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师范学校退出历史舞台,中师生中国基础教育的功臣
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关注作者,和老师一起学数学。
中等师范学校简称中师,1902年5月,张謇承办我国第一所中等师范学校南通师范学校。1927年3月,陶行知在南京承办晓庄师范学校揭开了中国教育史的光辉一页。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师范教育不断壮大与成熟,2000年以来,由于要求教师高学历,中等师范学校逐渐取消或者升成师范专科学校,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中等师范学校陆续被取消了。
虽然中等师范院校被取消,但是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师生的精神却让人不能忘却。国家为了补充急缺的基础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的教师,面向初中毕业生招收优秀毕业生进入师范学校,学校不收学费,还有生活补贴,农村户口转成非农业户口,这些优惠条件吸引着大量的品学兼优的农村莘莘学子,为了跳出“农门”,端上“铁饭碗”,跨入中师的大门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目标。
中师生具体共同的时代特征,他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因为迫于生活压力,希望早日“农转非”,才考进中师,学习成绩优异,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强,基本上是班级的“学霸”,中考中的佼佼者。
中师是以“培养合格的小学老师"为目的,学习科目较多,除了文化课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还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小学语文教法、小学数学教法等专业课,除了这些,中师生还得学习各种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电子琴、风琴、素描、国画、简笔画、普通话等都有过系统地学习与过关考试。一代中师生在各种训练中练就了过硬的本领,基本功扎实,能很快适应教师这个角色,在教学中,很快脱颖而出,成为了教学骨干。但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大学扩招,农村生活水平提高,中师不再是大家奋斗的目标,中师招生人数增多,生源质量下降,中师生饱和。2000年后,各中师学校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中等师范学校是培养小学教师的专门学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所以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对工作认真负责,理解寒门学子的不易,对工作一丝不苟,踏踏实实做事,老实本分做人,在社会上有很好的口碑,工作得到老百姓的认可。现在当年的中师生是各个学校的中坚力量,有的在重要的岗位上,在教育行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等师范学校退出历史舞台,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当年中师生的精神与风采依然存在,但愿这种精神在学校发扬光大,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
感谢您的关注,我会分享更多小学数学方面的知识,希望对您的孩子的学习有所帮助。如果你觉得有价值,希望您能收藏、转发、点赞、评论,一起帮助更多的人!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