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上清华,我却开始整夜失眠”,父母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似乎对于每一个中国人,年轻人的最后归宿就是考一所好的大学,如果没能考上大学就被默认成了残次品,这真是扭曲的价值观。
而等到孩子真正的考上了大学,尤其是外地的大学,父母们反而又不愿意了。在父母眼里,孩子是永远都长不大的,仿佛只要离开了自己身边孩子就会受伤。
而同时父母们自己也没长大,因为他们害怕被孩子疏远,这是每个家庭都会出现的情感。
孩子考上名牌大学,父母却开始彻夜难眠,其中的心酸只有父母懂。
今年的高考也已经结束了,很多地方都已经开学了。在大学新学期开学之际,很多大学生又要和父母分离了。这样的长时间的分离大部分家庭都是第一次,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新体验,对父母来说确实新的挑战。
孩子离开以后,来到父母心里的第一个感觉除了不舍,就是空虚。父母陪伴孩子十八年,见证了孩子的每一秒成长。如今孩子要离开自己三个月,仿佛把自己心里的全部力量都抽走了一般。有这样一位母亲,在自己的孩子考上清华大学后,同样的心力交瘁。
1、孩子考上名校,母亲寝食难安
如果谁家的孩子能够考上清华大学后或者北京大学,周围的邻居自己亲朋好友一定都会马上奔走相告前来祝贺,更不要提父母有多么高兴了。
同时这位考生还是河南的,河南的竞争有多么激烈大家都有目共睹,能在河南考上清华那真是人中龙凤。可是这位母亲却在孩子考上大学之后日夜寝食难安,心理怎么也轻松不了。
周围的朋友看出了这位妈妈的不开心,都去询问她的顾虑。这位妈妈才吐露了心声,自己家的孩子从小到大都非常内向,从不主动交朋友,也不喜欢说话,更不早说课外活动了。孩子从小到大都只是一个人学习,仿佛只有这一件事能让她安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孩子成功考上了清华,可是这样的孩子去到大学自己生活,自己很难不担心孩子会处处碰壁受人欺负。平常孩子要受到伤害的时候,自己都会在一旁保护孩子,孩子的生活都在自己的护卫之下。
韩国剧同时,自己保护了孩子一辈子,现在突然孩子要自己生活,自己不免觉得空虚寂寞。自己会不会以后就不再被孩子需要了,孩子去了北京见识到更广阔的世界,会不会就不愿意回来了。
2、孩子离开了父母,父母就没用处了吗?
孩子离开了家里,父母就变得无用了吗?说实话,这样的想法是可悲的,父母的意义绝对不是每天给孩子洗衣做饭,在孩子耳边唠叨几句。而是对孩子的教育、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的影响、为孩子做出的榜样、教给孩子的技能。
孩子虽然是离开了父母,父母不能再掌控孩子了,也不能再保护孩子。但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直在。孩子们会记得父母告诉自己出门在外要小心,会记得父母告诉自己待人处事要真心,会记得做事要勇于挑战……这些孩子们都会记得,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最长久的陪伴。
这也是中国式教育的必经之路,父母把自己与孩子绑定得太紧,一旦孩子离开了,仿佛自己就失去了价值。
可是孩子终究是要离开的,并且以后的时代孩子会离开的越来越早、越来越坚决,父母必定要做出适应。
孩子成年后,父母就应该主动退出孩子的生活,去追寻自己的意义,这叫做亲子关系的分寸感。
孩子们来到大学,也就是一个人生崭新的阶段。是孩子前半生的结局,也是后半生的起点。孩子们理应告别以前的阴影,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如果父母粘着孩子不放,只会阻碍孩子的成长,让孩子更加抵触父母的接触。
或许等到孩子出生的一瞬间,很多自诩自由的年轻人都意识到孩子是自己的一切,从而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但是等到孩子成年要离开了,我们的任务也就结束了,我们应该回到自己曾经自由的人生,不要再把孩子当做自己的一切。
孩子们其实很坚强,能够独立面对许多我们以为他们面对不了,甚至我们自己都面对不了的困难。有一句歌词唱的好,我给你最好的疼爱是手放开。
我们对于长大的雏鸟要勇敢的放手,让他们自由的在广阔的天空飞翔.希望大家的孩子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