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红流”中,读懂上海大学的历史丨国际档案日

  “今世可以知古,后世可以知今”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

  档案记载

  传承了我们的历史和故事

  从档案中可以看到各种事件的真相

  读懂事物变迁的痕迹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档案馆

  展览地点:校本部图书馆二楼展厅

  展览时间:2020年6月

  上海是一座有着悠久革命传统的城市,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最早发展和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20年代,众多忧心于国家前途的革命人士云集于上海,带领着爱国青年和劳苦大众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革命高潮,上海大学就诞生于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上大学子于“红流”中成长,与时代“红流”并肩,在时代“红流”中留下了自己鲜明的足印。

  红色学府应运而生

  

  1922年10月23日,由于右任、邵力子任正副校长的上海大学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推荐了一批著名的共产党人到校任职、任教,邓中夏担任上海大学总务长,瞿秋白担任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民国日报》头版刊登上海大学成立消息。

  于“红流”中,读懂上大

  6月9日上午,“于‘红流’中——上海大学校史图片展”开幕式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本部图书馆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上海市档案局业务指导处处长杨红,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大伟,上海大学组织人事部组织处副处长卢吉超,上海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王远弟,上海大学博物馆馆长李明斌,上海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卢志国,上海大学档案馆馆长金波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上海大学档案馆副馆长郑维主持。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市档案局业务指导处处长杨红、图书馆党总支书记王远弟、档案馆馆长金波分别致辞,段勇宣布展览开幕。

  

  段勇在致辞中指出,上海大学是一所有着“红色基因”“改革基因”的高校,中国共产党曾把上大作为中共在上海地区最重要的活动根据地和培养干部的基地,瞿秋白、邓中夏、恽代英、张太雷、蔡和森、任弼时、萧楚女等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都曾在此任教。对于这段历史的展示,将激励上大人在“追卓越、创一流”的征程中,在上海城市精神的弘扬中,不断彰显上大特质。在2020年上海市“国际档案日”来临之际,学校档案馆举办的此次展览既是向即将到来的两个“100周年”献礼,也是学校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之一,为学校“四史”学习教育提供档案史料,为上海大学新一轮发展赓续红色基因。

  

  杨红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上海市“国际档案日”活动的开展情况,肯定了上海大学档案馆在档案宣传、档案工作等方面取得的良好成绩,并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充分发挥档案资源在“四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王远弟结合“四史”学习教育发言,认为档案馆举办的此次展览为大家学习“四史”提供了素材,此次展览将成为总支各支部、学校其他单位师生“四史”实地学习场所,并预祝这次图片展取得圆满成功。

  

  金波向大家介绍了国际档案日的由来及档案宣传的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将改变档案部门和档案专业的形象,提升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通过宣传展示活动,能发现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提高档案部门治理能力和管理效能;借助宣传活动,将使档案馆藏资源得到展示,通过宣传特色档案、精品档案和孤本档案,能展示我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此次展览的目的是传承老上海大学精神,继承红色文化,为新时期上海大学建设发展提供思想源泉。

  

  

  

  本次展览分为“应时而生”“名师荟萃”“人才养成”“时代并肩”“几易校址”“英烈谱”等六个部分,从成立背景、师资队伍、学生培养、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对老上海大学办学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展示,以纪念这段光辉的革命岁月,告慰那些为中华民族复兴事业殉难的英灵,激励所有“上大人”时刻牢记自己所传承的革命精神和肩负的时代使命,在“追卓越、创一流”的冲锋号吹响之际,争做“晨曦中的赶路人”!

  

  于“红流”中成长

  与时代“红流”并肩

  在时代“红流”中留下自己鲜明的足印

  相关链接:

  传承红色文化:上海大学与上海市第六十中学签约共建“红色联盟”

  《新闻联播》:中国青年永远的楷模——恽代英|上海大学(1922-1927)任教时间最长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这盛世,如你们所愿!缅怀上大英烈,永续红色基因

  认识上大,从溯园开始!这个地标打卡点,如今有了新头衔!

  95年前的今天,红色学府:老上海大学成立了

  从“弄堂大学”到“红色学府”,他们做了什么?

  国际档案馆日的由来

  

  1948年6月9-11日,位于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召开了一场专家会议,来自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档案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交流,经大家讨论决定成立国际档案理事会(ica)。会上通过了ica的第一份章程,章程中指出,世界各国的档案工作者应共同努力“为了全人类”保护好档案,开展鉴定并提供利用;档案和文件作为全世界共享的遗产和全人类一样具有同一性。“为学校保护好档案,为学校守护好历史”也成为了上海大学档案馆工作的一贯宗旨。

  2007年11月,为了庆祝2008年6月9日ica成立60周年纪念日,ica全体成员在加拿大魁北克举行的年度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将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决定自该年开始,把每年的6月9日即“国际档案日”作为档案部门的宣传活动日。

  来源:档案馆

  摄影:韦明其

  感谢上海大学档案馆提供图文资料支持

  上观号作者:上海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