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大在实践中“知理” 在“趣味”中育人
用望远镜观察红月亮,理解了生涩的物理知识;分析电动车节能数据,明白了低碳减排背后的意义;拍摄一段火箭发射的小视频,记住了一段航空航天奋斗史……
2022年,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该学院通过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将党建融入学科建设全过程,进行具有民航行业特点和学院特色的学科建设。使理学与哲学相结合、理论转化为实际应用,让学生想人生、思荣辱、知使命。
共赏红月拉近距离
“据报道,11月8日将出现一场‘月掩天王星’的月全食……”
听到媒体的报道,正值该校物理系党支部组织教师党员对新生开展科普之际,经支部委员讨论,当即决定组织教师党员、社团导师开展一场室外科普课——“和学生一起共赏红月活动”,也借此机会来讲述天文知识。通知一经发出,就引发了同学们的积极响应。
秋日缤纷,和风朗朗。伴随时间推移、夜幕将至,数位物理系党支部教师带领众多大一学生、社团的天文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来到中国民航大学千禧湖畔。
有学生好奇,上前询问正在调试设备的张斌老师:“老师,月全食红月的现象明明很常见,为什么又说这很‘罕见’呢?”
张老师回头,微笑着没有回答,告诉他一会儿细说。
8日晚18时16分,一轮圆月慢慢呈现出暗红色。老师介绍,“整个月球进入到地球的本影区,这一盛况拉开了序幕。”
“其实,月全食并不罕见,罕见的是‘月掩天王星’。天王星本身因为自身亮度不够,容易被月光淹没。而这次活动中,月球进入地球本影,亮度降低,天王星便可展露真容。通过望远镜观测时,视觉上可以看到月球‘吞没’天王星,过一段时间再‘吐出’的美妙画面。”张老师娓娓道来。
随后张老师在人群中找到了之前提问的同学,并让他来观测。
在老师的鼓舞下,这位同学一手拖住望远镜,另一手扭动旋钮调整参数。
“看清楚了!第一次通过专业望远镜近距离观察月球!”经过微微扭动旋钮,这位同学激动地喊了出来。
同学们仰望星空,原来理论知识和实际联系这么紧密;原来数理知识不单是数据和公式,它包罗万象,世间的“秘密”和“浪漫”,都能用数字和公式来表达。
从身边科普 让理学和哲学相统一
“1是什么?数是什么?数学又是什么?”这是中国民航大学理学院副院长孙瑶在给学生们做科普报告时提出的几个问题。
“1就是代表1个的意思嘛!”一位同学直率地说。
“从我的理解来看,人们无法表达,但是见到它就认识,1就是人们心中一个抽象概念。简单数字的概念说明数字和哲学的统一。”孙瑶说。
紧接着,孙瑶又从10个人要平均分9块面包如何分、古代人类文明发现勾股定理等实际例子说明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同学们感同身受,增强了对数学、自然的好奇心,也激发了学习兴趣。
冯日宝老师作为该校材料物理专业负责人主讲《走进材料科学》科普讲座,以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制造对材料性能的需求为出发点,引导同学们去思考,并逐步勾勒出材料性能、制备与合成、组成与结构间的关系,并按照由宏观到微观不同尺度的观察层次描述了材料结构的演变。
材料化学系专业负责人李酽教授做了《材料化学专业概况及发展前景》报告。向同学们传递了节约自然资源是人类适应生存发展的重要思想。同学们在这次讲座中领会了材料科学在未来科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绿色、减排,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材料化学系教师赵强做了一场题为《“双碳”与我们的关系》的报告,紧扣“双碳”目标,阐述了绿色化学理念,告诫同学们绿色生活要从小事做起。同时在今后研究材料化学,也要注重化学产能释放,这对于生态和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用“课程思政”解锁“铸魂育人”密码
如何在物理教学课堂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有机地融入思政元素,是一个重要的课题。2021年,该校物理系党支部构建“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组建思政育人党小组,带领教师们挖掘航空航天领域的育人资源,探索思政元素融入角度、方法及维度,形成丰富的思政案例库,并录制了系列思政案例视频,厚植思政于整个课程体系,较好实现了将知识传播和铸魂育人结合起来。
从航天站的视频介绍作为引子,引出火箭飞行原理,再介绍我国“火箭之父”钱学森为我国火箭技术的建立、原子弹的研制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一堂90分钟的课程,我们要像悬疑电影导演一样设计‘抓人点’,要像相声抖包袱一样设计一个个环环相扣的‘挂’,然后融入我们要给学生将的带有中国味道的物理学。”获评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名师的杨雄教授,作为《普通物理》课程负责人侃侃而谈。
“让责任心从小事呈现、让民族自豪感由小案例引起共鸣,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的理想信念从学生们能做的实验中逐步建立。要让‘课程思政’解锁‘铸魂育人’的密码。”物理系支部书记郭艳蕊如是说。(朱璨琪 张斌)
来源:中国民航大学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