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女”曹茜:留学失联17年,父母临终前想见一面,曹茜:不见

  2020年,大连的一家医院中,身患乳腺癌的刘玉红,躺在病床上,不断地呻吟。

  “我走之前,我想再见我女儿一面!”

  

  但直到刘玉红去世,女儿曹茜都没有出现,连母亲的葬礼也没有参加。

  不久之后,父亲曹肇纲也因肾癌去世,葬礼上,曹茜同样没有露面。

  至于原因,竟然如此可笑。

  “我在德国工作忙,哪有时间去看他们啊!”

  民众不禁好奇,曹茜和父母之间,到底有怎样的恩怨?

  为什么父母其实,曹茜都不愿意见他们一面呢?

  这一切,还要从1979年开始说起。

  

  1979年,曹茜出生于大连旅顺,一个普通农村家庭。

  父母都是农民,辛苦一年都赚不到几个钱,即使如此,还是节衣缩食的供曹茜读书。

  

  曹肇纲夫妇虽然没上过几天学,但他们知道,自己没有能力。

  曹茜想要翻身,唯一的方法就是努力读书,考上好大学,才能彻底走出农村。

  因此,从小开始,父母就对曹茜非常严格,在她的记忆中,学习和父母的训斥,占据了童年的绝大部分。

  曹茜虽然心有不满,但她也知道,父母是为她好。

  因此,并没有将这份不满表现出来,而是默默藏在心中,直到高中毕业。

  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从小在北方长大的曹茜,想见识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

  于是,打算报考南方的两所大学。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本以为会得到他们的支持,却没想到遭到二人一致反对。

  “报北方的大学不好吗,为什么一定要去南方,就这么不想见我们吗?”

  “我不是这么意思,我只是……”

  “不用解释了,你就在北方找个大学,踏踏实实念完吧!”

  曹茜并没有不想见父母的意思,她只是想去南方看一看,但父母并没有给她解释的机会。

  从小习惯听父母话的曹茜,这次没有再听从他们的意见。

  因为她知道,如果不遵从自己的本心,随便在北方找个大学,她未来一定会后悔。

  因此,在填写志愿的时候,她毅然决然选择了南方的两所学校。

  

  但出于顾虑,还是在第三志愿中,填写了父母心仪的辽宁师范大学。

  但有时候命运就是如此捉弄人,纵使曹茜迫切想离开北方,老天还是没给她这个机会。

  两所南方大学都没有录取她,最终等来的,只有一份辽宁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望着这份通知书,曹茜心中百感交集。

  纵使自己再努力,依旧逃不出父母的手掌心,从那开始,曹茜的内心开始慢慢转变。

  也许是为了报复父母,从大学起,曹茜开始放纵自己。

  

  成绩优秀的他,在期末考试时,竟然连挂6科,继续这样下去,她连毕业都是个问题。

  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曹茜开始思考对策。

  思来想去,想要改变命运,只剩下一种方式,那便是出国留学。

  

  2000年,曹茜将出国留学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父母听闻后,思索良久,小心翼翼的问道。

  “出国留学,需要多少钱?”

  “七万。”

  “七万……”

  父母得知后面露难色,要知道,他们只是农民,一年风里来雨里去,也赚不到两万块钱。

  七万元,他们根本拿不出来。

  

  “你看,在国内上大学也挺好的,为什么要出国呢?”

  “我就是要出国!”

  因为这件事,曹茜和父母大吵了一架,之后一摔房门,几天都没理他们。

  最终,还是曹肇纲夫妇做出了妥协,砸锅卖铁借遍了亲戚,终于凑够了七万块钱。

  拿着这笔钱,曹茜得以成功出国留学。

  她也不是不懂事的孩子,深知父母的难处,因此在出国前,她信誓旦旦地表示。

  “这七万块钱,已经是父母所有家底,不能再麻烦他们了!”

  “出国之后,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只能靠自己!”

  

  刚到德国那会,曹茜不会德语,因此专门报考了一家语言学校,在里面学习两年。

  之后,又读了一年预科,才在第四年,成功进入汉堡大学读书。

  为减轻父母压力,曹茜想要尽快从学校毕业。

  因此,除了选修课程外,曹茜还报名了高年级课程。

  每天,学校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曹茜根本挤不出时间去打工赚钱。

  眼瞅着七万块钱即将见底,无可奈何,她只能再次给父母打电话要钱。

  但此时家中已经捉襟见肘,实在拿不出钱给曹茜。

  

  无奈,父母只能厚着脸皮,再次跟亲戚开口,筹得3.3万元,打给了曹茜。

  “女儿啊,你省着点花,这些钱,已经是我们能拿出的全部了!”

  “……我知道了,妈。”

  曹茜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能说出口。

  德国作为发达国家,无论是物价还是学费,都要比国内高很多。

  一个人在外,做什么都要钱,这3.3万元钱,根本撑不了多久。

  一段时间后,曹茜身上的钱再次花完,纵使她心中一百个不愿意,也只能跟父母开口。

  “爸,我没钱了,能不能……”

  因为国际长途很贵,电话接通后,曹茜没有客气,直接开门见山。

  

  这句话,彻底惹恼了父亲曹肇纲,将心中积累多年的怨气,全部发泄到曹茜身上。

  “钱钱钱,你这哪是要钱啊,简直是要我们的命啊!”

  听着父亲的抱怨,曹茜一愣,随后眼泪便如同泄了闸的洪水,开始在脸上肆意流淌。

  她一个人在国外已经够难了,父母不仅不理解,反而对曹茜大加抱怨。

  这让曹茜非常气愤,从那之后,她整整十个月,都没有再和父母联系。

  

  直到2004年,曹茜才鼓起勇气,再次拨通了家中的电话。

  本以为,电话那头会传来父母的关心,却没想到,最终等到的,只有父亲的阴阳怪气。

  “你还知道打电话啊,我还因为你死在国外了呢!”

  

  当时曹肇纲正在气头上,伤人的话脱口而出,下一秒他就后悔了。

  但说出口的话又如何收回,还没等到他跟女儿道歉,曹茜便直接挂断了电话。

  父亲的话,彻底伤了曹茜的心,从那之后,曹茜便再也没有和父母联系过。

  整整一年时间,父母都在尝试和曹茜联系。

  但无论如何,都得不到对方一点消息。

  无奈,担心女儿心切的曹肇纲夫妇,只能求助于大使馆,最终从大使馆那得到女儿地址。

  但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意义,此时曹茜还在气头上,根本不打算和父母见面。

  

  领事馆只能让曹肇纲夫妇再等一段时间,等到曹茜气消了,再联系他们。

  没想到这一等,就是17年。

  2020年,刘玉红被查出患上了乳腺癌,曹肇纲也被查出来患上肾癌,生命已到弥留之际。

  此时,夫妇二人的生活十分窘迫。

  无法工作的他们,只能靠每个月1030元的低保过日子,这部分钱,还要偿还女儿上学时欠下的外债。

  每个月能拿到手的,只有100元左右。

  

  没钱做手术,刘玉红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她唯一的心愿,便是在去世前,再见女儿一面。

  无可奈何的她,只能求助媒体。

  媒体和爱心人士专门组建了一个找曹茜的群,开始搜寻蛛丝马迹,终于得到一丝线索。

  曹茜的同学表示,曹茜曾在2004年8月5日,从德国飞到上海,离开时间为8月17日。

  也就是说,曹茜整整在国内待了12天。

  这件事,曹肇纲夫妇并不知情。

  但他们已经不在乎了,曹肇纲夫妇并不强求女儿给自己养老,只要她平安无事,二人便心满意足了。

  

  2021年,刘玉红的生命走到了尽头,在去世前,她想见自己女儿一面。

  经过多方调查,志愿者最终得知,曹茜已经成为慕尼黑大学终身教授。

  但当志愿者拨通了曹茜的电话,说明了来意后,曹茜的声音却显得无比冰冷。

  “我没有时间,就这样!”

  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最终,刘玉红还是带着遗憾,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她的葬礼,曹茜也没有参加。

  几个月后,曹肇纲也因为肾癌去世,曹茜同样也没有参加他的葬礼。

  

  事情曝光后,曹茜的所作所为,引发大众不满。

  “明明能联系上父母,为什么整整17年杳无音讯?父母去世都漠不关心,未免太不孝了!”

  

  对此,曹茜在一次电话采访中,也做出过回应。

  她之所以不联系父母,都源于小时候父母对她的管控,让她喘不过气来。

  这十七年来,她一直都活在童年的阴影中。

  “他们对我变态的掌控欲,让我不能呼吸!”

  纵观整件事,曹茜做得对吗?显然不对。

  纵使父母做错了再多事,曹茜能有今天,都归功于当年父母砸锅卖铁凑的十万元学费。

  没有这十万元,曹茜就不可能出国,出不了国,她也不可能坐上慕尼黑终身教授的位置。

  

  她能有今天的成就,相当一部分都是父母的功劳。

  但在功成名就后,曹茜却将父母抛到脑后,还试图用父母的管控欲,逃脱自己应尽的责任。

  即使在埋怨父母,也不应该对他们完全不管不顾,最起码在金钱方面,应该尽到赡养义务。

  只可惜,曹肇纲夫妇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永远都等不到女儿回头的那一天了。

  是什么导致了这场悲剧?除了女儿之外,他们自身的所作所为,也占了很大一部分原因。

  如果不是他们过强的控制欲,也不可能养成女儿偏执的性格,就不会导致悲剧地发生。

  俗话说得好:“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越追求什么。”曹茜就是如此。

  

  从小被父母约束的她,想追求自由,但无论如何都得不到。

  因此离开父母后,她开始放纵自己,希望将童年没能得到的自由,全部揽入怀中。

  在她眼中,父母便代表约束。

  因此离家多年,她依旧不敢和父母联系,害怕再次过上被约束的生活。

  最终演变成这样的悲剧,也就不足为怪了。

  只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曹茜能够想通,知道父母的不易,并原谅他们。

  

  毕竟他们已经不在人世,再也得不到曹茜的尽孝。

  但还是希望在天堂的灵魂,能得到一丝女儿的安抚,如此,也就无憾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