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0万毕业生踏上新征程 校长、前辈送上这些寄语祝福
又是一年毕业季,眼下,870万高校毕业生即将踏上人生新的起点。在离别之时,各高校用一场场别具特色的毕业典礼,为即将远航的学子们送上最深情的祝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0小时毕业季慢直播祝福毕业生
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打造了一场30个小时的“云瞰校园 不说再见”大型云直播,为毕业生们留下最难忘的独家记忆。
毕业典礼、毕业晚会,在直播中,更有近300名毕业生们熟悉的学院领导、人气教师、喜爱的辅导员等悉数出镜,在1800分钟里,带领大家再逛一次朝夕相处的校园。
华灯初上,一盏盏灯火渐次点亮,拼出一幅一幅暖心的画面,为毕业生送上祝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届毕业生 蒋琳琳:在特殊的情况下,没想到学校会给我们安排那么丰富的活动,尤其是看到老主楼亮起的灯光拼成了红心,那一刹特别感动、泪目,今后我也会牢记徐校长所说的,立志、担当、奋斗,不负青春年华!
苏州大学:云毕业 一个也不能少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苏州大学的每一座楼宇也为2020届毕业生们点亮。
学校还专门开发了毕业典礼云平台,毕业生们能通过AI技术获得“云拨穗”个人头像;线上自动合成与学院老师的合影;通过点击学校精心准备的手绘地图,还可以浏览校园内建筑介绍和老师们的深情寄语。
苏州大学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张志平:我们把之前在线下的各个环节全部搬到了云端,通过毕业典礼平台,希望能让毕业的同学们获得仪式感以及参与感,弥补同学们不能到现场的遗憾。
北京大学:青春启航 与祖国同行
这是北京大学2020年毕业典礼,在未名湖、静园草坪、百周年纪念讲堂广场等9个会场,部分在校学生以及身在各地的众多毕业生们,相聚“云端”,一起见证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毕业典礼上,北大校友、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视频发来祝福。
北京大学校友 中国工程院院士 钟南山:希望毕业生们不仅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应该有很强的追求。我们不单是要有志气,而且我们还要争气,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们一定要争气,我们不但要有热情,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有激情,用我们的青春力量,用我们的努力迎接祖国美丽的明天。
在燕园,央视新闻“不一Young的毕业‘帮’”活动,也为本届北大毕业生留下一份定制版的私藏回忆。大家相约“毕业照相馆”,定格青春美好瞬间;驻足“毕业邮局”,写下毕业祝福;“留念打卡墙”为证,留住这个夏天最难忘的独家记忆。
98岁天文学泰斗韩天芑寄语毕业生:星光总是璀璨的多 人生也是曲折向上
在这个毕业季,武汉大学2020届毕业的15000名毕业生,还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写信者是98岁的天文学家韩天芑。信中,韩老将自己的人生经历,化成句句箴言,鼓励年轻人勇敢向前。
韩天芑是我国著名的大地天文学和天文地球动力学家,1958年,他曾短暂任教于后并入武汉大学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天文学专业。写这封信时,他刚刚从新冠肺炎中康复不久。
大地天文学家 天文地球动力学家 韩天芑:为什么全国的医生都会到武汉来呢?都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来的,应该这样讲,这次也对我有教育,我也年纪大了,不能什么都不管,我觉得我应该做一些,我力所能及的事。
当了解到这届毕业生受疫情影响,找工作时出现困惑迷茫,韩老决定以自己的经历给孩子们写封信。
大地天文学家 天文地球动力学家 韩天芑:我鼓励他们,不要为求职,毕业之后一时的困惑,而自己灰心丧气。勇敢一些,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都是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在信中,韩老说,他见证了中国天文学从一穷二白到建立起完整的大地天文学理论和技术基础,在他看来,“无论周遭多么黑暗,将观测镜深远一些,扩展一些,就能看到光亮。”虽然已近百岁高龄,老人一直关注着技术的革新,在信中,他以数字化发展、新基建为例,鼓励毕业生们勇敢尝试、牢牢把握时代机遇。同时,他也提醒青年人,“危机中永远蕴藏着机遇”,“星光总是璀璨的多,人生也是曲折向上”,“不必为眼前的成败得失所困住。”
大地天文学家 天文地球动力学家 韩天芑:根据现在的学科发展方向,特别是现在的数字生态,通俗一点说就是自动化,也就是说只要你去努力。人的能量是无限的。只要你肯努力,功夫扎实,埋头苦干,不要垂头丧气,前途就会等着你。
最后一课:拥抱变化 变中图强
“危机中永远蕴藏着机遇”,是百岁老人的人生感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青年人,如何在纷繁复杂、变动不居的社会中保持人生的航向,如何拥抱变化,变中图强,也是毕业典礼上,众多校长对毕业生们的寄语与期许。
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愿因为有你 祖国未来风光无限
“在这个唯变不变的时代,在新的征程中,你们还将面临一次又一次的‘通关升级’”。在毕业典礼上,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鼓励同学们勇于面对,同时要坚守最初的约定。
苏州大学校长 熊思东:相约祖国,不缺位,守好位。为学者,以文载道、经世致用;为医者,以德立身、敬佑生命;为师者,以身布道、润物育苗;为政者,以民为本、造福一方……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热发光,就是为祖国做出的最好贡献。愿因为有你,祖国未来风光无限。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把学习和创新作为毕生的追求
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以经济学泰斗陈岱孙等前辈为例,勉励青年人脚踏实地,锐意进取,把学习和创新作为毕生的追求。
北京大学校长 郝平:这次疫情危机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研究要始终紧紧围绕解决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问题而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将进一步推动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常为新”是北大人的精神财富,前瞻眼光和创新思维,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是同学们打开未来大门的钥匙。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久久为功 做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开创者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在毕业致辞中说,从现在到本世纪中叶是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30年,恰是这届毕业生风华正茂的年华。他寄语学子,做一个化危为机、勇毅不惧的奋斗者,一个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开创者。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刘伟:这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这既为青年施展才华、竞展风采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青年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不论是成就自己的人生理想,还是担当时代的神圣使命,青年都要努力提高内在素质,锤炼过硬本领,勇立时代潮头,争做时代先锋。如果世界会变得更好,那将取决于你们。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