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分数线普遍偏低,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
随着成绩的公布,各地区的高考录取分数线也相继公布出来,跟我前面分析的相吻合,今年的分数线普遍降低了。前面文章只是预测了今年分数会降低,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分数降低的原因,随着扩招的继续,大学生真的越来越不值钱了吗?
为什么2017年高考分数线普遍偏低?
在这里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高考划线的根本依据是招生计划和实际考生数量的比例。
具体到每年,影响高考录取分数的因素主要有:考生数量、试题难度、阅卷严格程度、招生计划、国家政策等
1、考生基数下滑,招生计划却保持在大幅扩充之势。
2、考试试题略有难度,尤其是今年全国卷二,考生普遍表示有难度。
3、全国各地取消了批次或合并批次录取,多地取药了第三批次录取,即三本。而山东省即将在2017年,也就是今年全面取消本科多批次,将仅有一个本科线。
4、国家政策,为减少滞留考生,即复读生,使得全国各地录取分数线下滑,普遍提高了录取率。
5、但985、211高校竞争依然激烈,录取难度不会有太大变化。
大学生越来越不值钱了?
2011-2016年,近六年的高考人数录取比例,全国上百万的高考大军,平均录取率为74.9%。2017年高考报名人数840万,本科招生计划为372万人,也就是说有近40%的人可以去读本科。
截至2017年5月31日,中国有2914所高校,包含本科与专科。而各大高校也在为各自的未来考虑着,不是忙着改名,就是忙着升本科,加上国家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名牌大学,各大高校也是急红了眼,忙着求争取更好的资源。高校如何才能存活下呢?除了自身的办学质量和资源外,另外就是靠政策和补贴,最重要的还是看招生。这就是为什么一到高考放榜时,就有很多高校会打电话、发传单宣传招生。
大学的数量在增长着,当然招生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曾经的大学生是何等的稀缺和荣耀,用人单位提前预定,毕业也包分配,随着我们教育的普及和招生的扩大,大学生的“价值”似乎在慢慢降低。尤其是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自控力差,又无人约束,于是便荒废了学业。我们都在吐槽现在大学生的含金量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学校、学生自身、教育政策这三个方面。
正是由于以上这些原因,造成了大学生的含金量变相的降低了,曾经的物以稀为贵的大学生,变得遍地都是,以前的大学毕业就能有一份好的工作,到现在的工作难求的局面,更严重的是大学毕业就是失业的局面。虽然说大学扩招,对于国民素质、文化有所提高,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读书的天赋,我们读大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