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今年高考数学“网红”题并不难!文理合卷大势所趋
高考刚一结束,高考数学就上了热搜。考生们在网上纷纷吐槽两道“网红题目”。
首先是全国卷一的“断臂维纳斯”的黄金分割比例。
这引得考生纷纷祭出“爱豆”解法:“王俊凯!当年王俊凯4375px的时候上综艺量腿长就是2625px。”“我能说黄金比例那道题是看了‘拜托了冰箱’里李宇春和关晓彤吗?”“看到维纳斯这道题,想起了关晓彤”……
吐槽更多的是全国卷三的一道选做题——“一朵云”。
考题以一个“云”形状的图形,要求考生求极坐标方程。不少00后考完后上网吐槽:“我把极坐标的类型题考前全部做了一遍,死都不知道还有这种操作。”“全国卷三的云朵,好凄美”……
然而,来自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权威声音却是:今年高考数学稳中有变。在整体平稳的基础上,在主观题的设计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全国卷一的‘断臂维纳斯’这道题目其实就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比例问题,题目的‘场景’与难度没有关系,我觉得普通初中生都可以解出这道题。”思齐教育培训学校教研主任程良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
“‘一朵云’在极坐标方程类的题目中也是常规难度,只不过由于高中学习极坐标方程的内容比较少,可能多数考生不会选做这道题。”程良伟说。
“今年全国卷一与葛军当年在江苏省高考的命题相比,难度根本没法比。”程良伟说。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6月8日在实名微博里写道:很多自媒体与舆论都说数学题难,甚至明确指称是南师大附中葛军校长参与出题的结果(我与葛校长确认了是谣言)。
高考数学的区分作用陈志文还写道:高考本来就是选拔性考试,区分度是至关重要的。我非常反感说高考题难,永远不要忘记,这是选拔性考试,就是要区分高下的。
高考数学难不难,与它的性质至关紧密。“数学帝”葛军2017年5月就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及这个问题。葛军提出,需认识清楚高考数学考试是属于选拔性的考试还是结业考试。
若是后者,仅需设定一个达标分数线,至多再设一个“A”等第。当然也可以不设“A”等第,因为测试的是每个学生是否符合高中三年数学学习的基本要求,这样的测试不需要在意区分度。
若是选拔性考试,则需要侧重于区分度,且要设计相对合理的阶梯式区分要求。
倘若既是结业考试又是选拔性考试,即两者兼顾,则首先需要贯彻区分度。因为,如果不将区分度放在首位,会出现学生的数学成绩可能都较高,但因平时数学学习水平不太高,导致学生不适应高要求的大学学习的状况,这样反而损伤了此类学生向上发展的趋向。
葛军并未在文章中具体指出他以为的高考数学的性质,但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包括数学在内的高中课程设置学业水平考试,那么高考数学无疑具有选拔性质。
“高考数学对于95%左右的考生有区分作用,而且他们之间的区分度还很大,我觉得这也是为何近几年全国数学卷的难度都不算大的原因,因为命题人要保证这绝大部分考生不要被过度区分。”程良伟说。
实际上,有今年的全国卷一考生说,数学没有所谓的那么难,但区分度很高,原因是“很考验思维转换和计算能力,而且只要时间足够长只要思维清晰灵活,完全可以做出来,当然也很考验心态”。
数学好不好影响专业学习至于高考数学无法区分的前5%左右的考生,又存在极端情况。“他们的高考数学成绩差距很小,基本上是要靠临场发挥,比如是否考场失误进行区分;但‘万里挑一’的考生与‘百里挑一’的考生的数学水平其实也会相差很大,所以‘万里挑一’的考生往往是通过数学竞赛来进行选拔的。”程良伟说。
这也是一些名校数学系与其他专业生源的不同。多位北大、南开数学系学生向记者表示,他们之中几乎半数以上是奥数生。
数学是基础学科里的基础学科。“从统计学角度讲,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学习理工科专业会更有优势;从个体角度讲,通过疯狂补课、应试取得数学高分的学生,不一定会有优势。”程良伟说。
6月11日,北京大学一名信息学系副教授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数学学得好的学生,对其他理工科专业,尤其是物理专业帮助会很大。
他还介绍,随着教育部门的掌控趋严,名校的自主招生近年来逐年减少,大多数理工科学生还是通过普通高考入学。“竞赛生在某个学科的能力较强,高考生的通用能力较强。”他说。
但他也认为高考数学近年来难度并不高,“以至于出现了一种说法:区分度不是来自学生对数学的掌握水平,而是审题是否仔细”。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张远增3月撰文指出,正确的高考数学导向无疑应是肯定数学对每一位学生发展和完善自身思维方式的价值,激励和促使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追求提高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使自己会更加逻辑地分析问题和看待世界,而不是强调培育和发展满足数学学科所需要的数学能力。
文理合卷数学如何考试据报道,有高中数学名师认为,今年的高考数学题让人惊艳,“同时又释放出一个信号:文理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为未来新高考文理不分科埋下伏笔。”
张远增介绍,数学文、理分卷时代,学生的数学学习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在数学能力方面,文、理科学生差异最大的是数据处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数学内容方面,差异最大的是立体几何和统计与概率,差异最小的是解析几何和三角函数。
数学文理合卷是大势所趋,但目前数学文、理卷存在难度差距,未来如何调和?
教育部考试中心副研究员关丹丹使用2016年全国数学卷三进行了一次测试,她抽出文、理卷的10道同题,将理科数学作为基准,以共同题为锚,将文科数学成绩转换到理科数学的量尺上。由于经过等值处理,等值后的文科数学成绩相当于是文科学生做答理科数学试卷的成绩。
关丹丹发现:理科考生群体的数学成绩普遍且明显高于文科考生群体,以某省文、理科各约7万名考生为例,基于共同题等值后,两个考生群体的数学成绩平均相差13分;使用同一试卷的不同省的文理科考生群体在数学成绩的差异上程度也不同,文理数学水平差距最大的省比文理数学水平差距最小的省在差异程度上有12分之多。
文理两个考生群体数学成绩差异之大,且各地差异程度又有所不同,这就对高考数学命题、特别是多省使用同一套试卷的统一命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数学文理合卷已在一些省份实行。有研究显示,对试点省市350名中学数学教师的调查显示,
分别有71.03%、69.82%的教师赞同新高考数学的考试范围、难度按照老高考对文、理科数学的要求折中确定。
关丹丹2018年8月撰文介绍,实践中,试点省市在新高考数学试卷难度编排上创造性地采用文科头理科尾的做法,调查显示,65%的中学教师认为能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
对于未来的高考数学命题,还有观点认为可以根据难度不同提供多份试卷。事实上,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就针对不同专业采取了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等多种试卷。
这在国外也有先例。英国A-level考试曾采取分层模式,即部分课程提供基础和高级两种试卷,个别科目提供基础、中等和高级3种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