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大调整!高二不能考地生了

  这一届新高一(2021年9月入学)可能是最难的一届了,中考改革,总分从630变成了750。选科新政调整,物化权重大比例上升....

  这两天,网上又开始流传6门小学科合格考和等级考要大调整,家长们纷纷来跟老师确认是否属实。

  先上图片 ↓

  

  接下来我们就详细看下新高一面临的几个调整:

  合格考调整,高一只考信息

  调整前:

  高一可以考三门:地理、生物(至少考1门)以及信息。

  调整后:

  高一只能参加信息合格考,高二参加其他7门合格考。

  等级考调整,高二不再参加

  从2017年新高考开始,小三门中的地理、生物可以在高二参加等级考,可以减轻高三的学习压力。

  调整后,高二不再能参加等级考,全部放在高三考试。对于高中而言,整个地生的学习周期被拉长。

  选科大调整,物化权重提升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新的选科要求。相比以往选科要求,物理、化学的权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指引》列出高校92个学科门类,其中55个门类要求物化双选,占比59.78%。

  在新政下,志在理工科的同学们多会顶着压力进行物化双选,另一个小三门更可能会在压力相对较小的生物、地理中进行选择,考虑到医学专业的高要求以及学科匹配度,物化生将会是一个更主流的选择。

  另一方面,由于“物+化”专业所占据的高比例,不选物理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去选化学,不选化学的学生也没有必要去选物理,因此志在人文社科的同学选科将更为自由。

  对于新高一的学生们而言,及早规划,提前确定未来专业方向,势在必行。

  高三考六门,学习压力骤增

  如果高三面临3+3,即六门科目高考,对于高中生们来说,将会是极大的挑战。

  调整前:

  高一学习压力相对较小,高二考掉了地理或生物等级考,适当缓解了高三的压力。

  调整后:

  高一高二的学习压力都有所减轻,但到了高三,要准备6门科目的高考,压力骤增。

  当然,具体政策变化还是以上海教委官方发布为准。在政策未明朗之前,各位考生和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平心静气,静观其变。

  任何新变化孕育着新机遇,新高一的学生和家长在当前形势下,不宜慌乱,不宜盲从,更应冷静分析,沉着应对,在双减浪潮下,抓住课内学习的机遇,提高学习成绩,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