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河南“零分女生”蒋多多:因一时幼稚,改写了整个人生
2006年高考的这天,一个衣着朴素的女孩眼里燃起了熊熊斗志,她酝酿了两年的计划将要在这一天实施。
在文科考卷上,她一题不答,洋洋洒洒地写了八千字的文章来批判当下的高考,她想要凭一己之力撬动整个制度。
最后交卷的时候她没有写名字,而是在封条上写下了四个大字:“碎心飞魔”。
她昂首阔步地走出考场,这一瞬间她仿佛看到了未来正在向她招手。
可她不会料到,这轰动全国的举动彻底葬送了她的梦想。
1987年,河南南阳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里,蒋多多出生了。
她在家中排行老二,家庭并不富裕,可也没有因为一个小生命的到来而感到压力。
反而全家人都沉浸在喜悦当中,只因为他们的大女儿是一位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学霸。
自家女儿经常被乡亲们夸奖,哪个做父母的都会脸上有光,甚至觉得二女儿蒋多多也会是一个和姐姐一样的好孩子。
当然,他们的期望没有落空,有了姐姐这个榜样,蒋多多从小在学校就是名列前茅。
成绩从来没有下降过,常常稳拿第一。
家中的土墙上挂满了她从小到大的奖状,看到这样的成绩父母即便工作再累也感到值得。
蒋多多的父亲常常在外工作,一瓶水一个馒头便是一顿午饭,而母亲则一个人负责田里的农活。
放学后的蒋多多经常放下书包就去田里帮忙,自然又赢得乡亲们的一顿赞赏。
很快姐姐便上了大学,而蒋多多也考上了城里的重点高中,在一众优秀的城里同学中,她依旧维持着名列前茅的成绩。
孩子们的努力父母都看在眼里感到十分欣慰,他们这辈子吃过了没有文化的亏,如今看到孩子们个个成绩拔尖,不由得幻想起美好的未来。
然而高二那年,一场变故悄然来袭。
上了高中后,蒋多多学着同学们读起了课外书。
她最喜欢看小说,常常被书中的故事牵引情绪,这让她感到十分奇妙。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她试着自己写了一部短篇小说,没想到这一写便一发不可收拾。
小说写完后在班上传阅,同学们纷纷夸奖她有才华,说她以后一定能成为优秀的作家,这让蒋多多的心有点膨胀。
放假时她将自己的小说拿给上大学的姐姐看,姐姐也夸了她一番,甚至鼓励她将文章寄到编辑社说不定可以登刊。
蒋多多有些激动,特别是当杂志真的将她的文章登上之后,她对于写小说的梦想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这时起,她入魔了。
俗话说不疯魔不成活,这正是这个时期蒋多多的写照。
她每天除了上课,就是趴在桌子上写小说。
渐渐的她课也懒得听,作业也懒得做,英语作业本上洋洋洒洒的全是她的文章。
蒋多多写作速度很快,每天都能写一万多字,这放到现在的网络文学中那就是日更一万的大佬。
可这速度所换来的代价也显而易见,蒋多多的成绩开始下滑,从名列前茅到后来成了班上的中下游。
学生时期的堕落不过就是几天时间,高中的课业繁重,一个星期不听讲便会落下一大截,到后面会越来越跟不上。
当然,蒋多多也没想跟上,她一边沉迷于写作一边享受着同学们对她的夸奖。
她俨然成了班上的小作家,而同学们都是他的书粉,每天嗷嗷待哺等着她更新。
可这时老师看不下去了,将她喊到办公室一顿说教。
“你如果对写作感兴趣,以后可以选择文学专业,但现在你的首要目标是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
蒋多多不认可这个观念,她认为就算不上大学,她的文字也足以让自己走向成功,而现在正是她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为了证明自己是对的,蒋多多将自己的小说给老师看,然而老师看过之后却评价道:“内容幼稚,逻辑不通。”
都说文人相轻,小说就像她的孩子,看到老师如此评价自己的孩子蒋多多心中十分委屈,甚至升起一股怨恨,她认为老师根本没有仔细看。
从这时起她对自己的梦想感到了迷茫,当然,这种迷茫伴随的是对高考制度的不满和对立。
她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反而在作业本上写下了自己对应试教育的看法。
希望能引起老师的重视,可老师只是云淡风轻地回复道:“好好学习,别想太多。”
说到这里,其实许多人会有些理解蒋多多,在我们上学时也常常会因为一些说法而对应试教育感到不满,也曾暗自想过向蒋多多一样站出来对抗教育。
只是蒋多多没能理解应试教育的历史由来,而是一股脑扎在了自己的世界。
老师们越反对,她便越想通过写作来证明给他们看自己没错。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彻底放弃了学习。
在高考的前几天,她开始大量翻阅反对高考制度的论文,将其中那些能用上的观点在高考那天写在了试卷上。
她没有用答题卡,甚至违规使用了双色笔,整个卷面布满了她对高考的不满,最后还将自己的笔名“碎心飞魔”写在了封条上。
走出考场时她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激动,她认为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社会的重视。
用中二的话来讲,她想改变世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改卷老师谁也没理她,只是平平淡淡地给她记了个零分。
最后高考成绩出来后,蒋多多的总分114分,无缘大学,而让她绝望的是,这件事没能引起任何的波澜。
那段时间她不敢面对母亲快要哭瞎的双眼,不敢面对父亲的怒火,就连弟弟看向她的目光都充满了失望。
她跑去大学找姐姐想要求个答案,然而姐姐却说她糊涂,劝她复读,争取来年重考。
她还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可没有人站在她这边。
她不服气地想要离家出走,靠着自己在社会上闯出个名堂,让大家看看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
结果她独自坐车跑到山东菏泽想要谋一份工作,可面对陌生的城市和人们她又开始感到畏惧。
在桥洞下呆了两天后有一个路人看到她问:“小姑娘,你会做什么工作?”
而蒋多多却满脸警惕地看着他摇摇头跑掉了。
来到这里没几天,她身上带的钱就花光了,最后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家中。
闲来无事每天帮母亲种田,而心心念念的作家梦也开始渐渐消散。
然而事情出现了一点转机,当媒体知道有个女孩敢在高考写文批评教育时,如同看到了流量在向自己招手。
每天都有不同的记者来村里找蒋多多采访,一开始面对这些记者时,蒋多多显得很兴奋,她感到总算有人能听自己述说想法。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每天来找自己的记者问的都是那点事,这几天她都快将回答给背下来了。
渐渐地她感到了厌烦,特别是当新闻传出后,变成了另一种故事。
报纸上说她悔不当初,用零分试卷挑战高考制度,如今生活十分凄惨,在乡下务农。
每天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早已没有了学生时期的雄心壮志。
将她写的要多惨有多惨。
然而事实虽然差不多,但还是有不少出入。
高考结束后她虽然没有了复读的心思,但依旧想将这两年加起来几百万字的小说给发表出去,只是由于记者的突然到来打乱了她的计划。
如今的她已经结婚成家,时不时还会在平台上晒晒自己的孩子,虽然没能完成当初的梦想,但生活过得也不算差。
只是,在梦想面前,又有什么好坏之分呢?
蒋多多是勇敢的,只是她用了一个错误的方式。
她的梦想原本是成为一名作家,这与学习并不冲突,但是在老师和家人的不理解以及语言激化下让她的目标偏离方向。
她对高考的仇视并非来源于她的梦想,而是在封闭环境中自己思想的闭塞和众多的不理解所造成的结果。
但其实只要她能多坚持下去,或许她真的可以成为一名作家,只是在坚持的路上,没有文化知识的支撑,这份坚持也就显得那样的虚弱。
高考或许不是寒门学子唯一的途径,却是大多数人最优的选择。
你可以放弃高考,放弃成绩,但是永远不能放弃知识,因为那才是我们支撑梦想最重要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