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3种比较冷门的职业,越来越赚钱,怎么年轻人却不愿意干呢?

  农村有这样3种传统的职业,虽然不起眼,但是越来越赚钱,那就是泥水工、木匠和红白喜事上的厨子。

  近几年因新农村建设,泥水工越来越吃香,手上的活忙到做不完。现在泥水工的工价比较高,泥水工老师傅200元一天,小工120元一天。工价是高了,那都是辛苦劳作换来的,只要不下雨,有活就得干,严寒酷暑有活照样工作,没有安全措施的情况下都得高空作业。

  每天和水泥、砖头打交道,又脏又累,也难怪年轻不愿从事这个行业,没有固定的节假日,没有安全保障。现在老师傅想找请年轻的徒弟也没有,能找到的都是和自己年龄相仿的,40岁以下都不愿意干。

  农村木匠也算是一种古老的职业。在六七十年代时是比较热门的手艺,很多人都会选择学习木匠技术并都以此为荣。这门手艺在农村正在慢慢的消失。

  木匠是门手艺活,没三五年的技术学习是不行的,做不出好的东西来;有时因1厘米的误差,而全功尽弃。现在木匠的工钱比泥水工还高,可就是没人愿意来做,年纪大的学不会,年纪轻的又不愿意。正因木匠在学徒期间大都是没有工资的,而且一时半会也学不会,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比较长,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现在农村的厨子十分紧俏,谁家有个喜事、白事的都会上门来请,逢年过节的大多农民家庭都不愿自己下厨了,去饭店吃呢又不划算,也会请厨子上门在家里请客吃饭,所以现在的厨子越来越难请,有些家庭因请不到厨子,婚宴都退迟到一年后了。以前的厨子干这活不怎么挣钱,主家给点烟、酒、毛巾、之类的,加起来也就200块左右,可现在不同了,厨子工钱按桌算的,好的时候要一两千一天呢。

  厨子做的时间越长生意越好,经过日积月累手艺越来越好,做出来的菜越来越可口,名气也随之越来越大,附近的村子有办事设宴的都会上门来请。那为什么没有年轻愿意干这活呢?大多的年轻都喜欢找轻便点的活,厨子这行一天到晚在和油烟打交道,都是体力活,身体单薄一点的小年轻一般都承受不了,比较辛苦的,忙个三两天下来,骨头都像散架了一样。生意也不稳定,红白喜事这谁说得定呢。自己手艺好还好说,学艺不精有谁来请呢?

  农村的这些冷门职业在时间的流逝中,也在慢慢的消失,年轻人总想着走出农村,都不愿待在农村,何况把职业安在农村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