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教育发展论谈50 | 潘妍:后托管时期“至善”校园未来发展之路
2015-2020,我区深入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完成了既定的发展目标,打响了“自然·活力·和润”的南上海教育品牌,实现了从跨越走向品质。
2014-2020,在区域教育的整体布局及局、镇教育部门的全面正确指导下,紧随着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全体尚同人在“尚文达理·至善同行”校训的指引下,基本实现了“两步走”。第一步即通过首个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生长。第二步即乘着奉贤区“1+1+X”集团化办学及上海市义务教育“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的东风,学校认真研制并正在实施第二个三年发展规划,正朝着从有到优的目标努力成长。
六年来,学校办学理念得到充分践行,管理效能明显提升;初步形成了教师专业梯队雏形;构建了至善文化引领的德育工作体系,学生思想道德行为规范良好,素养得到培育;建立了有学校特点的课程系列,为学生多元全面发展提供了支持,学校在区首批“品牌”计划培育学校(项目)评选中被认定为“古典诗词创作”特色优秀校、“舞蹈”特色项目校、“纸笔课堂互动系统”特色实验校。
2020年下半年,我们站在了“十三五”收官及“十四五”全面启动的拐点。“十四五”时期,是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2035年教育现代化战略的关键时期;是奉贤教育落实区委全面建设南上海品质教育区战略决策的攻坚阶段;也是尚同中学进入“后托管时期”,着眼于新一轮奉贤教育的改革发展,结合本校发展实际,进行顶层设计、科学研判、谋划目标、制定策略,从而全面推进学校内涵品质发展的重要时期。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学校将着力于进一步构架学校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我们将进一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根植贤文化沃土,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校目标定位,坚持守正创新,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通过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引领学校未来发展的“五育”并举素质教育校本化实施模式:至善同行教育。其基本结构:“123”,即一个理念:尚文达理 至善同行。两个聚焦:善·思课堂、特色品牌。三大支撑:至善课程体系建设、教研制度文化建设、至善评价体系建设。
一个理念:尚文达理 至善同行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的集中表达,它反映的是办学目标、办学品味和教育追求。办学理念的形成是需要一个思考、实践、完善的过程,它往往是学校文化传统的积淀,是对时代内涵的准确把握,是对学校自身特色的现实思考。
我校因地处“贤文化”发源地,本着“整体育人、人文育人、贤文化育人”的宗旨,学校在创办之初,确立了“尚文达理·至善同行”的基本办学理念及校训,并对其内涵作了初步的诠释。经历了这六年不断总结办学经验的过程,学校进一步明确了这一办学理念,并进一步丰富和升华对其内涵的诠释,令其发挥“对外是一面旗帜,对内是一个纲领”的引领作用。
“尚文达理”,指在学校所有工作中,人文情怀和科学精神并重。以师生发展为本,引导师生用科学的创新精神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路径,学校管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和方式。
“至善”,是指“达到良好的品质和行为,并成为更好的自己”。“同行”,是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家、校、社携手共进,勉励前行。“至善同行”,亦可谓之“同行至善”。指对“良好的品质和行为”的追求永无止境,师生要时刻将“善思”和“善为”作为努力目标,在人文熏陶与科学探究的交融中不懈追求“善”,并内化为自身品格,伴随终生,最终成就更好的自己。
由此办学理念,我们将探索形成引领学校未来发展的“五育”并举素质教育校本化实施模式:至善同行教育。面对学校生源主要来自于对子女教育重视度不高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的本地生家庭、家庭矛盾比较突出的离异或重组家庭等,学校认同学生之间差异的存在,将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在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坚持多样化人才观念,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既要让学生初步具有人文情怀、理性视野和责任意识,拥有积极心态和强健体魄,又要善于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长短处,力争能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发展成为更好的自己。
下阶段,学校将着重于这一个理念的“落地生根”,要让它充分被师生及相关的利益群体认可,形成共同的办学追求。所以,我们要抓住以下两个聚焦点和三大支撑点。
两个聚焦:善·思课堂、特色品牌
《奉贤区关于全面建设南上海品质教育区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八大主要任务之一是“坚持多元成长,全面深化教学改革”。一是要纵深推进教学改革。坚持“人文课堂、有效教学”,推动学校更好构建高效人文课堂。鼓励学校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模式机制,全面提高教学有效性。二是要促进学校特色品牌发展。坚持“全面课程、校本特色”,进一步规范每一所学校的国家课程设置,进一步提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水平。
课堂教学是不断深化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我校教师平均年龄30岁左右,前几年,针对职初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导致大部分课堂教学效益不高,教学基本环节欠规范的现象,重点落在了教学“五环节”规范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上。随着规范课堂教学基本达标,为进一步提升学校课堂教学质效,下阶段我们将根据区“人文课堂 有效教学”要求,借鉴“成功教育咨询管理中心”课堂教学模式经验,从界定“善·思课堂”内涵要求,构建“善·思课堂”结构要素,选择策略方法,制定“善·思课堂”教学观察表和评价指标量表,制定“善·思课堂”建设两级(教导处、教研组)实施方案等几个方面入手,致力于以构建有学校特点的“善·思课堂”实施项目为重点的课堂教学改革。
在区教育系统全面实施学校特色发展“品牌”计划之际,我校基本确立了以美育教育为特色发展“品牌”的方向。下阶段,在重点推进1个特色优秀校、1个特色项目校以及1个特色实验校等项目建设的基础上,深入考量学校发展方向、社会需求等,进一步拓展美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逐步构建和形成美育课程体系,培养和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大支撑:至善课程体系建设、教研制度文化建设、至善评价体系建设
办学理念所倡导的价值观要具体化,就要打造比较完备的课程支架,将其分解到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课程体系中。我校自开办以来,始终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作为学校内涵发展、文化积淀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核心问题。育人是学校的根本宗旨,课程是育人的核心和载体,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课程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教育的品质。因此我们要在理念和育人目标的统领下,将各类课程进行整体构建,形成具有学校鲜明特色的至善课程体系。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我校拥有一支年轻有为、善思善学,逐梦创新、爱岗敬业的专任教师队伍。但由于老中青结构的失衡,各学科教研组的建设比较缓慢,各教研组的发展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学科组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也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研组发展现状,下阶段我们需要着力于教研制度文化的建设,以比较完善的教研机制和组室文化来推动教研组的建设,从而使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师专业成长、教育教学质量等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培养的对象。学校的发展及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多元化的人才支撑。学校要实现“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的办学目标,就需要构建起有特色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这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学生的个人发展、教师的职业发展、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将以“至善评价体系建设”为一大支撑点,着手从对学生、对教师、对课堂教学、对学校管理等几个维度去研究建构起评价体系。
尚同中学“后托管时期”学校发展道路还有待于集聚起全体尚同人的智慧和力量去进一步思考、探索和实践。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系奉贤区尚同中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