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前的复习,你知道吗?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复习不仅能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而且能帮助我们理解、巩固和提高知识技能,也可弥补原有的知识缺陷,使之进一步完善。

  少数同学认为,复习就是为了考试,只有在临考前才进行复习;也有同学认为,复习就是简单的重复,因此,他们在复习时很少开动脑筋,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是非常不正确的。

  其实,考前复习的意义和作用大致有三项。

  (1)促进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储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有些同学们总抱怨自己记性太坏,学过的知识,到了该用的时候却想不起来,对学习丧失信心。有些同学们则认为,学过的东西反正要忘,早记也没用,寄希望于考前突击。但由于临考前要记的内容太多了,又记不过来,感到很烦恼。

  (2)查缺补漏。在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各种因素都处于最佳状态。因此,完整的学习内容学下来,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并及时补上。凡是及时复习的同学,之前学习中的漏洞和欠缺,都能在复习时得到及时弥补,因此,他们的知识总是比较完整的。

  (3)融会贯通,使之系统化,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是复习的中心任务。同学们通过平时分单元分课文的学习,基本上完成了对各种基本知识的理解任务,完成了对基本能力的掌握。通过复习时的回顾、查漏及补缺,又把长期学习的各部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这样,有利于掌握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编织出一张“知识之网”。

  

  考前复习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考前复习的思路、对策有许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知识成网、方法成套、习题成精、策略成型、心理成熟。”用这二十个字基本上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概括了考前复习中如何坚持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

  1.知识成网

  编织知识网络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的效率。

  2.方法成套

  能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方法则是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实际步骤。一旦这些实际可操作的步骤,运用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并且取得成功,人们就称此人有“能力”。每一个规律的运用都有自身的一套操作规程即方法。例如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物理问题。强化学科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就是按照“双基”的要求,按照基本操作流程进行规范操作才谈得上能力目标。

  3.习题成精

  ⑴题不在多,真懂才成。考试中的题目典型,难度不大,没有偏、怪、过难的题目。同学们得分低的原因是速度慢,准确率差。究其根本主要是同学们在考前漫天做题,求难求多;重练习,轻思考;重考试,轻总结。正确的做法是在熟练掌握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准确率,加快解题速度。

  ⑵中等难度习题、规范地操作训练就足够应付考试 许多同学考前片面追求难题,不注意规范表达是制约成绩提高的瓶颈。“细节决定成败”,同学们要把老师要求做的中等难度题目按照解题要求规范化书写。

  ⑶会改错才能取得高分。记录的错题不外分三种类型,一种是特别愚蠢的错误、特别简单的错误,例如在粗心大意的时候把1+1算成3;另外一种就是面对难度较大的题目所犯的错误,拿到题目一点思路都没有,不知道解题该从何下手,但是一看答案却恍然大悟;第三种就是题目难度中等,按道理有能力做对,但是却做错了。 掌握了自己犯错的类型,为防范错误做好准备。仔细分析自己的试卷,可以说很多的错误都是因为审题不清造成的。一些审题上容易出现的错误。每个经历过考试的人都知道,考试中审题特别重要。因此在复习中每当遇到自己所犯错误,首先分析是否由于审题不清造成,如果是,就要找出这种诱使你审题不清的小陷阱,熟悉之后就不容易掉进去了。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本学科最基本的知识体系和最低能力要求。这些构成一门学科的基石,复习时最忌讳,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还没有真正弄明白就盲目地做大量的难题。这样做的效果是表面上会做一些题了,实际上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从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出发复习时如果通过各种测试手段了解到自己的复习已经掌握了该部分知识、能力要求的80%,就可将精力移入下一步的复习

  注意要注重双基的复习, 除了基础、还是基础。复习时所做的事很多。有一大堆复习资料等着我们去做。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就是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是教学大纲也是考试的主要要求。

  复习基础要回归教材,教材是命题的依据,更是复习的依据,离开教材专攻习题、撇开课本只抓资料的做法是错误的本末倒置。因此同学们要认真阅读教材,力求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关联点上多下功夫,对重点知识、概念、规律、定义、公式等,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在夯实“双基”的基础上,再去把握基本的解题思路。解题思路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知识条件上的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着眼点和入手点。再难的题目也无非是基础东西的综合或变式。

  考试的复习技巧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记忆要点的技巧,所以自己平时就是要多积累,所谓厚积薄发用在考试的技巧上面也是很好的。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