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必备丨2020年高考历史42题攻略(附电子版)
考前必备!
快拿好了!
——历史君
专题01 42题考情分析
一、42题命题特点分析
题材内容
已使用过的有文字、图示、地图、图像、图表等几大类,文字类材料则包括文献摘引、观点介绍、目录摘抄、“公式”等,纷繁多样。
试题特点
42题被称为高考的试验田,其开放性已获得各界好评和认可。特点:
切入:试题一般以图片、历史地图、文字等材料作为历史信息的载体,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通过材料给定探究的范围,列出材料情景包含的多种观点,让我们选定(或提取)一种认同的观点并加以论证。由于认同的观点不同。
答案:具有非唯一性,没有正误之分,言之成理即可。但需要克服凭感觉和所学知识照本宣科浅层次作答的思维定式,要通读材料、把握概念,细读材料、确定答题方向;对认同的观点,做到史论结合,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设问方式:从答案生成看,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类型一是,自拟论题类
解题要领:
1、观点要明确,最好是一具完整的话。所谓观点明确,不同于观点正确,只要有明确的观点,即使不正确,也能获得“观点”这一项分数。(阅卷一般论点满分是2-3分)
2、论证过程是最能体现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能力考察要求的。行文结构上按照论点、史实、总结的步骤答题,包括分阶段阐释,分层表述,注重结构完整性。具体论述过程要讲究格式,史论结合。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具体论证过程中,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
在具体论述过程中,一般建议学生写2个以上的史实,并且最好做到史论结合;所选取的史实最好是自己熟悉的,又能紧紧围绕材料;也可以尝试从正反两面举例来印证论点,增强说服力和论述的辩证性,体现出历史价值取向;行文时,注意史实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现象与历史特征之间的逻辑关系;历史人物与历史环境之间的逻辑关系;行文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阅卷一般史实1分,史论2分)
3、最好能有小结(结论)。回扣主题观点,并能将材料的认识进行升华。(一般赋分值是2分)
类型二是:观点评述(析)类
主要区别:
①评析:
材料观点---表明态度——持论有据、分析原因、影响——总结升华。
②评述:
叙述观点---表明态度——持论有据、分析原因、影响——总结升华。
答题要领:
1.亮明观点。用词一定要确定。比如我认为……正确、我认为……错误等。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练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关键词可以抄下来)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2.具体论述要注意多角度分析;行文时,注意思路的系统性、完整性。
思路一:政治、经济、思想、社会生活等。
思路二:内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主观、客观。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理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史实与
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史实要对应,层次要分明。总结提升,一定要有这
步,做到首尾呼应,可以适当加入怎么做,不必展开论述。
【解析】
第一步:明确答题要求——“评论”“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
第二步:解读“观点”的内涵(如:时间界定等)
观点梳理:归纳材料中的观点(是什么);
有几种观点?
观点1:近代欧洲崛起是欧洲文明自身发展的结果(欧洲中心论):第一段材料;
观点2:近代欧洲崛起是其它地区文明影响的结果(反欧洲中心论):第二段材料。
第三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与观点内涵相关的史实。
评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①判断观点(是否同意);②多角度举出理由(为什么)。
欧洲崛起的时间定位:16—19世纪末
观点1:欧洲中心论:政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经济:世界市场发展过程;思想:人文主义发展。
观点2:反欧洲中心论: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亚非拉地区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原料和劳动力;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第四步:思考所列举史实与“观点”的联系或者影响——所列举“因素”在“观点”中是如何实现的?(怎么样)。
二、洞悉命题
一、多维化洞悉开放探究型试题的命题特色
(1)从能力要求上看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项基本的能力要求。
(2)从命题立意上看
近年来,高考文综试题坚持能力立意,引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逐渐加强了从注重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素质立意的转变,试题由过去重视考查记忆能力向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考生全面发展转变。历史学科的基本素养在第41题中的表现特别明显:第一,答题思维上倡导多角度、多层次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第二,答题原则上强调论从史出、论从证出和史论结合;第三,语言表达上强调逻辑严密、文字通顺。
(3)从考查目标上看
近几年文综第41题以社会重大时事热点、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学术争论为载体,以学科知识为依托,突出历史学科的价值导向功能。
(4)从考查内容上看
近几年高考文综第41题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依托,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命制灵活,在覆盖面上属于小切口、深内涵,重视对背景、结果及影响的探究。
(5)从开放角度上看
开放性试题是与传统问题中条件结论的“封闭性”相对而言的,它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变通的能力,是否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能力。近几年设问的开放性日益增强,答案设计上也日益体现多元化。
三、2011——2019年全国42题考查情况
四、丢分误区
在观点(信息、论题)部分:不能提出较正确的观点,观点背离材料,观点不能高于材料等。——对策:紧扣材料,观点明确,自己最熟,论证最易。
在论证部分:
(1)论证角度单一——对策:2—3个案例,从政、经、文、外等多个领域,从古今中外正反等角度思考。
(2)史实调用不合——对策:多读几遍题目要求,先构思,后答案。
(3)缺失论证语句——对策:运用史实后要用一名总结性的话提示史实与史论间的关系。
(4)无法调动史实——对策:建构系统的通史知识。
在结论部分
(1)缺失结论——对策:严格按三段论的格式要求。
(2)无法提炼——对策:换种语言或角度重述观点。
写作过程:要分段,有要点,有关键词,切忌一团糕。
五、开放性试题答题基本原则
历史小论文具体要求如下
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
(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论述四原则分明
(系统性原则)
历史小论文试题是论文,不是问答题,不能像回答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观点鲜明,中心突出,论据充分,论证有力,有逻辑性,分清层次,条理清楚,一分为二。
(史论结合原则)
紧扣材料,从材料出发进行回答,要有史有论。
(结构性原则-总分总
一篇小论文就是一篇浓缩的完整的文章,要做到:
(1)开篇一定要注意开门见山,主旨明确;
(2)中间论证一定要注意层次清楚、史论结合;
(3)结尾一定要注意结论呼应,简明扼要。
(精炼性原则)
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故要求抓住关键信息,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2、表述成文: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
3、语言精炼: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要点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六、解题技巧
(一)浏览材料,找关键词,明确观点。
很多学生,在提炼观点时没有根据题意,导致跑题而失分,十分可惜。由于题干中的观点并不全面,我们不能完全获悉,因此,就必须要阅读材料,找出关键词。何为“关键词”?那就是材料中的主体或者是围绕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一般而言,要把题干中的问题带到材料中去阅读,如2010年中的“历史前提”其实就是讲资本主义有萌芽到发展的条件或者是原因,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讲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发展的结果还是受外部影响或者是内外相组合的产物。当然,如果材料太长,我们还要学会分层处理,关键词一般应该是出现的频率比较高的字眼。找出关键词,明确观点,也就完成了该题的第一步。
另外小论文形式创新,提取信息要注意题材不同,而方法基本相同。
大致可分为文本类、表格类、图片类(地图、统计数据图、画作)、公式类、概念解析类、目录增删类,不胜枚举。如何寻找关键信息及答题思路,一般先看标题及材料出处,寻找有效信息。接着看题目具体要求,切记审题清晰,确保题意要求的要素一定要体现在小论文中,切勿因时间紧迫而惊慌失措,乱写一通。小论文一定要保证留有8分钟时间,基本结构写全。
(二)联系知识,罗列论据,安排结构。
一般来讲,高考试题中的小论文题的材料不会是生僻冷门的,应该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内容,换言之,是我们学生比较有话写之类题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义,也不利于高考的选拔。如2010年的“历史前提”,我们就要联系世界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运用我们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观),从经济、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寻找史实。比如经济上,我们就可以想到新航路开辟以来,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或者是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等。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下去,就是能不能联系中国的情况,恰好中国就是反面例子,正反结合就可以加深对这个问题的论述。而2011年的“西方崛起”原因,我们最好从内外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既符合我们的唯物史观,也利于保证论文的完整性和字数。
(三)下笔成文,讲究格式,史论结合。
所谓“万事开头难”,写论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决心,写好开头。有些学生写的开头很长,但观点始终没有明确,有点含含糊糊的味道,这是不行的。其实开头不要写得太多,就是开门见山,观点是什么就写什么。如2010年的“历史前提”,就这样写“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或者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写“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发展和外来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同时,一定要讲究格式。在高考评分中对论文的结构是要计分的,这就要求考生应该在论文中分段,突出结构。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观点,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内因,最好还有个总结。如果单列政治、经济、思想原因的话,最好也将它分开写,这样显得有层次结构。一般通用结构是总分总。时刻谨记这一点,做到一般能确保4分保底。
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学生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
喜欢我,就点个"在看"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经高中历史整理编辑,如存在文章/图片/音视频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关注高中历史
每日推送干货资料,为你的高考保驾护航
点“在看”会变学霸哟~