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招调节语言方式,干预蹭蹭显效果

  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理解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让家长头疼的问题之一。提升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是我们对孩子进行干预训练的首要任务。日常生活中,家长要不断同孩子说话,以增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每个人从出生到三岁时,大脑每一秒都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连接。然而数量庞大的类神经连接如果长期保留,那么大脑将不堪负荷。因此,大脑将通过一个叫作“突触削减”的过程,削除不必要的类神经连接,淘汰较弱或者不经常使用的部分。

  我们的大脑早早地就被所处的环境塑造完成,语言学习就是这样的。孩子早期的语言环境,基本上是由父母营造的。对于孩子来说,父母语言不仅仅是简单的词汇导入,也是决定特定神经元回路的优势、持久性和修剪其他神经元回路的必要刺激因素。

  作为父母,一定要不断用词汇丰富孩子的语言环境,让孩子的神经元回路得到刺激和发展,从而帮助孩子慢慢产生语言,提高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孩子语言训练没有进步?家长们先来个自查!

  最近有家长给大赛爸爸咨询说,自己遵循专家的指导,每天都在对孩子喋喋不休,可是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搞得自己很丧。

  细细观看家长提供的日常沟通画面发现:干预效果之所以不好,和这位家长的说话方式有很大关系。这位家长说话速度飞快,孩子木木地呆着,根本跟不上趟儿,妈妈的话对孩子来说,就如天书一般。

  自闭症孩子无法理解别人说话,这是不争的事实。有时候周围人讲话的进度太快,影响了孩子的理解。所以家长在对孩子进行干预时,一定要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孩子的情况来调整自己的语言。

  下面这五种方式可以帮助家长来调节说话方式。

  1.放慢说话速度你说得越慢,孩子越容易挑选出重要的字词以及其含义。说话很慢可能会让人感觉奇怪,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它只会听上去很好。

  2.简化语言家长可以使用比孩子目前所用的稍微发展一点的语言。等待并留意孩子自己是如何进行沟通的,然后增加一个发展性的单元。如果孩子使用的是前意图或非常规的手势,那么我们可以使用带有意图的手势和单个字词。如果孩子还不能使用字词,那么你可以示范单个的字词。

  比如孩子会说“吃”,我们可以跟孩子说:“吃饭”“吃糖”等。

  我们要尽量简化语言,让孩子先从简单的入手,等孩子的语言能力提升了,我们再一步步扩延。

  3.强调一些重要的字词一句话中哪些字词最重要,自闭症孩子很难判断出来。作为父母,要尝试教会孩子去分辨一句话的重点。在教孩子的过程中,遇到重点字词的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停顿,并强调。比如 “我有一只……小猪”,“我想吃……西瓜”帮助孩子理解其中的含义。

  4.借用辅助物品如果孩子语言还未发展,那么我们可以借助图片和手势。教孩子叫爸爸,我们可以一边指着爸爸,一边说“爸爸”,另外我们还可以做一些表情符号,告诉孩子高兴时,什么样子,不高兴时,表情是什么样子,同时,我们的脸上也可以出现相应的表情,图片加视觉线索,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理解。

  5.重复教育孩子,我们要不厌其烦,一句话我们可以说上千遍万遍,我们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短句:“汽车在行驶。行驶,行驶。”“红苹果,红苹果,红苹果”等等,重复的多了,这些短句会慢慢刻画进孩子的头脑,等到条件都具备的那一刻,语言理解能力就会直线上升。

  关注“大赛爸爸说”,

  专注探讨儿童发育迟缓、

  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家庭康复训练,

  倾听您的困与惑,解除您的育儿焦虑,

  私信“大赛爸爸说”,

  为您答疑解惑。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