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11课《论语》十二章重难点解析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20篇。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等。

  1、论(lún)语

  2、不亦说(yuè)乎

  3、人不知而不愠(yùn)

  4、三省(xǐng)吾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

  5、传(chuán)不习乎

  6、不逾(yú)矩(jǔ)

  7、学而不思则罔(wng 电影蜜蜂

  8、思而不学则殆(dài)

  9、贤哉(zāi)

  10、一箪(dān)食 在陋巷(xiàng)人不堪(kān)其忧

  11、曲肱(gōng)而枕之

  12、逝者如斯夫(fú),不舍(shè)昼夜

  13、博学而笃(dǔ)志

  通假字

  ⑴不亦悦乎。

  说通“悦”,高兴。

  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通“又”,用于整数和零数间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义: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可能、许可

  饭疏食饮水

  古义:粗劣

  今义:疏通、疏散

  饭疏食饮水

  古义:冷水

  今义: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义:普通人,平民百姓

  今义: 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时间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时间状语,每天

  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传不习乎 传,动词作名词,传授的知识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形做意动词,以……为快乐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66%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