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富家考中秀才,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参加黄花岗起义、弃官从教闹革命……

  

  

  这份写于一九二九年一月二十七日的报告,现存于中央档案馆,报告的撰写人是广西早期革命运动杰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朱锡昂。四个多月后,他被敌人秘密杀害,年仅42岁。

  从清末秀才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朱锡昂以宝贵的生命践行着矢志为革命上下求索,为真理不畏牺牲的初心。

  

  1929年6月,广西玉林一间昏暗的牢房里,皮鞭一次次抽打在戴着厚重眼镜的男子身上,敌人以为,这个斯文瘦弱的男子终究会扛不住酷刑而屈服。然而,整整数日的拷打,男子始终没有吐露半句敌人想要的信息。面对审问,他羸弱的身躯迸发出铿锵有力的回答:

  “共产党人是捉不完杀不尽的,共产党必然胜利,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

  ——朱锡昂

  

  狱中坚贞不屈的男子,正是时任中共广西特委委员的朱锡昂。这次被捕入狱,凶多吉少!因为叛徒的出卖,敌人对朱锡昂的身份一清二楚,如果不能从他口中得到广西党组织的秘密,就绝没有生还的机会。

  

  

  生死,朱锡昂早已置之度外。自从20岁秘密参加中国同盟会直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历着革命征途上的风风雨雨,也深知自己选择的是一条危机四伏的道路。

  

  

  

  

  朱锡昂,1887年4月出生于广西博白县,父亲是一名乡村教师,朱锡昂从小跟随父亲念书,16岁时参加了清末最后一次科举考试,在玉林州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

  

  王克(90岁)

  博白县党史办原主任

  当时国家的形势是这样的,帝国主义侵略我们中国,清朝政府步步退让,只有投降,跟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面对这个民族危机的时候,朱锡昂想到的不是自己当秀才走升官发财的道路,他想到的是如何挽救祖国的命运。就说我们要科学救国,要工业救国。

  1907年,朱锡昂考入广东实验学堂(后改为广东高等工业学堂)。这一年,民主革命志士秋瑾被清政府杀害,消息传到广州,青年学生们义愤填膺,朱锡昂将秋瑾的诗句“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录为座右铭,亦以满腔热情投入反清革命斗争。

  

  王克

  博白县党史办原主任

  那个时候(1908年)正好清朝皇帝光绪皇帝死了,还有慈禧太后,先后两天死去了。那个学堂那边要举行吊孝活动,设灵堂,学校领导人就要求学校的全体师生要痛哭流涕,在会场上人家哭了,他不但不哭,还在那里闹笑话,搞的有些同学跟着笑起来,所以学校领导就搞得很狼狈了。后来朱锡昂(和)他们几个同学当时被学校记了一个大过。朱锡昂安慰他的同学,他说:“记过者,记功也。”

  

  

  1911年,已加入同盟会的朱锡昂秘密组织一批同学参加黄花岗起义,配合黄兴率领的队伍攻袭两广总督署。

  

  

  辛亥革命后,朱锡昂毕业回到广西,先后任玉林五属教育团副团长、玉林五属中学校长、广西省参议会参议员、南宁府立中学校长、广西怀集县(今属广东)中学校长、广东护国军第二军总司令部秘书、广东郁南县知事、广西省议会秘书长等职。在论资排辈的政坛,年轻的朱锡昂可谓是一路“官运亨通”。

  

  

  王克

  博白县党史办原主任

  在他担任广西省议会秘书长期间,他感到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社会仍然是军阀混战,还有官场黑暗,因此朱锡昂就辞去了广西省议会秘书长的职务,他不干了,他就回到老家博白,在博白深居简出。有人问他,朱锡昂你为什么辞官不做呢?朱锡昂说,做官啊,高高在上,虽然吃俸受禄,可是百姓涂炭于心何忍。

  

  

  

  此后朱锡昂多次谢绝广西当局要他出任教育厅长、政务厅长等要职的邀请,一心致力推行新学,还刻了一枚有“独立自尊”四字的印章,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1924年11月,任省立第九中学校长的朱锡昂被选派到日本、菲律宾考察教育。在广州、上海和日本,他频繁接触中国共产党党员,读到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共产主义让十几年里上下求索却总是找不到救国救民根本出路的朱锡昂,看到了照亮黑夜的光明,他反思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教训和自己走过的曲折道路,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也下定决心从事实际的革命斗争。

  

  1925年初,经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介绍,朱锡昂在日本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从一个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转变。

  “我在省立玉林高中读书时……朱先生从日本回来后就给我们讲马列主义,向我们宣传共产党的主张,讲阶级斗争等……每星期都讲,从不间断。”

  ——冯培澜《跟随朱锡昂从事革命活动》

  60多年后,朱锡昂的学生冯培澜仍记得老师慷慨激昂宣讲的场景。正是在朱锡昂的大力倡导下,学校里开办了社会科学班,师生们读到了《资本论》《唯物史观》,订阅了《向导》《中国青年》。朱锡昂还将马克思和列宁的画像悬挂在学校礼堂,一时间,省立玉林高中进步思潮涌动,学生们组织成立学生联合会,出版了《五月花》《玉林青年》等进步刊物。在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朱锡昂发动成立玉林各界后援会募捐款资、游行示威,支援上海和省港工人的斗争。

  王克(90岁)

  博白县党史办原主任

  每周星期六组织学生到工农群众中去,组织工会、农会为共同的利益展开斗争。所以当时的玉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又起来了。

  

  这幅湘绣,是一九二五年朱锡昂作为广西省教育会代表,到湖南长沙出席全国教育联合会第十一会议时,湖南省教育会赠送给他的。

  

  朱光沛

  朱锡昂的孙子

  识惺先生惠存,识惺是朱锡昂的字,过去的人有名还有字,他的名叫朱锡昂,他的字叫识惺。湖南的教育会同仁为了表示对朱锡昂在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表示一种敬意,送给他的一幅湘绣。

  随着进步思想的广泛传播,革命的火种生根发芽。1926年春,中共玉林县支部干事会成立,朱锡昂任支部书记,这是玉林地区最早建立的中共支部。随后又成立了青年团玉林支部,发展团员10多人。

  

  吴小凤

  广西博白朱锡昂纪念馆讲解员

  吸收了杨第?、冯培澜、朱光义、朱光、朱澄霞等一批青年,先后参加共产党或共青团,建立了党团组织。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疯狂“清党”,大肆逮捕、屠杀共产党人,朱锡昂不得不离开玉林,前往上海。遵照党的安排,他先后辗转于武汉、广州、香港等地,坚持地下革命斗争,经他介绍,俞作豫入了党,同年冬天,两人与陈勉恕结伴从香港返回广州,一起参加了广州起义。后来,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起义失败后,撤退到香港的有一批广西来的同志,广东省委指示由朱锡昂、俞作豫等同志率领,分批返回广西开展工作。”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

  蓑衣、草鞋,这地道的农民装束,就曾穿在当年返回故乡开展地下斗争的朱锡昂身上。此时的他,与原本那个饱读诗书、西装革履、出门骑马坐轿的自己判若两人。为了掩护身份,朱锡昂还起了一个十分接地气的化名“王亚三”,从此走村串寨、吃稀粥杂粮、住牛栏茅屋。

  

  王克(90)

  博白县党史办原主任

  原来的生活,就是在书斋楼阁里边,他后来很多时候都走到了田头村巷。

  

  朱光冀

  朱锡昂的孙子

  原来吃饭都是几菜几汤,很讲究,而且他有两双筷子,他有一双公筷,有一双个人用的筷子,如果别人用个人的筷子吃的菜,他就不吃了。很讲究的,参加革命以后跟农民打成一片,他把这些习惯全都改变了,吃的就是粗茶淡饭,有时候就是用红薯充饥。

  在白色恐怖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随时随地都处在危险之中,但朱锡昂机智勇敢,几次都化险为夷。有一次,在遭到当地反动民团围捕时,在群众的掩护下,朱锡昂化装成一个看水的老人,披戴蓑衣笠帽,扛着锄头,沉着地走出村外。

  “ 困难是革命同志勇往直前的动力。我不会害怕困难,我也不怕牺牲,我们就算被抓了,被拷打了,被杀头了,我们也不会有一点惧怕。”

  ——朱锡昂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朱锡昂顾不上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子,他动员妻儿回老家博白沙河镇的一个小山村——上垌定居,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贫。

  

  朱光芬

  朱锡昂的孙女

  家里根本管不上,就我一个我奶奶自己管,最后我的小姑姑,顾不上就去世了。

  

  朱光冀

  朱锡昂的孙子

  我父亲的妹妹年纪很小,在家得了病,就是因为没有钱治病就夭折了。

  偶尔回到家中时,朱锡昂就在院子里的沙石路上练习赤脚走路;连夜里也不挂蚊帐、不盖被子,总是和衣而卧。

  朱光冀

  朱锡昂的孙子

  都是为了适应艰苦的生活条件,锻炼意志。为了和农民群众同甘共苦,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这样才能够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

  

  

  

  1928年6月,广西特委扩大会议在贵县(今贵港)召开,朱锡昂任特委书记。同年9月,中共广西临时省委在梧州成立,朱锡昂任临委委员,与邓拔奇一起主持临委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几个月内,桂平、平南、容县、北流、贵县、玉林等地相继恢复或建立了县委。而此前,从1928年春朱锡昂回到广西后,经过他的奔走活动,劳农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仅北流县便有会员1000余人。

  

  

  

  吴小凤

  广西博白朱锡昂纪念馆讲解员

  朱锡昂还为北流劳农会起草《劳农会章程》、《农民运动宣传大纲》和设计了会员证。】

  群众高涨的斗争情绪,引起了当局的恐慌,他们加紧了对革命者的搜捕围剿,这也使得四处进行革命活动的朱锡昂处于危险的境地。1928年10月至12和11月,在梧州的中共广西省临委机关两次遭敌人破坏,朱锡昂险些被捕。

  

  明知随时都有暴露的可能,朱锡昂仍然没有停止工作。他在给中央巡视员和粤省委写的报告中,详细汇报广西临委机关受破坏情形及全省各地党组织革命斗争情况,提出了开展农民运动和武装斗争等一系列工作建议,并于12月在玉林新桥设立了广西临时省委办事机关,继续领导全省革命斗争。

  

  在玉林,朱锡昂经常化装为算命先生,向当地农民宣传革命道理,教唱革命歌曲,举办农运骨干训练班,还与俞作豫一道教育改造了六万大山的数股“绿林”武装队伍。

  

  朱光沛

  朱锡昂的孙子

  祖父朱锡昂在白色恐怖下,他不惧危险,坚持斗争,同志们都称他为革命前辈,他只恨自己生的晚,因此自喻为晚叔。

  1929年5月,朱锡昂利用蒋桂战争爆发后的有利时机,准备在玉林举行端午节暴动。6月2日晚,朱锡昂等起义领导人在榕木根村研究行动计划时,不幸被混入劳农会的敌探告密。

  

  庞健

  革命烈士庞光照的孙子

  在开会过程中,受到被人家收买的林七,就是那个叛徒告密,告密给新桥金鸡村区长黄泳春,黄泳春就带他的联防队来到我们榕木根村的开会地点围捕朱锡昂。

  

  6月3日拂晓,国民党玉林县长派军警和新桥民团包围了榕木根村。朱锡昂紧急处理好党的文件以后才冲出村外,由于他高度近视,晚上在田野中行动不便,不幸被捕。

  庞健

  革命烈士庞光照的孙子

  当天晚上跟有一起的就有我爷爷庞光照,还有黄寿平,还有庞光荣、庞光崇,这几个人一起当场被捕,被捕完以后他(新桥民团)就对我们那个村(榕木根)还有隔壁村(门口岭、山猪湾)全部洗劫一空。

  

  1929年6月8日深夜,玉林城外北角楼响起枪声,朱锡昂以及同时被捕的庞光照、郑四叔等5名革命者,倒在敌人的枪口下。

  在秘密杀害了朱锡昂后,敌人将他抛入万人坑中,试图毁尸灭迹。党组织和群众连夜找到他的遗体,秘密埋葬于东岳岭。

  

  

  王克(90岁)

  广西博白县党史办原主任

  朱锡昂在玉林组织农民暴动,由于叛徒的出卖流产了,但是朱锡昂组织的农民武装队伍,后来整编为广西警备大队第四、第五大队,这个第四、第五大队是由我们党来掌握的,后来到了百色、龙州参加了百色起义跟龙州起义,也就是朱锡昂组织的武装队伍对广西的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朱锡昂被害一周年时,玉林五属地下党组织举行了一次震惊数县的示威活动。工人、农民、学生和群众在东岳岭朱锡昂烈士墓前举行盛大的纪念会。

  

  “血洒玉林,芳流千古,功高八桂,痛切同侪。”烈士的离去,没有打垮人民的斗志,却显示了革命的力量。这份力量,直到今天仍然蓬勃。

  

  这位动情的宣讲人叫刘怡,是朱锡昂的曾外孙女,南宁海关的纪检干部。曾外祖父舍弃高官厚禄和安逸生活,为了理想信念不怕牺牲、不懈奋斗的“红色基因”在她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因为工作勤奋认真,刘怡带领的两个 科室先后获得自治区巾帼文明岗称号,同时还荣立集体三等功。2015年,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2020年,在自治区组织部举办的“我是红色传人”故事线索评选中,刘怡获评为广西10大红色传承人之一。在《红色传奇》进校园系列活动中,刘怡将烈士事迹在校园中弘扬。

  

  2021年5月的一天,玉林博白县朱锡昂纪念馆迎来了一群特别的参观者。

  

  朱锡昂的孙辈们分别从北京、南宁回到玉林,沿着祖父战斗和生活过的足迹,一路寻访,一路感悟。

  

  

  

  

  刘怡

  朱锡昂的曾外孙女

  我的曾外祖父,可以说当初他的初心为了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房子住,为之奋斗的一切今天我们终于实现了,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可以告慰他。我们后代会一棒一棒的接力下去,为之而共同奋斗,完成他一生的心愿。

  玉林市第三中学,是朱锡昂曾两度出任校长的学校,在这里,朱锡昂成立了玉林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玉林县支部干事会,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革命骨干。

  

  

  钟伟璇

  玉林市第三中学学生

  朱锡昂校长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视死如归、坚贞不屈、英勇就义;他身上体现的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困难的乐观精神,值得我们新时代青年学习。

  在朱锡昂离开的日子里,人们没有忘记这位烈士,他的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2021年,在烈士牺牲92年后,人们为朱锡昂创作了一首歌曲,以铭记英烈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