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潮」2023,我想去海岛写作

  在2023年的天幕下,有一个身影缓缓前行,远远望去,如一只匍匐在青山脊背上的大青虫。

  这个人就是我,一个一向喜欢独来往的人。在2023年的时光旅程里,我想去的地方很多。去看看一个古镇的家当,它有600多年烟云的供养,草木的滋润;去看看一棵800年树龄的古杉,古树枝干里流淌着明朝栽树人的气血;去看看故城还健在的老巷子,老巷子是繁华都市打下的补丁,浮现一些慈祥面容的人蹒跚走来;去老街的老桥上坐一坐,桥下河床沉淀着大水走泥后时间的重量……

  作为一个用文字熬煮精神生活的人,我用写作消化着岁月侵蚀,承担着人世责任,溶解着欲望,洞悉着世界。

  2023年,我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找一处契合灵魂气流的地方,用文字加以吐纳。

  每一个写作之人,都有一块自己文字诞生的福地,让文字与灵魂相携相拥,真乃人生一大享受。大山里的地气蒸腾中,灵感泉水咕咕涌动;城郊安静房子里,远望熹微天光中的城市,有一种时空交错感,尤其是雨夜,倾诉欲望如房屋外爬满墙的长长藤蔓……有一次,文友们这样怀想着他们的写作环境。

  我告诉他们,我想在海岛上写作,文字里有海水涌动的气息。

  《他们在岛屿写作》,是一部台湾纪录片电影的名字,记录了台湾六个作家在海岛写作的故事。

  余光中先生已远行去了,而今读他的文字,还有海风海潮的气息。你看瘦得只剩下一颗嶙峋灵魂的余光中老先生,在海岛上,他那像海雾一样升腾的乡愁。我每次在镜头里看到老先生站在海边眺望,海风掀动他的白发和白色寿眉,便听到潮声从天际而来,把我整个身心都湿透了。

  88岁高龄的不老松作家王蒙,每年夏天,都要到北戴河、青岛、烟台、大连这些大海相伴的地方写作。有一颗赤子之心的王蒙,写作激情也如海潮奔来,是海给了他写作的不竭激情。

  有一年春天的黄昏,我在厦门的鼓浪屿看过晚霞,经别人指点,路过了诗人舒婷在岛上的居所。

  我看见一楼一底的别致小楼掩映在树荫中,屋里的灯亮着,里面还漫出琴声。在鼓浪屿海岛上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钢琴,琴声流淌,仙乐飘飘,海岛浮在蔚蓝大海上,这情景真如天堂幻象。我在门前徘徊,张望,最终,我停下了自己这个陌生人的脚步。《熬至滴水成冰》,这是舒婷的一篇随笔,我在文字里,读到了海水的动荡起伏,也感觉到了一颗悬浮的心,最终平稳落到海岛上的安宁。

  在大连,作家邓刚是一个对海痴迷的人。我听说,邓刚写作,喜欢到一个海岛上去居住一些日子,听海潮,浴海风,这是一种写作的神秘感应。大海对一个人的回报,就是让每一个居住在灵魂里的文字,经过海水浸泡翻涌以后,汇聚成奔涌的浪花。

  而更让我向往不已的,是一个海南的作家,他在海岛上有一所漂亮房子,白天种蔬菜,关心蔬菜长势,晚上写作,关心灵魂落地。入睡前,用海水洗澡,他说海水可以消毒。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每当读到曹操的《观沧海》,我的血液里就有潮起潮落。还有身如不系之舟的苏东坡,他流落到宋朝时荒凉的海南岛,在那里做百姓爱戴的官员,发明创造美食,也写出了那豪放的诗词:“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前不久,我在一家卫视看到一档谈读书的栏目,是作家苏童主持的,他邀约了诗人西川、小说家余华、叶兆言、《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等写书人爱书人出书人在海南一个叫界洲岛的岛屿上谈读书与写作,那档节目就叫《我在海岛读书》。在界洲岛的海天苍茫中谈读书与写作,海潮拍打着内心,飞扬起来的文字在海潮滚滚中俨如天籁之音。

  正好,海南三亚有个朋友在海岛边有一处凭海临风的房屋,他在2022年岁末向我发出邀请。他说,明年你来海岛上看书写作吧,我把书房给你用。

  我在微信图片里看到了那处海岛边的小屋。夜里,海水在我枕边呢喃,我化作海鸥在海岛上空翩翩飞呀飞。

  2023,我在海岛上的写作时间,将成为一年时光中凝固的琥珀。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