庞众望出生于1999年,他的母亲庞志芹从小患病不能正常行走,靠爬行为主。

  爬行时间长了导致双腿发炎特别严重,后来双腿截肢,从此与轮椅相伴。

  由于庞志芹自身条件不足,父母只能把她嫁给一个精神病的男人。

  庞众望从小就知道自己的父母“与众不同”,但对于这个家庭,唯一幸运的是,庞众望出生的时候,并没有遗传父母的疾病。

  

  由于父母没有基本的生存能力,全家人的生活全靠爷爷奶奶捡垃圾维持。

  即使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庞志芹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开始教他背古诗。

  聪明的庞众望,学得很快,两三岁的时候就已经会背很多首古诗。

  一直到庞众望五岁时,突然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庞志芹带着庞众望挨家挨户借钱,最终经过全村人和好心人的帮助,筹齐了为庞众望做手术的钱,手术最终很顺利。

  治好了庞众望的病,家里为此也欠了很多外债,为了尽早还清债务,庞志芹给别人做针线活。

  

  母亲的辛苦,庞众望看在眼里,从小就知道心疼妈妈的不容易。

  于是,家里的基本家务,只要是庞众望能做的,他都抢着做。

  每天在放学的路上,还会捡瓶子卖钱。

  

  庞志芹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多想自己是个正常的人,这样儿子就不至于这么受苦了。

  直到2011年,12岁的庞众望上了初中,母亲每月给他25元的生活费。

  

  庞众望每周去学校,都会带几块腌菜,为了省钱,在学校只吃馒头,喝白开水。

  以至于每周回家,生活费还剩下很多。

  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都交给妈妈,每次还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生活得很好。

  吃馒头喝白开水,穿着最破的衣服,但从不耽误庞众望的学习。

  

  从小在学校成绩都是名列前茅,而家里的奖状已经把破旧的墙上贴满了。

  这一墙的奖状成了家里唯一靓丽的风景线。

  自古以来寒门难出贵子,但庞众望却十分争气。

  在这样的家庭,拿着优异的成绩单,用自己的成绩让所有人闭上了嘴。

  

  庞众望在学习上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性格活泼开朗,完全想象不到,这样的一个家庭,竟然能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孩子。

  2014年,庞众望更是以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当地最好的吴桥高中。

  上了高中之后,庞众望为了省路费,基本上很少回家,不过他经常给母亲写信。

  母亲每次收到庞众望的信,信里都是一些叮嘱母亲的话,母亲很是欣慰。

  实际上,庞众望一家的故事,早已在当地传遍。

  

  当时的互联网传播也很快,他们的事情也在网上传开了,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

  当地政府也为他们开启了爱心捐助通道,为他们家里办了低保,并且学校也为庞众望减免了学杂费。

  庞众望得到大家的帮助之后,内心暗暗发誓,一定要考上最好的学校。

  

  高中时期,庞众望无意间听说了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在全国各地的偏远地区,挑选一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

  庞众望毫不犹豫报名参加了,最终经过一系列的考试,庞众望得到了60分的降分录取政策。

  

  很快就迎来了高考,不负众望,庞众望以684分,再加上60分的降分优惠政策,以总分744分的优异成绩,成为沧州市理科状元。

  在庞众望所在的那个村里,用百年不遇来形容也不为过。

  状元郎庞众望成了全村的骄傲。

  患有精神疾病的父亲,也高兴地说:我儿子考上清华了!

  这也就出现开头的一幕,清华校长也为之感叹。

  庞众望的故事瞬间又传遍了大江南北,全国各地都有找上门要资助他的,但对于这些人,庞众望都婉言拒绝了。

  

  他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因为在清华大学,已经为他提供了勤工俭学的机会。

  他足可以用自己挣的钱养活自己。

  大学还没开学,庞众望就已经到县城里打零工了,他要为自己上学挣学费。

  每天天不亮就出门,晚上很晚才回来,虽然很累,但他想到能给家里减轻负担,能挣到学费,就很开心,再苦再累也值得。

  

  2017年9月份,庞众望踏进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大学期间勤工俭学,并且在四年后,又读了清华大学的博士。

  

  庞众望的故事告诉我们,出生与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的,但是自己未来的路掌握在自己手里,一辈子的路很长,要一步一步地走。

  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学习是唯一能够改变命运的捷径,对此,你认同吗?欢迎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