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诗歌赏析、考点解答就这么简单
《观沧海》诗歌赏析、考点解答就这么简单
一、诗歌的第一句表达方式和作用是什么?
答: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交代了诗人观察的方位、地点和对象;“观”作为诗眼,统领全诗。(“诗眼”即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
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答: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
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答:运用想象描写(虚写)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想象奇特,把大海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罗万象雄伟壮观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的政治抱负。
四、结合全诗内容,归纳大海的特点。
答:大海的特点是:宽阔无边、充满生机、波涛汹涌、气势雄浑。
五、这首诗的写作特色是什么?
答:借景抒情、实虚结合。(结合内容表述略)
六、写出“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答:站在碣石山上,放眼望去,浩瀚的大海水波荡漾;大海中山岛高高地挺立着,直冲云霄。多么雄伟壮观啊!
七、赏析“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表达效果。
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渺接天,营造了壮阔意境,格调激扬亢奋,表现了诗人博大胸襟。(加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也可。)
八、从表现手法上赏析“草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表达效果。
答:动静结合,生动地写出了大海的勃勃生机和汹涌澎湃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加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也可。)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