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区别!
2022年高考临近,考生和家长们都将面临高考志愿填报和大学院校的选择。而更多人依然把目光放在“985、211”院校上。认为只要考进985或211,就与其他院校划开了明显的界限。其实现在已经不是“985、211”的时代了,而是“双一流”的时代。那么,什么是985、211、双一流高校,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一、985、211、双一流高校的区别
“211工程”是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联合提出,并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国家重点大学)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1995年11月正式启动,共112所(包含后期推出的985高校39所)。
“985工程”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我国要建设一批世界先进和高水平研究型的世界一流大学,共39所。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两地独立办学,所以也是140所。原985、211院校都在其列。
二、双一流院校不是一成不变
被确定为“985、211”工程院校后原则上不会被撤销,就某一院校本身来讲是静态不变的,直至被统统筹为双一流。而“双一流”每5年评定一次,第二轮双一流评选(2022年公布)在原基础上又增加以下7所,共计147所。
1、山西大学 2、南京医科大学 3、湘潭大学 4、华南农业大学 5、广州医科大学6、南方科技大学 7、上海科技大学
三、未来方向
教育部在2019年就已经明确将“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统筹为“双一流”建设。而2022年2月14日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已经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今后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所以,未来影响发展、就业的是“双一流”或“非双一流”,而不是“985、211”。甚至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你所学的专业或专业水平和能力。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