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教育学考研教育心理学考点
文都比邻小编今天带大家复习教育学考研考点: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相关科目为教育心理学。文都比邻带你来剖析背后的深意。
首先先来思考一下
问:那些进了赌场的人,只要开始小赢几把,很容易就会走上倾家荡产之路。都说人是懂得以史为鉴的高级动物,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输得的倾家荡产,人们还是不吸取前车之鉴?
答:许是赌久了,上头了,不理性。
其实背后深层的原因就是错误归因,看到别人输了,就归因于这个人能力不行,而如果自己输了就会归因于运气不行。最终导致,一输到底,倾家荡产。
小试牛刀
某学生将自己某学科的学业失败归结为 “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他的这种归因属于( )【2014-38】
A. 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C. 内部、不稳定的归因
B. 外部、稳定性的归因
D. 外部、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解析】在本题中,学生将学习的失败归因为自己,属于内部归因,并且认为自己不是学这门课程的料,指的是能力这一因素,能力属于稳定归因。因此,属于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比邻教研老师点评】: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不仅在学习中可用,在其他情境中也极为通用,一个人解释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会成为个人行为结果的动力。这个知识点对于学硕与专硕的考生而言都是都相当重要的,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学学这个理论吧!
理论概述
1.6与3
(1)人们倾向于将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2)韦纳将这六个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归因与非稳定归因、可控归因和非可控归因。
2.来归类
根据不同维度的划分标准可以将6个因素进行不同方式的划分,考生需要着重关注努力和能力这两个因素。通过图片可知,只有努力这一项因素是可控的因素。所以各位宝宝们一定要加倍努力呦!
3.来应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1.韦纳倾向引导学生进行内部、稳定、可控的归因。
2.归因于努力相比于归因于能力,无论成败都会引发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愉快,努力而失败,体验鼓励。
提问:当学生学业失败时,教师只要引导他做努力归因就能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2013-48】(辨析题)
解答如下:
(1)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2)根据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人们倾向于将成败的原因归结于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3)努力归因属于内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归因。一般来说,将学生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可激发起更加努力学习的动机,避免学生归因于能力不行而导致自暴自弃的行为。但是一味地归因于努力,且总是经历失败,就会引发“习得性无助”。
(4)综上,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既要看到努力对人的影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其他因素。由此才能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经历某种学习后,在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认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这期的学习就到此结束啦!你学会如何归因了吗?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