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中共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内在逻辑
包心鉴:中共领导国家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内在逻辑
百年大党,千秋伟业。党领导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深刻彰显了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制度建设实际有机结合起来的内在逻辑力量。
新国家:以根本制度的建构保障社会主义新秩序。调节社会矛盾,是国家制度形成的内在逻辑;维护社会秩序,是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价值。20世纪50年代的国家制度建构,成功解决了在经济文化基础十分薄弱的特殊条件下如何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社会主义新秩序这一根本问题。
新时期:以制度体系的改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也开启了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新纪元。新时期的国家制度建设,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层面明确回答了如何确保“社会公共权力”的本质、防止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这一重大问题,深刻彰显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和推进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上的政治胆略和政治智慧。
新时代:以制度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突出标志,是开启了以制度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的辉煌历程,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根本制度建构,为新时期的制度体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基础和政治条件;新时期的制度体系改革,为新时代的制度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动力;而新时代的国家制度现代化和治理现代化,本身就包涵着继续推进制度完善和制度改革的重大任务,把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时代高度。
原文链接:国家制度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内在逻辑
刘京希:以品牌化建设提升学术期刊竞争力 品牌不仅仅是指期刊的名称和名头等外在形式,还传递着期刊的内涵、特色、风格等信息,以及办刊人的理念、品位和境界。期刊的内涵也就是内在质量,是支撑期刊品牌的最为重要的因素,某种意义上是唯一因素,主办单位等是第二位的因素。
期刊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以期刊的独特优势和个性为内核的竞争能力。在办刊理念上,它主张进行以主打栏目为核心的“归核化”经营,即以主打栏目为轴心的同心多元化经营。由于同心多元化以主打栏目为轴心,因此,它比“无关多元化”即毫无特色的栏目拼盘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它主张各期刊依据自身优势,在“学术市场”引导中进行差异化分工,各自培育不同于他人的优势栏目,进而形成个性化的核心竞争优势;它主张期刊间的竞争从盲目的、雷同化的死磕,转向理性的、以差异分工为基础的个性化竞争,以个性取胜,以差异取胜。
原文链接:以品牌化建设提升学术期刊竞争力
闫闯:促进大学生就业,辅导员的作用在哪里 第一,发挥辅导员心理辅导作用。辅导员可以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和自身成长经历,引导大学生多维度、多视角地看待自己,从中确立科学合理的就业心态,积极应对就业过程,实现成功就业。
第二,发挥辅导员资源链接作用。辅导员所拥有的同学资源及其他社会关系能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增加大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第三,发挥辅导员认知矫正作用。辅导员因毕业不久,熟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现实样态,又与大学生群体联系密切,心理距离接近,亲其师信其道,通过辅导员的深入解释,必然能够改变部分大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不合理认知,帮助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就业态度。
原文链接:促进大学生就业,辅导员的作用在哪里
乔荃:引导毕业生优化择业观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加强思想引领,引导毕业生优化择业观、就业观。引导毕业生优化择业观、就业观,提升毕业生对灵活就业、自由职业、慢就业、创业等新就业形态的认知,大力鼓励大学生投身中西部、边疆和农村发展。
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大力发展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网上文娱、智慧旅游、智能体育、外卖配送、智慧出行、住宿共享等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创造更多弹性化、多元化、灵活化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壮大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新一代信息通信、生命健康、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研发设计、现代供应链、检验检测、现代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深化教学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支持高校以就业为导向打通“专业—学业—就业”的教学闭环,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合理压缩社会需求量少的专业招生,大力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经济技术人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加大就业帮扶,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精准匹配。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完善就业政策,确保充分就业。
原文链接:引导毕业生优化择业观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王青:以深化改革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一、从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到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再到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这一进程体现出我们党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对市场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出推动深化改革与经济发展不断适配的进程。
二、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市场体系,但距离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目标仍存在明显差距。其一,市场基础性制度有待完善。其二,要素资源配置效率依然不高。其三,市场环境仍有薄弱环节。其四,市场开放水平还有提升空间。其五,市场监管效能需进一步提高。
三、在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需向改革要动力、向制度求保障。
四、以制度型开放为抓手,打通有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要素流动通道。
五、以构建现代治理体系为目标,提升市场监管的能力和效能。
原文链接:以深化改革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王昌海:如何更好地保护“大象们” 首先,完善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
一是多渠道增加补偿资金来源。二是推行野生动物肇事公共责任保险。三是探索非重点保护动物损害农作物补偿机制。
其次,优化调整自然保护区功能区。
应全面评估现有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的面积和质量。积极进行生物多样性摸底调查,通过科学评估,对于未纳入保护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经科学评估后划为自然保护区范畴,实施严格保护;将生物多样性退化严重,不再适合严格保护的区域划归为地方政府管辖。
原文链接:如何更好地保护“大象们”
李潇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挖掘中华文化精神内核,增强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需要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积极寻求全人类的文化共识和共同价值,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
创新中华文化传播路径,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发挥主流媒体的主导和优势作用。多措并举促进中华文化多层次、立体化传播。
培育优质文化产品,打造中华文化品牌。文化产品是文化的重要承载和表现形式。加快培育优质文化产品,持续打造中华文化品牌,是焕发中华文化生机活力、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然要求。在调研上下功夫,提升中华文化传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提升中华文化传播的深远性和持久性。
原文链接: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徐九仙、吴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加速演进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所谓“加速”,更多强调的是一个物体在原有运动基础上,每秒内产生的速度由低到高、由快到慢的运动过程。这是一个可以预测的、具有前瞻性的变化。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影响国家前途命运与人民生活福祉。其次,国际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做好应对新挑战的准备。再次,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最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面对这种局势,人类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为了争权夺利恶性竞争甚至兵戎相见,这很可能带来灾难性危机;另一种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齐心协力应对挑战,开展全球性协作。
原文链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加速演进
田丰: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展开 推进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是新形势下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决定着民生质量。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强调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主动参与。与一般性的志愿服务不同,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中需要相当数量的专业志愿者。在一些生态环保的重要领域,必须要具备生态环保的专业技能,鼓励和支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的优秀人才加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缺少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的情况下,不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伍都面临缺少经费支持、规章制度不明、短期行为明显、缺乏战略意识、服务队伍松散等问题,迫切需要在经费、场地、人员等方面得到支持。加大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实现志愿服务长期可持续发展。未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不仅是维护生态环境和践行生态文明的重要力量,而且将与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同行。
原文链接: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全方位全过程全地域展开
彭志斌:语言学和哲学的关系 在语言学成为独立学科之前,语言一直是哲学的思辨领域,也就是说,那时的语言研究寓于哲学研究之中。语言学在成为独立学科之后,也始终离不开哲学的牵引,可以说哲学的发展指引着语言学的发展方向。
纵览语言学和哲学简史,我们发现,语言学尤其是当代语言学,均是在哲学的浸淫中产生的。从古至今,各种语言学思想和流派都被打上了深深的哲学烙印。语言研究者如果不了解语言理论背后的哲学基础,就不能达到对语言学理论的透彻理解,其语言学研究也将难以深入。一方面,哲学能为语言学研究拓宽视野,加大语言学研究的深度。如果仅仅沉溺于语言学研究自身范围灾难片,我们可能看不到自身研究的局限性,也不能对语言学研究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因而不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哲学能为语言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是自然科学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其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益于语言学的研究,还能为语言学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对语言研究者来说,了解哲学的各个流派,知晓其中的基本观点,对开阔视野、打开思路、明确领域都是不无裨益的。
原文链接: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